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公民法律意识日渐增强,新闻媒体由于舆论监督报道而成为被告的事时有发生,为了减少新闻官司,更好地保护媒体自身,一些媒体的舆论监督报导模糊了被批评对象的名称.被批评对象的名称被处理成"某超市"、"某企业"、"某公司"等,采写舆论监督报道的记者也用化名、笔名.这样做的原因不外乎怕惹麻烦,怕官司缠身等原因.殊不知,被批评对象名称淡化了,舆论监督也就失去了针对性,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被批评对象也就不会感到如芒刺背.记者隐去了其名,看似明哲保身,实则失去了直面真实的勇气.可以说,这并不是媒体自我保护的最佳方式.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记者的法律意识,使舆论监督报道更加客观,更加准确,才是媒体自我保护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2.
批评报道是媒体实施舆论监督的有力武器,但做批评报道难是学界和业界所共知,地市报由于所处的人缘、地缘因素使其进行批评报道更是举步维艰。本文以地市报为研究媒体,试图探求地市报批评报道的一些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近期,笔者发现一些媒体的舆论监督报道模糊了被批评对象的名称。被批评对象的名称被处理成“某超市”、“某企业”、“某公司”等,采写舆论监督报道的记者也用化名、笔名。这样做的原因不外乎怕惹麻烦,怕官司缠身等原因。殊不知,被批评对象名称淡化了,舆论监督也就失去了针对性,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被批评对象也就不会感到如芒刺背。记者隐去了其名,看似明哲保身,实则失去了直面真实的勇气。  相似文献   

4.
正确行使新闻监督权,搞好关系国计民生的舆论监督报道,一直是上上下下对于媒体的期望,也是媒体的责任.但由于舆论监督触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因此其阻力很大.在一些地方,封锁消息、拒绝监督、压制批评报道,甚至对申张正义的新闻记者进行殴打报复等,这些事件已经屡见不鲜了.  相似文献   

5.
随着各级媒体相继推出的民生报道,舆论监督的范围越来越广,效果也越来越好,舆论监督民生化的趋势为我国媒体舆论监督带来了全新的气象。然而,由于主客观因素,县级媒体受制于社会环境,舆论监督的范围狭小,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不到深入的调查分析,以至针砭时弊和硬性批评的报道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传媒业的迅猛发展,舆论监督和批评报道的作用日益突出。但在新闻实践中,作为新闻舆论监督载体的批评报道,也出现了一些误区,影响了批评报道的质量,削弱了舆论监督的功效。例如:记者在报道中的角色,即记者是新闻事实的旁观者;批评报道越多越好,要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就得靠"曝光";认为舆论监督极容易引发纠纷和官司等。  相似文献   

7.
何本昌 《新闻界》2001,(1):28-29
在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中,不时碰到一种现象,即某些单位的个别人,一旦被媒体曝光了,受到批评,便一触即跳,或抓住批评报道中个别字句与新闻单位纠缠不休,或开口就以“名誉侵权”、“打官司”相威胁。每每如此,一些新闻单位的负责人和采编人员便大发感慨:“舆论监督何其难 !”“舆论监督的社会环境太差了 !”   毋庸置疑,舆论监督的顺利实施,以及舆论监督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氛围。但是,良好的舆论监督环境是等不来的。面对舆论监督普遍难这一情势,我们新闻工作者应该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己任,依…  相似文献   

8.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一些主流媒体和都市类媒体开始效仿西方媒体的做法,重视调查性报道和批评报道,依靠曝光社会负面问题,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政府关注,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曝光泛化的倾向,表现在一些媒体过度热衷于寻求刺激性的新闻题材,调查工作做得不够详细、周密、彻底,影响了媒体形象。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传媒业的迅猛发展,舆论监督和批评报道的作用日益突出。但在新闻实践中,作为新闻舆论监督载体的批评报道,也出现了一些误区,影响了批评报道的质量,削弱了舆论监督的功效。例如:记者在报道中的角色,即记者是新闻事实的旁观者;批评报道越多越好,要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就得靠"曝光";认为舆论监督极容易引发纠纷和官司等。  相似文献   

10.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一些主流媒体和都市类媒体开始效仿西方媒体的做法,重视调查性报道和批评报道,依靠曝光社会负面问题,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政府关注,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曝光泛化的倾向,表现在一些媒体过度热衷于寻求刺激性的新闻题材,调查工作做得不够详细、周密、彻底,影响了媒体形象。  相似文献   

11.
舆论监督,是通过对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违法违规违纪的现象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揭露和批评报道,唤起广大公众的关注、批评和谴责,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从而促进问题的解决。但在实践中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常常会遭遇种种困难和阻力。  相似文献   

12.
舆论监督越来越成为传媒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不少媒体都开设了以舆论监督。为主的节目或栏目。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舆论监督特别是批评性报道又容易引发新闻官司,传媒在这些官司中又常常遭遇败绩,说明一些媒体在舆论监督的操作、记者在批评稿件的采写中的确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闻媒体上呈现的批评报道是舆论监督的主要形式之一,所以一旦提到舆论监督,受众首先想到的就是新闻媒体的批评。由于媒体的传播特点,使之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旦一些不光彩的行为被媒体披露出来,很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广泛传播,给被批评的个人和集体造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舆论监督是把双刃剑,如果使用得当,将有利于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如果使用不当,则可能造成无端的损害。所以,媒体一定要在舆论监督中保持平衡,保持报道的客观真实。如今,在舆论监督报道中,"平衡报道"被越来越多的提及。笔者认为,所谓平衡,不仅包括监督与被监督的平衡,还包括内容的平衡和感情色彩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批评报道是舆论监督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武器,但近年来,一些新闻媒体及一些新闻从业人员却因为批评报道侵权而引发纠纷,给当事人造成不良影响,当事人轻则上访闹事,重则走上法庭,新闻媒体及新闻记者由此成为被告事件屡有发生,既破坏了新闻媒体的良好声誉,又影响了从事批评报道的记者的正常工作。其实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监督原则,把握好批评报  相似文献   

15.
谈到舆论监督 ,不少同志感到难度大。有的说领导不支持 ,无法开展舆论监督 ;有的在批评报道中引发了不少纠纷甚至官司 ,因而怕搞批评报道。我们也有过类似的问题和想法。后来 ,我们通过总结经验教训 ,注意批评报道的策略和方法 ,不断提高舆论监督的水平 ,使批评报道较为顺利开展 ,受到领导机关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南方日报历来重视批评报道 ,也取得较大的成绩。但有段时间 ,由于对批评报道的复杂性估计不足 ,不注意讲究批评报道的方法和策略 ,出现批到哪里顶牛到哪里 ,批评报道无法进行下去的情况。有的批评报道 ,不是帮忙而是添乱 ,引起了领…  相似文献   

16.
舆论监督需要批评报道 电视新闻要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但要实现舆论监督,扶正祛邪,批评报道也是不可少的。尽管电视新闻中正面报道占了绝大多数。也取得良好社会效应,但无庸讳言,影响大震动大的,往住还是批评报道。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新闻舆论监督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已成为各个媒体的迫切要求,更是摆在党报面前的重要职责和研究课题。开展舆论监督,各个新闻媒体有各自的载体、手段和形式,为了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去年以来,《开封日报》在继续抓好一般性批评报道,努力办好正常的舆论监督栏目外,在运用连续报道形式开展舆论监督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与尝试。  相似文献   

18.
前几年,说起新闻改革,人们自然而然地就想到舆论监督,以为只有拓展报道空间,多搞批评报道,媒体才会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然而,当事实证明,舆论监督只不过是媒体的“一厢情愿”时,当众多曾经高举舆论监督大旗的栏目在四处碰壁后不得不“改弦更张”时,当众多媒体从业人员面对现状冷静思考时,人们发现:电视新闻在“正面报道”和“批评报道”之间还有广阔的中间地带,  相似文献   

19.
舆论监督难,一直是困扰新闻界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作为主流媒体的党报,开展舆论监督更难.一些地方的领导总是以保持稳定等种种理由,限制党报舆论监督的正常开展.因此,掌握优势新闻资源的党报,却不能同时掌握舆论监督的主导权.一位研究者对人民日报1993-1997年期间的批评报道作了抽样调查.根据科学的抽样方法,从5年的1825天的报纸中抽取420天的报纸,共得批评报道1082篇.  相似文献   

20.
舆论监督报道以大量事实来揭露腐败、抨击邪恶,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针砭贪官污吏的丑行。人们喜欢看舆论监督报道,媒体也因此提高了权威性、指导性、战斗性、可读性。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媒体,对政府部门以及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违规行为进行的监督,是公民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的一种形式。新闻舆论监督作为媒体重要职能之一,新闻工作者应拿起舆论监督的武器,旗帜鲜明地揭露社会丑恶,批评不良风气,弘扬正气,并且发挥新闻舆论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