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化建设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战略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本保障;人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主体。  相似文献   

2.
“中国”一词作为农业文明所折射的国家观念和族体观念,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发挥了文化辐射和政治凝聚的作用,具有华夏中心主义的深刻内容,涵盖了华夏文明特质的“中国情结”,也深深融入民间信仰和大众化领域,表达了民族伦理价值与国家主体结构相符合的普遍认同感。随着和平统一祖国的时代大潮的到来,又焕出民族再崛起的极大热情,本文以“中国情结”为基本视点,借助国家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的理性成分的分析,强调中华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重心应定位于明晰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和公共文化的建设方向;战略措施运筹应集中于完善文化管理系统,提升文化软实力;战略底蕴开发应立足于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战略环境优化应着眼于推动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世纪.文化的复兴需要文化大师、旗手,张岱年先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张岱年先生对中华民族复兴的"大师"作用,可用八个字来概括:"立志"、"争鸣"、"发现"、"发明",即立志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振兴,争鸣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道路和前景,发现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和内涵,发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怎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时代课题,堪称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论”。其核心要义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界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内涵,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二是指明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路径,即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三是明确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力量,即中国共产党。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四是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从大历史观揭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性,并从战略上全面部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景目标。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来,中国一直都在探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李约瑟难题的提出与回答为这条道路指明了方向——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生存以及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的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的道路升华,无一不铭刻着文化的烙印。一个国家的强大、一个民族的兴盛,总是要以文化的繁荣兴盛作为支持。有了高度的文化自信,才有了兴盛的文化繁荣,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必须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提高以及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作为支撑。  相似文献   

7.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先进分子的不懈探索和追求;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8.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陷入了民族生存危机,面临着民族复兴的时代课题。在外力的冲击下,先进的中国人不断进行文化抉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但由于文化主体的局限性及其理论缺乏生存的文化土壤,最终都不足以救中国。经过比较后,中华民族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开始真正踏上了民族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而文化却被边缘化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新概念“中国梦”,也即中华民族的“复兴梦”,其中包括文化复兴之梦.鉴于文化的重要作用,面对经济全球化下的大国文化强权以及中国文化产业自身的问题,在创新中寻求文化产业发展之路成为中国文化复兴的必由之路.文化强国之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0.
论国家文化安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国家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和加强国家文化安全对于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增强社会凝聚力、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的国家文化安全正面临全球化、文化帝国主义以及文化分裂主义的严峻挑战与威胁。维护和加强国家文化安全必须从观念上高度重视,大力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借鉴国际上的宝贵经验,建立国家文化安全预警机制,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培养青少年学生国家文化认同方面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民族凝聚力,是民族传统、民族文化的积淀,是围绕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命运在民众中积聚起来的一种精神力量,是构成国家综合实力的因素之一。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广地域的大国,数千年来屡遭战乱,尤其近100多年来备受列强欺压凌辱,然而中国人崇尚和追求国家完整统一的大势浩浩荡荡,谋求和探索国家富强的奋斗不屈不挠,终有50多年前中国人民站立起来的民族自豪。在这当中,民族凝聚力是起了重要作用的。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促进中国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的永不枯竭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2.
文化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伴生物,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下才出现的一种现象,文化全球化以不同的路径传播文化。对国家文化安全来说,文化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使国家文化安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因此,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必须采取一些切实的措施来保障国家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13.
文化的产业化与国家文化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间文化产业发展的严重失衡可能引致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资源被侵蚀、意识形态被过滤、社会主流价值观被扭曲,文化贸易的单向度流通威胁着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安全。当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已成大势,国家需要重新评估文化安全风险,维护文化主权,以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地位构筑国家文化安全防火墙。当前,以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双轮驱动来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以文化综合竞争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力,以国家政策引导文化市场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4.
鸦片战争后,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着民族复兴的时代课题.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提高文化自觉意识,从魏源、林则徐的"开眼看世界"到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再到维新派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最终才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工人阶级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有了科学的思想武器指导与先进阶级领导的中华民族从而踏上了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15.
由泉州师院和台湾成功大学闽南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两岸闽南文化的传承创新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围绕闽南文化的起源、发展、传承、创新展开了深入的研讨。闽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分支,已经走向世界。学者们在提升“两岸文化共同体”的整体化认识、促进闽南文化研究对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到了19世纪中叶,遇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瓜分,造成中国社会和民族的危机。为了救亡图存,在1840年以后中国的仁人志士开始探索振兴中华、复兴中国的办法,产生了强大的爱国主义潮流。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主义思想勃然大兴,爱国主义思潮形成,“救亡图存”成为振荡全中国的话语。孙中山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中国的复兴努力奋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标志中国的民族觉醒和复兴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孙中山中华民族复兴思想是他遗留给中华民族的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7.
林家有 《历史教学》2005,1(8):15-19
中华民族到了19世纪中叶,遇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瓜分,造成中国社会和民族的危机.为了救亡图存,在1840年以后中国的仁人志士开始探索振兴中华、复兴中国的办法,产生了强大的爱国主义潮流.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主义思想勃然大兴,爱国主义思潮形成,"救亡图存"成为振荡全中国的话语.孙中山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中国的复兴努力奋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标志中国的民族觉醒和复兴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孙中山中华民族复兴思想是他遗留给中华民族的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赣南师范学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办的"苏区精神:文化传承与民族复兴"全国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2月20-21日在赣南师范学院举行。2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着"苏区精神:文化传承与民族复兴"的主题,分别探讨了苏区精神与民族复兴、苏区时代价值、苏区精神的传承、苏区精神与党的群众路线、中央苏区反"围剿"等问题,拉开了教育部基地学术年会的序幕。  相似文献   

19.
龙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龙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是中华民族信仰崇拜的古老图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炎黄子孙们创造的艺术形象。龙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本源,5000多年来,始终是一颗璀璨明珠。其新的精神内涵是“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社会主义时代开辟了龙文化空前发展繁荣的新纪元。它始终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民族文化、人民文化、大众文化;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走向世界。龙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中国,它都是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