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以来,法律翻译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法律翻译的研究也越来越必要.本文对法律英语在词汇和句法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于相关中文法律中“外国人”一词的英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进一步指出,在处理中文法律的英译时,我们要充分考虑法律英语的词汇特点和句法特点,在遵守相关翻译原则的同时,还要充分深入研究相关词语的深层次涵义,以求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2.
运用邢福义先生的"小句中枢"理论来研究汉语方言词汇程度副词"太*",遵循邢先生"大三角、小三角"理论的"表—里—值",透过语法形式、语法意义和语用特征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对程度副词"很"和"太*"调查、描写、分析、比较的方法,展示方言词汇"太*"在其分布区域、句法功能和语用特征上的规律,揭示了方言的程度副词"太*"和普通话程度副词"很"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新化方言属于老湘语,不过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又自有其独特之处。本文针对新化方言中在句末“-个鬼”的现象进行句法、语义、语用方面的分析,对这一现象予以认识。  相似文献   

4.
兴县方言属于晋语吕梁片兴隰小片.在兴县方言中,常常使用副词、助词、某些特定的句法形式或是句末的语气词来表达虚拟语气.本文以兴县方言中的虚拟语气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语气将表示虚拟的标记词进行分类,并依据当地语言实例,从语义及句法位置、语气及语用意义等多方面展开进一步分析,力求探究兴县方言中虚拟语气的用法.  相似文献   

5.
双重"的"字短语是淄博方言中一种独具特色的语言现象.本文首次发现并确立了它的含义,并从语义、语用、句法三个平面,结构类型、层次意义、句法功能、语用特征四个角度审视分析了这一语言现象,揭示了其特点与规律.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结合普通话中词缀"们"的语义讨论易县方言中"们"的使用问题,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出发,探讨复数词缀"们"在方言中使用的特殊性,进而分析其随着语言的发展和人们使用频率的提高呈现出方言中的语义及句法、语用方面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政治词汇体现着中国特有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现象,具有独特的翻译特点.本文从中国特色政治词汇的特点出发,基于翻译过程中的"忠实"和"译者主体性原则",通过一些实例来探讨政治词汇的英译方法.  相似文献   

8.
王涛 《海外英语》2014,(7):132-134
城管是中国一个重要的执法单位,随着中国国内社会问题的升温,国内外现行的英译远不足以传达出"城管"在中国民众认知中的形象。该文分别研究了翻译对等论以及与翻译语用等效论对"城管"英译的解释机理,将语用前提概念运用到"城管"的英译分析中,在语用标记等效理论指导下探析了较为客观可行的英译以期达到信息功能等效,标记价值等效,旨在借由"城管"的英译探析较为客观的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介绍语用预设的概念入手,试从词汇、句法、篇章、文化信息等四个层面,对语用预设在英汉互译中的表现形式及翻译技巧做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技全球化和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科技论文的英译需求日趋强烈。科技论文翻译属于科技和翻译两门学科的交叉领域,其翻译质量直接影响了我国与国际科研成果的交流和接轨。本文结合多篇地理信息工程类科技论文的翻译实践,在分析归纳文本特点的基础上,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通过具体实例探索词汇、句法和篇章层面的翻译技巧,旨在提高针对此类文本的汉英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关联理论翻译观,分别从语音层面、语义层面、句法层面和语用层面四个维度探析莫言长篇小说《生死疲劳》英译本中的山东方言英译。研究发现,译者在翻译中,灵活采用直译、意译等多种翻译方法,尽力保证方言翻译的准确性,使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地域特色方言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和传递。但英译本中也存在方言误译的情况,这对译者扮演好纽带角色、传递源语文化内涵,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2.
苏君  郭润玉 《考试周刊》2008,(47):218-220
英语幽默中的歧义现象是相当普遍的。本文着重从语音、词汇、句法和语用四大层面上分析了英语幽默中的歧义现象,并基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此现象的汉译策略和方法进行了探讨,即直译法、加注法、分述合译法和契合译法。准确恰当地使用翻译技巧和方法,能使译文更好地体现出原文幽默的歧义现象及其幽默效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描述翻译研究的方法论视角,研究小说《二马》中文化词汇的英译策略,手动提取原文中的汉语文化词汇及其译本中对应的"翻译",形成平行语对并进行数据统计。研究发现,译者使用到了八种翻译方法,总体上倾向于采用文化替换类翻译策略。译者在翻译方法上的选择主要受历史文化语境和文内语境的制约。此外,汉语语言系统的特殊性也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文化词汇的英译。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以宁波市政府网站英译文本为案例,研究其优点及不足。从词汇、句法、语篇等方面分析,提出地方政府网站英译的策略和方法,即结构重组法、改译法和补译法,以期对地方政府网站英文版的建设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双重“的”字短语是淄博方言中一种独具特色的语言现象。本文首次发现并确立了它的含义,并从语义、语用、句法三个平面,结构类型、层次意义、句法功能、语用特征四个角度审视分析了这一语言现象,揭示了其特点与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严斌 《现代语文》2009,(12):87-89
本文主要考察了湖北省红安方言否定差比句的基本形式和语义、语用的特点。根据现有的调查材料,对红安方言否定差比句的基本格式进行了描写,同时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初步分析其句法特点,包括各种形式否定差比句的使用条件和语用价值等等。  相似文献   

17.
严怿洲 《海外英语》2022,(24):74-76
语用充实是交际过程中听话人根据语境条件对原文做出的一定程度加工,具体表现为语用收缩和语用扩充两部分。文章以关联理论作为指导,从词汇语用学的角度,对中国当代文学翻译中的词汇语用充实现象进行具体的分析阐述。研究显示:文学翻译中词汇的理解和转换不仅涉及静态的语义层面,更涉及动态的语用、认知层面;翻译中的词汇语用充实现象体现译者通过推理和明示,在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间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略论指令性"禁止类"公示语及其语用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和旅游景点公示语的英译存在如乱译、误译、语用错误、不规范等诸多问题.其原因主要是译者的中英语言知识水平不高和对中英语言、社会和文化的差异知之甚少,特别是违背英语的习惯表达方式,忽视公示语翻译的语用功能和意义.针对这些问题,必须从分析汉英两种语言、社会、文化差异,重视指令性"禁止类"公示语英译的语用意义和语用得体性入手,探讨可行的语用翻译策略.以达到规范翻译行为,提高翻译质量,准确传达信息,有效地进行对外交流和宣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企业简介对于企业的对外宣传至关重要。从英汉文化差异的角度,以常州企业的中英文网站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企业简介文本的英译在词汇、句法以及语篇三大层面存在的翻译缺失,继而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以帮助实现企业简介文本翻译的规范化,促进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论对外宣传翻译中“信”“达”“雅”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宣英译的目的在于使受者准确理解原文传达的意思,本文将中国古代的翻译标准"信、达、雅"与现代翻译理论,如功能对等,词语蕴涵等相结合,论证了外宣翻译中的经济简明原则。本文分别从词汇、句法、逻辑等层次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这些差异的翻译方法。同时简要评析了《汽车贸易政策》和《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新进展(下)》中的一些不恰当的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