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传统法律文化是现代法治的逻辑起点和文化资源.作为人类历史的沉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在儒家文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有其固有的逻辑进程和自身延续性的道德价值观和秩序准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法律文化必须对传统法律文化进行扬弃.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中国现代法治建设的阻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源远流长,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价值体系和制度特征,必然会对当前社会主义现代法制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首先探讨了法律文化的概念、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中国现代法制建设的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3.
赵德兵 《华章》2007,(7):41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现代法治建设的积极作用、负面影响,提出现代法治建设要对传统法律文化思想进行批判吸收.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历程经历了逾百年,社会主义法制现代化建设也有了二十多年的历史,现代化的法律制度已初步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来,中国法制建设迎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我们的法制以及法制建设的现状还是不尽如人意,很多甚至是根本性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很大程度上而言,乃是由于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消极层面仍对法制现代化建设起着巨大的阻碍作用.因此,克服传统法律文化的缺陷,特别是改变传统的法律观念,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法制现代化,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现代法治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进中国法治进程,不仅需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法律制度和法治经验,也要重视对中国传 统法律文化的扬弃。中国的传统法律文化在价值取向、内容和形式方面都蕴含着现代法治的资源。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观念的冲突及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观念的冲突是阻碍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的重要因素。本文试图分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观念的冲突,根据中国现实,协调二者之间的冲突,形成当代中国的法治观念,以期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人们对打官司这类事情持反感和拒斥态度,即所谓"厌讼"。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管理的一个现象,"厌讼"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是对"和"的追求,其文化基础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德性至上取向。中国传统文化以强调人的主体至善为基本路径,实现了现代法治难以企及的效果。中国传统法律不应该被当作现代法治的障碍或者历史的珍藏品,而应该在中国法学自我建构中发挥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9.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当代法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应当科学分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不同遗产的性质,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决定取舍,将其中合理因素加以继承和改造,为现代的法制建设服务,实现传统法律文化自身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其固有的"法统"特征,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法体"特征。传统法律文化既有其消极的一面,同时也有值得借鉴之处。对其一味倡导弃旧从新,无异于促进民族的消亡;一味抱残守缺又难免于落后。挖掘和改造将是最为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宗法伦理对现代中国法治社会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法治不只是一种制度化模式或社会组织模式,更是一种理性精神和化意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现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必然趋势,更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自觉的理性追求。现代中国法治建设的价值取向表现为法律至上、限制权力、保障自由和关注效益、民主、秩序、平等。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法伦理对法治社会建设的影响深远。宗法伦理观念并未因其是历史上的东西而自然消逝,而是不断地获得延续和传承,几经沉淀已深深地溶入国人的血液之中。它的等级精神、人治色彩、群体为重、义务为本、和为贵、无讼的价值取向大大消解了现代法治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迁徙自由是《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所规定的一项基本人权,是现代社会公民应当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实现迁徙自由也是宪法的使命。我国应加快户籍制度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以逐步实现公民的迁徙自由。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中国教育法制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现代教育发展与现代教育法制理念和法制实践的进步是密不可分的。我国教育法制建设起步较晚,较之于西方发达国家,无论是教育法律规范体系建设还是教育法制化建设都显薄弱,在教育法制实践中呈现出的多层面、多类型的缺陷或缺失,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教育法制效率的提高,最终影响着教育效益的有效实现,因此,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论人治、息讼和宗族意识对法治观念形成的消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的建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法治观念的形成尤为重要,是建立法治的民众基础。笔者试图通过对封建传统文化中对法治的建立起制约作用的人治、息讼和宗族意识的分析,以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从而自觉抵制封建残余思想,加快法治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法律文化既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反映,同时又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它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当代中国法律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精华和世界各国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将法律文化的本土资源,国外优秀成果与时代产物有机地统一起来的法律文化。因此,当我们建设当代中国法律文化之时,就必须认真分析和准确把握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重点在城镇,加快小城镇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既定目标,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目标必须与国家城镇化战略目标相适应,必与国家整个农业和农村改革部署相一致。为此就要依法制定科学而合理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完善小城镇多元投资体制和全理征用土地机制,做好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和地下历史文化物的工作,加快城镇户籍管理机制的改革,加强小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阅读大量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参考文献及著作的基础上,经过深层次的分析和思考,对我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具体表现和存在现状进行研究,提出我们新时代的中华儿女应该继承我国优良的民族传统文化,并对如何继承和保持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了一些观点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历来有重视道德教化的传统 ,以德治国思想在一定意义上与中国古代德治传统存在一脉相承的关系 ,是对传统德治的继承与弘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 ,崇尚道德的传统始终不能舍弃。由于传统德治有其历史局限性 ,因此 ,以德治国思想的提出不是传统德治的简单复归 ,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 ,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 ,在原则上和内容上对传统德治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察哈尔省盟旗文化福利委员会是1947年国民党察哈尔省政府为拉拢和控制辖下各盟旗,防止其进一步投向中共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而成立的办理本省蒙旗文化福利事务的官方机构。笔者首次研究论述了其成立背景、内部组织、主要成员、工作计划及实施情况等。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人类创造了文化,反过来,文化又影响和制约着人类自身心理的发展,文化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体现着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文化分为器物层、制度层和观念器。观念更新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对发扬民族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固然需要崇高的精神劳动的创造,但这种创造也需融入中国人自身心理的成熟发展等更广泛的实践过程中;通过中国人自身的心理调适与心理现代化的发展,促进整个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