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据《东坡志林·记游庐山》,苏轼初人庐山诗仅四首,与《冷斋夜话》及相关著录不符.考之,乃选编标准不同所致,笔者以为当遵作者本意.另《题西林壁》一首次句六个辑本即有六种面目.本文以各个辑本进行对校辨析,力证《东坡志林》和《冷斋夜话》所录为是.  相似文献   

2.
胡仔所编的《苕溪渔隐丛话》对惠洪《冷斋夜话》的接受是《冷斋夜话》接受史上的重要一环。从具体评论看,胡仔对《冷斋夜话》持全面否定态度;从材料征引看,胡仔对《冷斋夜话》又不无认同。胡仔对《冷斋夜话》的接受批评,受其主观成见影响,体现出两家在诗学观上的冲突与趋同。  相似文献   

3.
因记载内容的真实性存疑,《冷斋夜话》历来被视为“诞妄伪托”之作。考察《冷斋夜话》,宋代“无一字无来处”观念与重本事风气的兴盛是其“诞妄伪托”的诗学背景。《冷斋夜话》的“诞妄伪托”,既受宋学“断以己意”“想当然耳”流弊的影响,又与惠洪对“夺胎换骨”“点铁成金”的体认和禅林笔记、僧史创作实践有关。惠洪本人的真实观与好名的性格亦是《冷斋夜话》“诞妄伪托”产生的原因。对《冷斋夜话》“诞妄伪托”的批评,也蕴含批评者的主观成见与误解。《冷斋夜话》的“诞妄伪托”,呈现出复杂多元的面向。  相似文献   

4.
宋诗话辑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珍 《天中学刊》2003,18(1):55-57
郭绍虞先生《宋诗话辑佚》是辑录宋代失传诗话的一部专门著作,所录作品36种,宋代诗话总集以及单行诗话之外的失传作品,大致已经包括在内。不过就笔者所见,还有若干种宋代已经成书而且曾经产生过一定影响的诗话著作,还没有进入辑佚者的视野,如《笔墨间录》、《王子思诗话》、《范元宾诗话》等,《宋诗话辑佚》就没有收录。即使是《宋诗话辑佚》已经收录的诗话中,如《王直方诗话》、《漫叟诗话》、《洪驹父诗话》、《蔡宽夫诗话》等,也还有若干佚文可供辑补。以上诸种诗话中,前两种笔者已有专文辑考,今汇集以下诸种佚文若干条为一篇…  相似文献   

5.
满城风雨     
原是形容风雨满城的秋天景象。典出宋代僧人惠洪《冷斋夜话》(卷四)。说北宋黄州潘大临善诗,然家境清贫。临川谢无逸致书询问潘大临近来有无新作。潘回函说,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可惜多为俗气所蔽,昨日清卧,听到风  相似文献   

6.
<正>一李密的《陈情表》自《华阳国志》和《晋书》收录,尤其是南朝梁萧统选入《昭明文选》以来,历代文章评点家均赞不绝口。北宋欧阳修、释惠洪《六一诗话·冷斋夜话》:"诸葛孔明《出师表》,刘伶《酒德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李令伯《陈情表》,皆沛然从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斧凿痕。"1南宋谢枋得《文章轨范》:"读《出师表》不哭者不  相似文献   

7.
在作及时贤已推出的有关谢榛的整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辑得《四溟山人全集》(重修赵府冰玉堂本)遗诗4首、遗诗句2则、遗诗话21条,发现诗话异较多22条。  相似文献   

8.
明代文人陈霆,一生非常勤奋,除了创作方面的成就以外,学术方面的成就也十分的可观.本文拟就他存世的几种专著分类略加述评,不详存佚者阙而不论. 一、《渚山堂诗话》、《渚山堂词话》两书为陈氏诗词评论方面的著作,各有三卷,其前均有作者自序.《渚山堂诗话》唯于《四库提要·存目》见之,谓“是书杂论唐宋以来诗词工拙,而明诗为多.又喜自载其诗,如《冷斋夜话》、《瑚珊钩诗话》之例.如论古人作诗,用事当如水中著盐,寓意当如空中散花”.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该书的大致面貌及作者论诗的主要观点.其序收进《水南集》,大旨论“诗话”之源流及功用,以驳斥“谓诗话病诗者”.集  相似文献   

9.
《沧浪诗话》所涉及的几个诗歌美学问题郭建平诗话产生于宋代地兴盛于宋代。其中影响最大、51起争议最多应首推严羽的《沧浪诗话》。宋代诗话据郭绍虞《宋诗话考》所著录,共有八十八种之多。在众多的宋代诗话著作中,《沧浪诗话》派生出了明代“七子”的“格调说”和清...  相似文献   

10.
目前《宋诗话全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宋代卷)等几种文献对宋代诗人张扩名字、籍里、行迹的介绍颇有误漏,且诗话的辑录未全,还可辑补。现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兴小纪》、《南宋馆阁录》、《挥麈余话》及《宋史》等几种典籍,对其相关问题试作补正。关于张扩的人名,历来文献有几种说法,经考,当作张扩。作张广、张启者,乃作者因避南宋宁宗赵扩之名讳而改。张扩籍里,书郡名是鄱阳,书县名是德兴。张扩为崇宁五年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著作佐郎、礼部员外郎、起居郎、中书舍人等职。另补张扩诗话数条,从中可窥其诗学趣向。  相似文献   

11.
叶梦得《避暑录话》中对《明皇幸蜀图》的记载,被历代论此画者引以证明《明皇幸蜀图》与《摘瓜图》实为同一作品,但此条记载本身有一些不确之处,将作者“李昭道”误作“李思训”,将藏者“赵仲忽”误为“汝南郡王”等。同时,一般学者皆认为《明皇幸蜀图》即李昭道的《摘瓜图》,但论证过程略显不足,一般都是以叶梦得此条记载为据,但却往往省去叶梦得“或讳之为《摘瓜图》”后面这句“而议者疑”,其实有更多史料可补充论证此二者确为一图。  相似文献   

12.
宋许景衡《横塘集》原有30卷,明中叶以后散佚。清乾隆间编《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辑出20卷,缺佚颇多,仅从《东瓯诗集》收入佚诗1首。《全宋诗》、《四库辑本别集拾遗》辑得一些佚作。今从《东瓯诗集》与《东瓯续集》辑得诗4首,从《四库全书》辑得文3篇,从《永嘉集·内编》辑得文1篇。  相似文献   

13.
叶梦得受苏轼影响,南渡前就写有不少词风清旷的词作;南渡后,词风虽有变化,但仍然延续了此前已经形成的风格,清旷超逸是其主导词风。叶梦得是南渡之际连接苏、辛的名家词人,具有不可忽视的词史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中华书局2005年出版的《容斋随笔》。由孔凡礼先生点校,可以说是目前最佳的整理本。然其中还有一些疏误,包括辛误、脱文、衍文、倒文、标点等。故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点校阙失51条加以辨析,以促进文本完善。  相似文献   

15.
论《诚斋诗话》中的四六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万里的《诚斋诗话》中的四六话是在宋代诗话,四六话兴起的背景下出现的宋代众多四六话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对四六文的历史,四六文的评价提出了一些观点,而杨万里的四六话的主要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仍体现出江西诗派诗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朱梓、冷昌言道光年间所编的《宋元明诗三百首》是清代刊行最广的童蒙性宋诗选本。诗选面世后,为之笺注、翻刻、评点者达数十种,亦有日本刊本。兹编依循孙洙《唐诗三百首》体例,以续其阙,并作为民间士子的童蒙读本。  相似文献   

17.
叶燮的《原诗》产生于对清代顺康时期诗学宗尚的反思过程中。《原诗》的理论集中在对四对范畴即“源流”、“正变”、“盛衰”、“因创”的解释上,以“变”为核心,梳理诗史发展源流、评价唐宋诗的价值。《原诗》为宋诗的广泛传播确立了理论基础,是清代诗学摆脱狭隘宗唐宗宋的朝代之争,走向融通唐宋阶段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前三卷包括十位注者,是苏诗十注本的残余。十注本后来发展为《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类注本)。通过两个注本的对照,赵次公、程绩、李厚、宋援、林子仁、赵夔、师尹、孙倬等八人身份可以确定。十注本中傅、胡二位名下的注文,与类注本中的傅=(上++下深)、胡铨、胡仔的注文都不一致,而是分人赵次公、程绩、师尹、林子仁、赵夔、任居实等诸人的名下,这些注文的特点与所归之人的注释风格皆有吻合之处。另外,有些傅、胡名下的注文,显然出自赵次公之手。因此,傅、胡二注系后人的伪托。  相似文献   

19.
《〈水浒〉公案论》从公案角度研究《水浒》既符合小说本身内容的特点,又对宋代罗烨公案之见沉寂千载之后发扬光大,别有会心,独具特色。公案题材小说的审美特征对于小说审美价值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公案角度研究《水浒》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宋人调笑转踏词,含7个构成部分,其中“口号”、“诗”、“放队”(遣队)等,多为作者创作的诗歌,它们有的被《全宋诗》收录,有的未被收录。本文从《乐府雅词》、《永乐大典》以及宋人别集等文献中辑得晁补之、毛滂等人诗作共81首,作为对《全宋诗》的补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