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智能算法正在重构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但其在教育当中的运用具有潜藏的伦理危机。为了阻断潜在伦理危机向不良教育后果的可能转化,教师作为教育伦理性的重要守护者,应从角色定位、实践行动、目标实现三个方面,进行自我正确行动方向的判断、决定和践行,摆脱自我价值感的混乱、教育理念的动摇与教育实践行动的不确定性,厘清教育终极价值,明确自我对守护教育伦理所负的责任,力行教育教学实践,甄别人工智能算法运行的优势与短板,赋予人工智能算法使用以合理的教育特性,坚守人的价值位序,坚持人的实质性自由发展为旨归,在行动中守护教育本真。  相似文献   

2.
教育家型教师是指具有坚定的教育情怀和信念,独特的本土教育实践模式和理论,并能示范和服务区域教育发展的领导型教师。教育家型教师的发展有一定内在规律性,一般包括坚守、扎根、提升和辐射四个部分。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乡村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应秉持实践关怀,坚守人民中心,突出质量导向。调查发现,乡村小学教师对教育科研表现出较高的认同和参与热情,但受主客观条件制约,其科研能力及实践效果不尽如人意。今后应深化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并采取综合措施提升科研能力,增强教师的科研"获得感"。  相似文献   

4.
两种教师评价制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评价是指教师评价的主体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收集和整理关于教师评价对象的某种属性的信息,用一定的客观标准和价值标准对被评价的对象的功能或属性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把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结果反馈至后继的教师教育实践活动,从而优化后继的教育活动方案,获得最大的教育功效的过程。教师评价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提高或改进教师教育实践活动、最能调动教师积极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基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视角,创新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建设学科制度;注重教师教育内涵发展,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践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深化培养模式改革;完善教师教育标准体系,健全质量体系保障制度;坚守高师院校服务定位,发挥学科专业引领作用,是当前全面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实践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特殊性等诸多性质,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在未知的教育情境中敏感机智地洞察、审视、判断各种可能性,从而作出一种合理的选择、正确的判断。教师的教育实践也是教师自我超越、自我建构、自我反思的一种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  相似文献   

7.
"合作共赢"发展是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要求,是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有效形式,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创新平台。钦州学院通过钦州市教师教育共同体的建立,进行"合作共赢"发展教师教育,坚守教师教育特色的实践探索。通过建立健全制度和机制、不断完善发展教师教育合作共同体的功能、巩固发展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等双边活动、拓展合作交流活动项目等策略措施,促进教师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改革中呈现出"泛娱乐化"倾向,致使教学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的建设宗旨。究其原因,高职学习氛围单薄、教学评价标准有失偏颇、教师自身未能坚守"师尊"及其对教学改革的曲解,是"泛娱乐化"得以侵袭高职心理健康课堂的重要原因。规避"泛娱乐化"倾向,高职院校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改革的良好环境,心理健康教师要坚守自身的专业精神和提升教育姿态,心理课堂要还原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境性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低俗娱乐的批判能力。  相似文献   

9.
两种教师评价制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评价是指教师评价的主体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 ,收集和整理关于教师评价对象的某种属性的信息 ,用一定的客观标准和价值标准对被评价的对象的功能或属性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 ,把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结果反馈至后继的教师教育实践活动 ,从而优化后继的教育活动方案 ,获得最大的教育功效的过程。教师评价不是目的 ,而是一种手段 ,是一个过程 ,是一个提高或改进教师教育实践活动、最能调动教师积极性的过程。在理论与实践中 ,大致有两种不同的教师评价制度 :一是规范性教师评价 ,也有人称之为奖惩性教师评价 ,是一种规定性的、有一定范…  相似文献   

10.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平等中的首席",笔者认为这一判断是对教师角色诸多判断中最接近事实也是最为准确的一个。但这一判断的理论依据何在,与教师其他角色的关联何在,这一角色的发挥有没有其他的制约条件。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这一判断除了从教育教学实践出发,加以判断之外,是否还可以从理论出发,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学的边缘化趋势不仅背离了教育的本质,也使广大公共课教师的职业生涯陷入了严重的困境。由教育理念、宏观政策、微观管理和教师素质多种原因造成的不健康教育生态,需要通过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政策调控、教育管理创新和教师素质提升加以改变,对广大高职院校的公共课教师来说,自信、坚守和创新的职业定位既是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也是走出职业困境的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12.
教师教育体系“内适质量”是教师教育目标体系、保障体系、评价体系满足体系内教师教育对象多元成长需要的过程性质量。它是人民群众感知、判断教师教育体系质量的核心参考框架。教师教育对象的多元需要呼唤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高标准性、全面性、伦理性、专业性、发展性应是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的应然价值追求。当前,教师教育体系存在目标设定标准低、全面性缺失,各构成要素专业性不足,动态发展性不强等现实困境。教师教育目标体系应在坚守已有知识—能力目标的基础上,增加多种目标维度;保障体系应采取多种措施,提升教师教育者、教师教育学科、课程、管理机构等方面的专业化水平;评价体系应在继承中革新,优化评价主体、标准和方法。同时,教师教育体系应加强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预判,根据教师教育对象需要的动态变化不断进行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专业实践的对象是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专业实践的载体是主体之间的交往。教师通过教学反思,理解和领悟教育教学,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创造性地做出自主判断和选择,才能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促进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4.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高校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想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必须严格坚守教书育人这个复杂的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但是,各高校在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管控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漏洞,使得极个别教师自我道德调控出现了问题,跨越了教师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忘记了作为教师应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十...  相似文献   

15.
蔡明 《教育文汇》2023,(11):5-7+14
新时期诗性教育的实践是育人方式变革的实践。完整而幸福的教育不能缺失诗性教育。教育首先是诗性的,是诗性与理性的完美融合。诗性教育是从诗出发的教育,是指向人与自然天性融合的教育,是向着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是指向立德树人和核心素养形成的教育。诗性教育的实践,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诗意行走,需要各学科教师的诗性回归,更需要校长们的诗性智慧和诗性坚守。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师专业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对教师的专业道德有了新的要求,新师德规范的提出成为必然。教师专业伦理视角下的师德规范应该体现两个基本要求,即公共服务性和专业自主性。公共服务性,要求教师坚守教育公正,防止滥用职权,保障个人私域,提高服务意识;专业自主性,要求教师有追求教学卓越的义务,要尊重教师专业判断,保障教师的学术自由。  相似文献   

17.
“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模式理念强调对小学、初中或是高中教师的培养,不能再坚守着“分离”的传统。然而,落实“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模式应该具有全局、整体的观念意识。本文将从对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模式理念的解读及少数民族地区山区学校音乐、舞蹈教育状况及存在问题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如何从人才培养的理念、教学训练的内容、组织、考核评价、教学方法训练及实习实践等方面进行调整,以落实“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模式具有的全局、整体的观念。  相似文献   

18.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从理论逻辑来看,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是理论根基,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教育思想是理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教育和教师的思想是理论基因.从历史逻辑来看,我国教师教育的百年发展经历了在中央苏区、边区与解放区创建人民师范教育;建立独立设置的社会主义师范教育体系;构建开放多元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四个阶段.从实践逻辑看,我国教师教育在体系建设、推进公平、培养模式创新和学科建设等方面体现出了实践创新.教师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主要是,坚持党领导教师教育事业的核心地位,坚守党的师范教育为人民的初心与使命,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9.
育有德之人,需大国良师。在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背景下,良师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在教育一线的乡村教师更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从踏入乡村课堂的那一天起,是什么让乡村教师坚守本心、不忘初心?本期走进一线乡村名师韦毅,让我们共同体悟他教育探索过程中的诗意和每一次深度实践对自我“教师专业成长”的重新发现。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专业实践的对象是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专业实践的载体是主体之间的交往.教师通过教学反思,理解和领悟教育教学,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创造性地做出自主判断和选择,才能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促进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