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维 《军事记者》2006,(1):71-71
我是第十五期函授学员,在1992年曾参加过第四期函授学习。在今年的函授学习快要结束时,我发自内心地道一声:老师,你们辛苦了!感谢你们的指导, 明年我会再次参加军报函授学习!我今年参加函授学习后,实现了“报纸有文、杂志有图、电视有影、广播有声和征文有奖”的目标。在《函授月刊》第4期上我写了《重  相似文献   

2.
当兵后,我就痴迷上写作,总盼望着自己的“作品”有朝一日能变成铅字。不知是心比天高还是功力欠佳,每次寄出的稿子换来的总是无尽的遗憾和沉痛的打击。军校毕业后,我参加了第11届解放军报函授学习,从此,我这颗心如平镜的心又泛起了涟漪,我的“作家梦”开始充满希望。那是阳春三月的一天,《军事记者》的主编老师亲临我们函授班指导学习和授课,使我们这些初学者如梦初醒受益匪浅。此后,我把函授教材和《军事记者》当作良师益友如饥似渴地学,不知疲倦地练。在教员的指点帮助下,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一种从未有过的激情和冲动使我心…  相似文献   

3.
我是15期函授学员,参加军报新闻函授学习一年就让我尝到了甜头。且收获颇丰:在中央级报刊上稿14篇。其中在2005年11月3目《解放军报》三版刊登了一篇《为老兵制作“军旅光碟”》的稿子.在省市级报刊电台上稿70余篇。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军报新闻函授中心把我从一个“门外汉”拉进新闻的“殿堂”的。于是.在15期函授学习还未结束时.我又迫不及待义无反顾在10月份报名参加了16期的函授学习。  相似文献   

4.
我叫陶传国,是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第十二期函授学员。回顾自己一年来参加解放军报新闻函授的历程,真的感慨万千,可是不管怎样,我都要以非常愉悦的心情向函授中心的老师们汇报:正是因为参加了军报新闻函授,我才从一个新闻报道方面的门外汉走上了新闻报道工作之路,一年来我经过努力,先后在《中国青年报》、《军事记者》、《前进报》等多家报纸杂志刊稿25篇,这是我想都没有想过的成绩。因为在这之前,我从来就没有在报刊上发表过任何稿件。记得我开始不停地向函授中心投稿而又屡屡不中时,我的心情是非常痛苦和郁闷的,周围的同志也…  相似文献   

5.
我是15期函授学员,参加军报新闻函授学习一年就让我尝到了甜头,且收获颇丰:在中央级报刊上稿14篇,其中在2005年11月3日《解放军报》三版刊登了一篇《为老兵制作“军旅光碟”》的稿子,在省市级报刊电台上稿70余篇。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军报新闻函授中心把我从一个“门外汉”拉进新闻的“殿堂”的。于是,在15期函授学习还未结束时,我又迫不及待义无反顾在10月份报名参加了16期的函授学习。取得一些成绩后,支队政委李安成对我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我在感谢身边战友帮助的同时,又在全支队战友当中宣传参加军报新闻函授中心学习的种种好处,并把…  相似文献   

6.
自从迷上了爬格子,我常常面对自己日渐丰满的见报剪贴本,暗自庆幸自己沾了《解放军报》函授中心的光。其实,当时我并没有函授中心的学籍,只是与《新闻与成才》中的“函授学员之页”专栏交上朋友罢了。那还是在刚入伍不久,一次偶然机会,我看到了《解放军报》上刊登了有关招收第五期新闻函授学员的通知,我心里一阵激动,真恨不得立即就报名参加函授学习。但当我小心翼翼地剪下报名表,端端正正地填写了表格后,被几十元钱的报名费难住了。我的家住在沂蒙山区的一个穷山村里,依靠家里寄钱来交学费不大可能。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我…  相似文献   

7.
痴心不变     
我是一名参加军报第7期、第9期和第12期新闻函授的学员。入伍7年来,虽然工作岗位调换了多次,但我对函授中心的喜爱之情和对中心老师的感激之情却痴心不变、与日俱增。1996年3月,刚刚穿上军装的我,便在团报道组组长的极力怂恿和大力推荐下,报名参加了中心的函授学习。随着一期期函授通讯和《新闻与成才》(现为《军事记者》)的如期而至,我对新闻写作的基础知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中心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我试着写了一些稿件,没想当年就在《新闻与成才》杂志和函授通讯中各见稿一篇。我也成了官兵心目中的“兵秀才”、“笔杆子…  相似文献   

8.
迟来的喜悦     
6月16日,对我来说是一个双喜临门的日子,这一天我不仅收到了函授中心给我补寄来的第五期《军事记者》杂志及第三期的月刊,而且还有一篇自己采写的稿件被发表。在高兴之余,我得感谢函授中心的老师们对我这样一名普通函授学员的帮助和关心。年初,自小挚爱新闻写作的我报名参加了军报的第十四期新闻函授。之后,我顺利地收到函授中心寄来的教材及函授学员证。三月底,我调到离机关较远的一个连队,在调离之前,我将新单位的通讯地址打电话通知了函授中心。进入四月中旬,我就天天盼着《军事记者》杂志和函授月刊的到来,但直等到月底也没收到。我只好…  相似文献   

9.
尊敬的教员:您好!我是您的学员袁月冬,首先我得感谢你的帮助和指导。自参加函授学习的几个月以来,根据教员的学习安排,我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写作能力,虽然依旧没有上过稿,但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新闻敏感性、观察分析能力等各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你们寄过来的书籍和每月一期的《军事记者》让我不断看到了自身存在的弱点和不足,让我看到了自己和那些未曾谋面的学友们在您的悉心指导下,不断克服缺点、取得进步,让我看到了在您的教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在不久的将来定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事新闻写作者的希望。在此,我有几个心结…  相似文献   

10.
我是沈阳军区某炮兵团一名干部,也是解放军报新闻函授第12期学员。过去,我总期盼自己采写的稿件能变成铅字,一连向报刊杂志投稿20多篇稿件却无一命中。正当我对此心灰意冷之时,师报道干事裴永军同志推荐我参加了解放军报社组织的新闻函授学员学习。当我收到新闻函授中心老师寄来的《新闻写作学简明教程》、《新闻写作初学问答》及《吹毛求疵录》等函授学习教材和学员实习采访证时,心里乐滋滋的。我按照新闻函授中心教务处下发的有关学习计划按部就班地展开函授学习。在业余时间,我按照所学的新闻理论和函授中心教务处老师的点拨,不断…  相似文献   

11.
我们函授中心教务部每天都要收到几十件乃至几百件函授学员写来的稿件,这些稿件确有一些写得较好,无论时效、内容还是形式、语言,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部分稿件已被教员分别推荐给军报、《军事记者》杂志和《函授通讯》发表。但应看到,这些质量好的稿件多是做了多年新闻工作的新闻干事和通讯员写的,而绝大多数刚刚步入新闻写作门槛的本届函授学员的稿件,质量普遍较低,还没有达到发表水平。为了帮助学员们提高稿件质量,尽快达到函授中心所要求的水平,特对近期的部分学员来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做一个简要的分析。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  相似文献   

12.
我是《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第十四期的一名函授学员。今天写信主要是向老师们汇报一下我参加新闻函授的体会和取得的进步。 6月份,结合自己工作的体会撰写了一篇《多给后进战士一些起跳的支点》一文被军区《人民军队》报刊用;《某  相似文献   

13.
王文 《军事记者》2006,(7):72-72
尊敬的函授中心老师们:提笔首先祝你们工作顺利,并向你们致以崇高的军礼,同时道一声:你们辛苦了!我是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第15期学员。自从我报名参加了函授中心的学习后,便与《军事记者》和《函授月刊》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到一期,我总是爱不释手。将近一年来,从未中断过。长期阅读,受益匪浅,我由喜爱变成了酷爱。工作中它们是我的良师,生活中它们是我的益友。它们给了我智慧,给了我勇气,给了我激情。在老师们的精心指导与帮助下,我在新闻报道工作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也受到了身边战友由衷的赞誉…  相似文献   

14.
当我收到函授中心寄来的第十期《军事记者》及《函授月刊》时,正生病住院在病房输液,窗外下着绵绵细雨,深秋的风透着一丝寒意,我吃力地用左手翻开《军事记者》,翻着翻着,突然在“函授之页”我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刊登在点评文章专栏中,是篇不成熟的小言论,虽然我没有激动万分,但是一股暖流已经从我心底涌出……回想参加函授学习以来,我从一名技术干部调整为宣传干事,从一名单纯的文学爱好者向专职新闻报道员过渡,离不开函授中心编辑老师们的辛勤工作和谆谆教导。就拿刊登的这篇小言论来说,虽然没有被军报选中,但是我依然非常高兴,因为小言论后…  相似文献   

15.
我是第三次参加军报新闻函授学习。说起来惭愧,论发表的稿件,我加起来才10来篇。虽说收获不大,毕竟自己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由一个“火头军”到通讯报道员的转变,是我参加军报新闻函授学习两年来的最大收获。为了提高新闻写作水平,今年我参加了第16期函授学习。记得第一次参加第11期军报新闻函授学习的情景。当时我在连队当通信员,机关的郑干事见我写的演讲稿有点文字功底,就鼓励我参加军报的新闻函授学习。那时,我对函授学习也热了一段时间。收到教材后,我把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用在函授学习上,后来有一篇“豆腐块”在当时的《新闻与成才》(…  相似文献   

16.
光阴似箭,转眼间解放军报第十二届新闻函授即将结束。作为本届函授学员,回想起这近一年的学习历程,心绪难平,真舍不得说“再见”。我是一名新闻爱好者。参加函授前,我曾多次向媒体投稿,均无奏效。参加函授后,在指导老师的热心辅导下,我已在《解放军报》上稿1篇、《军事记者》2篇、其他媒体20余篇,使我再次激发了写稿的热情,信心倍增,干劲更足。“熊建同志:你好!今编发你一稿,拟发11日军报,寄上大样剪贴,存念。祝学习进步!”这是马厚寅老师于3月7日给我写的亲笔信。捧读来信,令我感动不已。马老师为了一名素昧平生的学员来…  相似文献   

17.
石方 《军事记者》2001,(4):45-45
尊敬的函授中心的老师:   我是青岛驻地北海舰队防救船大队的一名普通士兵,自幼受鲁迅先生的精神熏陶,梦想自己有一份记者职业,为此,我在读到《解放军报》上的一则启示 (启事 )后,立即报名参加了新闻函授学习。我希望今后各位编辑老师能多多传授给我这方面的知识,我会虚心学习的。 (附文学作品一篇:《涉世情长》,请指正 )   本届函授学员胡远清 胡远清同学:   收到你的来信和来稿,很高兴。你在积极报名参加函授中心之后,这么快就给函授中心写来了信和稿件,说明你对写作这一行还是很热爱的。常言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18.
我是连续4届的老学员。本来参加3届新闻函授学习之后,我基本上掌握了新闻的写作规律和技巧。但每参加一届函授,都使我感觉到:投入中心,受益无穷。所以,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第六届新闻函授,开始了函授生活的第4个年头。新年伊始,随着新春的到来,我却进入采撷新闻成果的季节:被省军区、军分区、吕梁地区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工作者,而且收到《解放军报》、中国民兵《钦州杯改革大潮中的民兵先进典型通讯征文》三等奖证书,《战友报》社“大同杯”后备军风采征文二、三等两个获奖证书,以及《山西日报》通讯征文一等奖、《国防时报》…  相似文献   

19.
季节交替,又是一年秋风起。低头凝望摆在眼前的那一摞《新闻与成才》杂志,一叠《函授通讯》小报,几本函授教材,还有那封封贴着标签的特殊信度,我鼻子一酸,不禁落泪而下……半年多来,每每闻讯函授学员的稿件被采用或获奖,心头就涌起一种莫名其妙的喜悦与羡慕。一块参加学习的学员们写了一天又一天,收获了一篇又一篇。而我,至今竟连函授中心的“机关报”《函授通讯》只字未留,不免心神不宁起来,“穷困潦倒”的我万分惭愧。真是“希望愈大,失落愈多”哟!有忧亦有喜。在老师精心的帮助下,我先后在《前卫报)}、《前卫影苑》等报…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名从战士考入军校的学员,上学前对于军报的新闻函授早有耳闻,但是并没有报名参加。当时大队在选报道员,在主抓新闻报道工作的副大队长冯玉平的推荐下,我报名参加了军报的第13期新闻函授,每一次收到《军事记者》和新闻函授资料时,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写作的技巧有这么多。《军事记者》这本杂志无论是在新闻写作上的研究、或者探索开拓精神,还是有关军事方面的写作理论,都是作为一名报道员所应当了解的。于是,我照着杂志上的要点开始写,通过一年的学习努力,我已经从一个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成功地走上了新闻报道工作之路,并先后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