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言语行为理论研究在具体交际环境下话语的意义,其中,说话者如何通过言语达到它交际的目的是它研究的重点.它提出的"言外之力"为具体情景下意义的理解提供了一个新的层面,对以意义转换为中心的翻译活动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文旨在借助言语行为理论分析翻译实践中出现错译、误译的原因,强调要结合言外之力、具体的情景因素全面地理解和阐释意义,尽可能把双语转换中意义的丢失减少到最低.  相似文献   

2.
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必然涉及到话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问题,即语用问题.作为跨文化语用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对翻译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本文从跨文化语用学的角度探讨了言语行为语用研究在语用等效翻译上的应用,提出跨语交际的翻译需要遵循的是语用等效原则,即言语行为理论中等效传达言外之力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李莉 《现代企业教育》2010,(18):124-126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上的重要课题,同时它对翻译活动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文指出翻译不只是停留在语言的表层意义转换上,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原文的言外之力及对读者的预期效果,从而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误差。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60年代初,英国哲学家Austin针对逻辑学家关于陈述句具有真假值的论断而提出了他的言语行为理论。从那时开始至今,它已成为“言语行为”的一般理论。言语行为理论包括三种不同的行为,即言之发,言之为和言之果。由于奥斯丁注意的焦点是“示言外之力”(言之为ljlllguag6Power)的行事行为,他的言语行为理论也因之发展成为关于言外之力的各种类型的理论。奥斯丁注意的“示言外之力”,虽然是根据会话即口头交际归纳出来的一种行事行为,但笔者认为它同样适用于笔头交际。比如翻译(这里主要指笔译),它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相似文献   

5.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领域的一个重大贡献,它对翻译实践也有着重要的启示。在言语行为的三分说中,语言使用者的意图和语言接受者的反应是语言交际功能的核心,因此言外之力的翻译成为翻译的重点。在正确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和判断原文对原文读者可能产生的效果的基础上,译者应当以语用等效原则为指导,灵活使用各种翻译手段,使译文读者能够得到与原文读者相似的感受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言语行为具有字面意义和交际意图 ,或语义内涵与言外之力 ,对应语言学上的语义意义和语用意义。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有时会舍弃字面意义 (语义意义 )而传递源文的交际意图 (语用意义 )。语用意义可分为六类 ,即言外之力、隐含意义、修辞意义、所指意义、情感内涵及言外效果。在翻译过程中 ,隐含或明示源文的语用意义的取决于不同的时代背景 ,不同的文本功能 ,不同的翻译目的 ,不同的译者 ,不同的读者 ,不同的传播媒体等  相似文献   

7.
论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及语言哲学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言语行为理论由奥斯汀提出,经塞尔的完善与发展,已成为哲学、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更是现代语用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从使用和交际的角度研究语言的意义,为认识言外之力的本质提供了独到的解释方法。塞尔关注语言和心智的关系,认为意义必须联系存在于言语行为中的意向性来解释。探讨了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及其所蕴含的语言哲学观。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意义研究方法是从句法或逻辑-语义的角度去理解语言,解决的是语面意义,但这与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所要表示的真实意义(意图)并不完全等值,后者往往会超出语言形式所表达的语面意义.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和"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为依据,结合相应的语境,对超出of course语面意义的意义(言外之力)进行了考察,认为仅仅从语义层面上去把握话语的意义是难以捕捉到真实的交际信息,而缺少对of course之类含有丰富内涵词语从语用意义和语用作用方面所应有的了解,势必会影响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言外之力”是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的重点,它的研究和应用为语言习得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通过对听力材料中常见“言外之力”实现方式的总结和分析,指出语言知识、背蓄知识以及语境对学生听力对话理解的影响,从词汇积累、强化语境意识等方面对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提出新的观点,旨在探索高效的教学方法,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语用学从交际功能的角度研究语言,为言语交际中话语意义的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提出了理论,方法和一套应该遵从的原则和准则.在言语交际中,语境对话语意义的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起着重要作用.言语行为理论关注的是人们以言行事,如何以言行事以及话语所产生的交际效果.会话含义依据语境研究话语的真正含义,解释话语的言外之意.语境,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含义对翻译有着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从使用和交际的角度研究语言的意义,有助于认识言外之力的本质.塞尔关注语言和心智的关系,认为意义必须联系存在于言语行为中的意向性来解释.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事实,从哲学的意义上阐述语言作为社会事实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强调语言的语义性,认为语义对于句法来说不是内在的.  相似文献   

12.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对语用翻译有重要的启示,本文着重从翻译的角度,来谈一下造成言语交际过程复杂性的两个因素:语境与跨文化交际。意义是话语的核心信息,翻译必须首先保证意图的对等,语境的合适,并善于进行跨文化的语码转换,以达到语用意义的等值转换。  相似文献   

13.
马冬 《教育探索》2005,(9):76-78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的学问.既研究发话人利用语言和外部语境表达意义的过程.又研究听话人时发活人说出的话语的解码和推理过程。同语义学一样.语用学也研究“意义”,但是它研究的不是抽象的语言系统本身的意义.而是交际在特定交际情景中传达和理解语言的意义以及理解和传达语言的过程.语用学认为.话语不仅表达了说话人一定的意见、而且完成了一种行为;交际的基本单位不是句子.而是一定的言而有信的言语行为;言语行为又可分为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这一理论把话语汇同说话人的意图联系起来,从一个方面指出了话语之所以含有不同语用意义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在认知的基础上,关联理论是研究交际和话语理解的一种方法。在关联理论看来,翻译是依赖于语境的交际行为。本文主要分析了关联理论、交际和翻译之间的关系,这将有助于提高言语交流中的话语理解能力以及理解复杂的翻译过程。  相似文献   

15.
言语行为是语用学的理论,它对翻译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作者试着从对Austin言语行为的理解和对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的理解两个角度来探讨翻译行为,希望译文读者在阅读时能够得到与原文读者相似的感受,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能理解原文的字面意义,还要能推断出原作者的真正意图。实践表明,Austin的言语行为三分说和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语用学是语言学或符号学的组成部分,它研究语言单位(符号)在言语中的功能或作用,它联系着交际参与者、交际目的和交际情景来考察言语行为。 S.C.Levinson说:“语用学是非语义学的语义研究”(《国外语言学》1998年第二期,第59页)。这种非语义学的语用意义,一般都不通过词汇、语法手段表示,它是非规约性的、潜在的;受话人凭借交际能力来理解这种语用意义,换言之,它是结合交际对方、交际目的和交际情景,从说话人所说词语中引申出来的意义。本文的日的就是从提高交际能力出发,探讨如何在回答中理解和表达语用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把翻译看作一个涉及大脑机制的推理过程,认为翻译属言语交际行为。而在口译这种特殊的言语交际形式中,译者需要对源语与译入语做出选择、加工和转换。文章从口译的理论研究和特点出发,结合功能翻译理论中的关联原则及翻译观,举例探讨如何在口译过程中实现关联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作为国际商贸活动书函的重要组成部分,索赔信无疑在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本质实际上是一种通过语言达到行为目的的活动。成功的索赔信要运用各种语言手段,按照一定的语言策略采取不同的言语行为来实现其交际目的。把Austin和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引入索赔信的研究,通过实证,系统地对索赔信的种类和功能、不同言语行为的词汇、语法和句法特点进行分析,有利于探讨在索赔信的书写过程中,如何灵活运用各种语法、词汇手段,充分利用言语行为的言外之力,礼貌地提出索赔,提高言语交际能力,促进有效的商业交际,以维护正当的商业利益。  相似文献   

19.
动画片《熊出没》成功走进俄罗斯市场是多个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其中,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指导,着眼于不同语境下原作者真正的交际意图和受众的预期效果,有的放矢地选取恰当的翻译策略,对其赢得国际声誉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言语行为三分说"为导向,分别对其片名、主人公名、部分台词和主题曲的翻译情况进行探析,重点阐释意向行为和取效行为对动画片翻译的解释和指导力,强调翻译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考虑言语行为的整体意义和交际功能以及受众的不同需求,不拘泥于形式,以最贴近、最自然的目的语再现原语内容,进而揭示语用等效翻译观在动画片翻译过程中体现的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20.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的使用者怎样运用语言实现成功的交际目的,它主要包括语境、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原则等,其中言语行为理论与翻译关系密不可分。了解并掌握言语行为的特点,翻译过程就变得轻松自如,从而避免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