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启问所谓启问就是启发学生怎样发问。这一步是在教师的诱导下完成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提出带有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去学习去探究 ,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爱动脑筋的习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时间长了也能使学生知道怎样发问———就是不能随便提问题 ,问题一定要有针对性 ,要有价值。所以教师在新课改中要给学生创造提问的机会 ,让学生之间提问或学生向老师提问 ,做到每事多问 ,每题多问 ,这样时间长了学生就知道怎样发问了。二、自问所谓“自问”是指学生自己学习或做事时向自己发问。古人曰 :…  相似文献   

2.
问题式教学手段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发问来促进教学互动和实现教学目的一种启发性教学方式。其中,教学问题由教师提问和学生发问构成。教师提问应针对教学重点、难点和学生疑点。问题式教学手段应服务于教学内容、要求和主体。其模式包括教师提问模式和学生发问模式两种。教师提问和解答应讲求一定的策略,引导学生发问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王锡贤 《考试周刊》2009,(11):186-186
根据认知理论,化学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化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提出启发性的有效发问,而且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问,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探索者的角色,参与学习过程,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我们化学教师应该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以诱导学生发现和提出更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所谓发问,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意识,主要培养学生主动发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教师要创造提问的情景让学生意识到他们能提问、可以提问、有权提问。那么怎样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意识呢?一、学生不主动发问的原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发现学生似乎变得越来越乖,也越来越怪了,变得几乎没有问题了,但在复习环节提问学生时,却又存  相似文献   

5.
问题是人类认知和发展的起点和动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向学生发问,而不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因此学生的提问动机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激发。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试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提出问题就等于问题解决了一半,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留有足够的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与时间,还要尽可能地多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自主发现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每节课都要围绕一系列的问题进行。在传统教学中,我们习惯于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代学生解答问题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客观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虽然学习了知识,但就实质而言,学生思维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如果我们能让学生自己学习,主动思考,大胆怀疑,主动提出问题, 学生的学习由相对封闭变为开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空间就能得到有效地拓展。所以,变学生答问为发问,是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当我们把课堂提问纳入关注视野时,许多人可能会感到诧异:每个教师都熟练使用的教学手段,还有什么好探讨的?提问,每个教师都会。却不见得每个教师都做得好。我们常常在课堂上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毫无准备地随口发问,学生顺水推舟地信口作答;教师毫无重点地随处发问,学生不知所云地全面作答;教师毫无目标地盲目发问,学生天马行空地随意作答。这样的情景难免让人忧心:课堂提问还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吗?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和训练思维。课堂上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学生发展而服务的。新课标倡导问题教学,即教师针对提高教学效率而设计的各种有效提问和来自学生的发问。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教学是必要手段,教师要适应新形势挑战,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力、理解力和发问能力。  相似文献   

9.
走进我们以往的课堂教学不难发现,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往往都是教师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好若干问题向学生发问,而不是想办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淡薄了,课堂上也就难以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创新,自由发展的空间也就逐渐的缩小。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发问是动脑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的流露。这种求索性的心理倾向,有利地推动着学生不断地带着疑问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究。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设计好问题,还要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发问,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发表不同见解和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舞蹈教学,教师主观授课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重视教课内容示范标准,而忽略了学生的主观创造性和潜能激发。这种情况下的教学是片面的,将教学中师生二者作用分割开来,尽管便于学生随时向教师发问,但不利于课堂专业传授。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之后,打破传统教学观念,更多地倾向于学生主观感受,同时也为方便快捷的授课形式创造可能。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已成为教育界中的共识,但素质教育的观念真正落实到课堂中去却不尽人意。虽然有不少教师已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向启发式迈出可喜的一步,但对学生的情感,尤其对创新精神却缺乏足够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问多,而学生主动发问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参与的情况,在实际的任务型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呢? 一、学会延长等待,由“即兴作答”向“思考回答”转型 课堂上教师通常希望学生反应迅速,时常连环炮似的发问,若一个学生不能及时给予答复,教师会即刻叫起另一个学生来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14.
问题与问句并非等同,只有具有问题性的问句才称得上问题.在课堂上所有的发问,并非都是向学生提出了问题,只有具有问题性的问题才能为教学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是"问题教学"的核心.实施"问题教学",就是要创设问题情境,由教师置疑、激疑、布疑,学生生疑、质疑,师生共同探讨,释疑解惑,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心智水平提高与创造能力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吴琳 《小学语文》2011,(9):14-16
课堂提问,是阅读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进行科学的设计并在课堂上灵动地把握。当下的语文课,这种教学手段的运用还存在诸多有碍学生发展的问题。比如,浅层次的、偏离课文主旨的提问过多;问题指向的思维空间过窄;提问没有梯度;总是教师发问而不能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等等。面对这些问题,该如何改正?笔者有以下思考。  相似文献   

16.
“发问”即口头提出问题,白居易的《三教论衡》就有“儒书奥义,既已讨论;释典微言,亦宜发问。”可见“发问”在古人传教中就有了很深的认识。发问是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最常用的教学方式。提出的问题恰当与否,质疑的现象是否到位,都会影响到学生思想的强烈起伏。有效的发问技巧是引发学生心理活动成功教书育人的一种良好手段。  相似文献   

17.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于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索的心理状态。教师要引导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发问,在发问中学会探究。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中,老师提问,学生发问,都是很正常的,谁也不会规定只准教师提问而不准学生发问,教师也大可不必以"你怎么有这么多的怪问题"来压制、束缚学生.青少年学生好奇心特别强烈,对新奇事物总是具有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这是十分可贵的,应当予以保护.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虽然频频发问却收效甚微。因此,教师在向学生提问时要设计过渡性问题,为学生的思维搭建桥梁,使其能够深刻理解数学本质。  相似文献   

20.
一位美国专家曾说:"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下,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出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来考查。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效的。"然而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过程当中,有很多老师的提问存在着种种不足。比如问题的设计粗放,思维起点极低,不能开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问题设置过多,误认为提问的越多,越能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