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转课堂的出现引起了众多学者关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下,本文研究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从平台搭建、教学资源库建立、教学过程设计等几个模块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和研究,旨在为翻转课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刘曼曼 《考试周刊》2014,(66):168-169
文章介绍和分析了翻转课堂的定义,论述了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优势,初步构建和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及效果,以期为翻转课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一定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困境的基础上,初步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腾讯QQ 群和微信公众平台为网络平台,具体分为准备、课前、课中、课后四个教学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教学任务。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是高校公共课教学改革的新尝试和新体验。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具有自主性、互动性、应用性的课程特点出发,采用"互动+自主"翻转课堂形式授课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创新点。从目前心理翻转课堂的不足出发,文华学院依据南加州大学的翻转课堂设计原则进行了全新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方案并对本校2016级新生进行了实践,并追踪了课堂反馈。实践过程与量化追踪显示,新方案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湘南学院学报》2017,(6):106-10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教学低效、教学方式单一、德育色彩浓重、课程设置"一刀切"的问题。翻转传统的"课堂上听教师讲解,课后回家做作业"模式,使之变成"课前听看MOOC讲解,课堂上参与体验式活动",是新形势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进行的积极探索。既切合大学生多层次心理发展的实际和需要,也切合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生命体验的特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6.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适应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互动是翻转课堂的优势。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课堂准备不充分、课堂互动不深入、课后反馈不及时等问题。研究认为,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翻转课程的有效开展,必须坚持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与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进行反思,从而提高翻转课堂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当前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面临师资不足、学生主体地位无法体现等困境,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为心理健康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新方向。本文结合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心理健康课中运用翻转课堂的情况,着重探讨了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课的利弊,期待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微信支持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突破当前的发展困境提供了新视角。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学现状分析入手,通过对"微信"和"翻转课堂"的探究以及对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课程特征、大学生学习特点、教师特征的论述,探讨微信支持下的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翻转课堂将知识传授放在课外,知识内化放在课堂,颠覆了传统课堂模式,具有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高度参与和实现个性化教育等特征,这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个性化教育和实践性学习的迫切需求不谋而合。本文分析了翻转课堂运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可行性,构建出适应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翻转课堂基本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性学习和个性化教育,以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陈凯珊  张丽玲 《科教导刊》2020,(1):101-102,121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遍存在于大班教学背景下,加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堂互动不足,挫伤师生上课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本研究以广东某高校某学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为实践载体,借助微助教平台探索如何增强课程互动体验,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丰富学生的体验度,以符合该课程设置的初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