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慎独”在古代被认为是极少数圣人先哲修身养性的一种修养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笔者认为“慎独”已不仅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它正在或已经逐步内化为一种基本的社会规范,成为衡量或判断一个人道德水平的标准和尺度,尤其是“慎独”思想中内涵着的持之以恒,自强不息的自律精神,在当前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本文正是从这些意义上来谈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慎独”修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慎独”能力,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慎独”能力是自觉意志的表现,是在强烈的道德信念支配下的自觉自愿的行为,是指在无人监督、无人知道的情况下,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一种能力。“慎独”强调“隐”和“微”。道德修养过程中所进行的思想斗争本身就是“隐”而不显的,是反省、内察、自讼的结果,忽视“隐”,就意味着取消自我批评;而“微”则是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积小善而成大德。“慎独”是良好道德习惯的体现,有“慎独”能力的人,无需外来监督和强制,就能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方式和习惯。培养学生的“慎独”能力…  相似文献   

3.
1.在容易发生问题的环节缺少友情提示 点评:李希贵在高密四中时曾在学生厕所里张贴了“慎独”的提示牌,并对“慎独”的含义做出解释,教育学生在独处时注意修养个人的德行。友情提示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标语方式,也可以用语言、行为提示、暗示。友情提示是一种很好的管理方法,也是一种巧妙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4.
儒家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化的重要内容。其“大学之道”的人生目标;“知、情、志、行”的品德要素;“自省”、“慎独”的修养方式无不对现代道德教育之目标、过程及方法的形成以启迪。  相似文献   

5.
“慎独”是一种修养方法,又是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一种极高的境界。它是指人们在独处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去行动而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慎独”一词出自秦汉之际的儒家著作。《补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见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做人的原则、道理或道德是人们一刻也不能离开的,能够离开的也就不是做人的原则、道理或道德了。所以“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总是十分谨慎的,在别人听不到的情况下,总是十分警惕的,最隐蔽的东西最能看出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最能显示人的灵魂。既为“君子,”当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总是非常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当然,古之君子所求“慎独”的思想境界在今天看来是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的。在封建道德的束缚下,他们所讲的“慎独”不乏有忠君护主,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但他们对道德修养的重视,努力加强自身修养,陶冶性情,追求一种爱国为民的思想境界,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今天,在共产主义大前提下,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应赋予“慎独”以新的含意,以作为每一个共产党员、党员干部自我修养的原则方法及衡量道德品质水平的  相似文献   

6.
儒家道德修养学说与当代青年道德人格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道德修养学说在修养内容上强调立志、仁爱意识、诚信观念,在修养方法上强调自省慎独、积累完善、贵知笃行,对当代青年道德人格的培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慎独”,是我国古人所倡导的一种品格修养方法。它强调人在自己独处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像在公共场合一样,高标准地要求自己,毫不松懈苟且,一贯地谨慎认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迅猛”的素养,就是要求人们应表里如一,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党员干部做道德建设的表率,是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是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党员干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必须做好几方面的工作: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率先垂范,带头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身体力行,积极参与道德实践活动;严于律己,努力做到“慎独”;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加强纪律的约束。  相似文献   

9.
独自无人注意的时候,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简称“慎独”。这是现代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而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的修养,离不开“慎独”修养。因为护理人员的治疗操作行为,常常是一个人独自进行。处置工作的好坏,全凭护理人员的道德和信念。因此“慎独”修养更为重要,是每个从事  相似文献   

10.
金连钧 《考试周刊》2007,(24):15-17
“慎独”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提出来说明自我修身方法和自律的精神境界的概念,它在古代的道德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网络时代也具有深远的现实价值。本文从“慎独”的本质精神入手,阐述了“慎独”的思想内涵及其与大学生网络主体性及道德要求的内在统一性,探究在网络环境下借鉴和扬弃传统伦理中的“慎独”思想,充分发挥“慎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潘华 《文教资料》2005,(1):60-62
“慎独”是儒家对个人内心深处比较隐蔽的意识、情绪进行管理和自律的一种修养方式。它是孔门后学在“自省”和“克己”的基础上,为使人自我修养达到更高境界而提出的。这一提法最早见于《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通俗地讲,慎独就是在个人独处,没有别人看见的场合也严格要求自己,警惕内心深处尚处于萌芽状态、尚未引起旁人注意的错误意识、不正当的私欲或不正常的情绪,并自觉地用社会道德规范加以约束,使之回到正常状态,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可见,这种方式是一种比“克己”的自觉性要求更高的道德修养方式。也许…  相似文献   

12.
慎独是医德修养的一种方法和境界,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是检验医务人员医德修养高低的标准,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伦理价值.医务人员要达到医德慎独的境界,则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坚定的道德信念、良好的自控能力和较强的自律精神,要做到慎隐、慎欲、慎省和慎微.  相似文献   

13.
面对高职学生道德生活中出现的“道德失范”现象,如何解决道德危机困境,笔者认为,必须对高职学生进行伦理救援.创造一种“自律”与“慎独”的机制,将和谐社会的外都要求经过“内化”转变为高职学生内在的公民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4.
李晓娜 《山东教育》2003,(28):20-20
造就新世纪合格人才,师德修养尤为关键。而慎独既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又是一种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何谓慎独?《礼记·中庸》言:“……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要求一个人在没有别人在场和监督的情况下,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谨慎地注意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不做违犯法纪和道德的事情。慎独是很不容易的,在无人的地方,人很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甚至干出不光彩的事情来。这叫独而不慎。慎独需要有很高的自觉性,因而是非常可贵的。慎独表明一个人的自身修养和自律的能力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15.
“慎独”是儒家传统的美德之一,通过阐述“慎独”与“诚”的关系发掘其深层的理论含义,并用以完善现实的社会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16.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它指修养主体在独处之时仍然能自觉地按照原有既定信念和道德原则行事,表现为高度的道德自律。“慎独”思想对于当前德育工作具有深远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7.
“慎独”是儒家传统修养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本文通过对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思考,用“慎独”理论重新赋予德育以崭新的认识,指导学生加强自我修养,达到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论刘宗周的慎独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本体,工夫两个角度深入地探讨了刘宗周哲学的主要思想-慎独学说,初步展现了刘宗周慎独学说的思想概貌,刘宗周把“慎独”一词从一种修养工夫发展成一个即心即性,即本体即工夫的哲学体系,完满地消化了程朱,陆王两派哲学,不仅从时间意义上讲,在理论上分析,都称得上真正的“宋明理学的殿军”。  相似文献   

19.
关于大学生"网德"建设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慎独”是我国古代伦理思想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道德主体的内在道德自律和崇高道德境界,对于克服和消解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不良道德行为,引导大学生建立网络道德规范具有重要价值。借鉴“慎独”伦理精神,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应该在利用网络资源、网络语言、网上交友、网络行为等方面坚持“慎独”。  相似文献   

20.
由于时代背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个人思想道德修养方面却面临众多不可忽视的问题,这是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重要的历史性问题。本文通过阐述“慎独”理论及其意义,提出了借助“慎独”精神促使当代大学生穿越心灵的“卡夫丁峡谷”,切实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观点,并给出了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