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麟从现代社会的实际出发,运用西方的正宗哲学、基督教精华和艺术,阐发和改造儒家道德,重建儒家的道德形而上学,其具体途径为将道德艺术化,从艺术中去求具体美化的道德;将道德宗教化,从宗教中去求社会化、平民化的道德;将道德学术化,从学术知识中去求开明的道德。  相似文献   

2.
孙珂 《教育探索》2020,(3):84-87
莫尔曼在文化区域理论模型中归纳出会影响到一国教育重要问题的14个长期因素,在这14个因素中,艺术、宗教、政治和科学这4个因素对于中西方大学文化的差异有较大影响。西方大学文化和我国大学文化从艺术的维度看体现为本体性和功利性的差别,从宗教的维度看体现为宗教道德和世俗道德的差别,从政治的维度看体现为自治与行政化的差别,从科学的维度看体现为求真与求善的差别。我国大学自近代以来在模仿西方大学文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只得其形未得其神,以及传统大学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影响仍在的问题。因此,其未来发展趋势必然是会继续学习西方大学文化的精神实质,并重新继承中国传统大学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3.
"道德"及相关词汇是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文学批评的关键词,他从多重道德角度批评中国现代小说作家和作品,形成了独特"道德视景"。这种的复杂的"道德视景",并不是简单的道德说教,而是兼容道德和审美判断的艺术批评。他从审美阅读出发,试图多角度考察人性面临的各种道德困境,寻求宗教人文关怀的精神超越维度,这种批评视角,在其《小说史》中构筑了一座多维复杂的立体金字塔结构:以审美的纯文学批评为底座,以"道德视景"为现实层面的价值标尺,以宗教精神为超越性的精神制高点,其中深厚的人文关怀充斥"金字塔"的各层。  相似文献   

4.
宗教信仰与宗教道德——兼论学校德育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宗教信仰与宗教道德的关系实质上指一种价值信念与价值实践的关系。宗教信仰可以对道德生活准则起“核准”的作用,从而使践行这一准则的道德主体产生神圣体验;宗教信仰使宗教道德主体具有道德信心从而成为一个“自律”的道德主体;宗教系统往往利用全部人类文化成果支撑其特定的道德修养与教育。宗教道德可以分为信德(信仰)、主德(基本道德原则)和具体道德诫命(具体道德规范)等三个不同层次。要实事求是地评价宗教道德,就必须对这三个层次做具体分析。从宗教信仰与宗教道德的关系,宗教道德及其修养、教育的理论构架和具体策略中均可离析出许多学校道德教育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5.
许地山的创作建构了一个极具宗教色彩的艺术世界。他以崇高的道德提倡,完美的人生倡导,理想的人格塑造为切入点,来展示其创作独特的宗教底蕴,并从更深刻的文化层面上,将所要弘扬的人格精神和救世理想充分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贾平凹亲身经历了从传统农耕文明向以城市化为标志的现代文明转型的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他把市场经济对中国传统道德的冲击以及作为道德主体的人的焦虑都融入作品当中。其文学作品是当代城市化进程中道德嬗变的写真。其小说中对传统世俗道德风景画的热情礼赞、对封建血缘道德关系崩溃与新型业缘道德关系形成的现实描绘、以及对道德拯救旗帜的宗教境界的神往等,无不艺术地勾勒出当代中国人从乡村生活向都市生活转换过程中复杂而痛苦的道德嬗变历程,形象地昭示着真善美作为人生终极价值目标的崇高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宗教道德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是有区别的,但从一定意义上说,宗教道德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体现着人类某种共通的精神追求,是现代伦理构建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只要正确对待和合理利用,仍然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伦理道德建设有一定积极作用.其当代意义在于:第一,宗教道德中属于人神关系的道德层次,实质上是人对自身神圣意义的追求,应该努力挖掘;第二,宗教伦理中属于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层次,大都与世俗道德内容交叉,它可以强化世俗道德信仰的力量,发挥世俗道德的功能;第三,宗教伦理中属于人与自身关系的道德,强调的是人的自律,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规范人对自身责任和义务的认同与履行.  相似文献   

8.
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是有根本区别的,但从一定意义上说,宗教道德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体现着人类某种共同的精神追求,是人类精神宝库中的一笔财富,是构建现代伦理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其当代意义是:第一,宗教道德中属于人——神关系的道德层次,实质是对人自身神圣意义的追求,应该努力挖掘;第二,宗教伦理中属于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层次,大都与世俗道德内容交叉,可以强化世俗道德信仰的力量,提升世俗道德的功能;第三,宗教伦理中属于人与自身关系的道德,强调的是人们的自律,在很大程度上规范教徒对自身责任和义务的认同与履行。  相似文献   

9.
宗教艺术学的构建基于宗教与艺术密切的乃至至难分彼此的关系。这种关系,首先表现为宗教是艺术的重要起源,这可从宗教观念刺激神话、图腾艺术的生成,宗教思维奠定艺术思维的基础,宗教礼仪为艺术提供审美形式等方面加以证明,其次表现为艺术在其后的发展中受到宗教的强烈影响,呈现出宗教艺术,宗教题材的世俗化艺术和受宗教影响的世俗题材的艺术等形态。  相似文献   

10.
现在的一些哲学辞典和哲学教材,关于上层建筑的定义,有的认为“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机构和社会意识形态(如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观点)”。有的认为“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道德、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复杂系统。”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1.
儿童健康教育的发展价值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健康教育是指为保持和促进儿童健康,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求而进行的系统性教育活动,它对儿童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认为,人类文化有六个方面,即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生活等。学问的理想是真,道德的理想是善,艺术的理想是美,宗教的理想是圣,身体的理想是  相似文献   

12.
当下汉语界对康德基督论的解读普遍存在割断理性和信仰、道德和神性的同一联系的倾向,走向了否定神性和圣教的结局,这恐怕不是康德的本意。在康德那里,属人的理性和道德与属神的神性具有内在同一性,耶稣正因为以理性和道德表现了神性才能够被认为是道成肉身的基督,而神迹只是其神性的外在印证。从理论批判的角度看,康德道德宗教和基督教这一启示宗教构成对话关系,但是从实践立场看,却呈现出一种从道德宗教到启示宗教的趋向关系。  相似文献   

13.
宗教道德的社会功能二重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道德是宗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于宗教教义、教规、仪式、制度等等之中,与宗教发展共生共存。宗教道德为宗教信众信仰和遵循,成为宗教信众的价值观与行为准则,对人类的宗教生活和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与功能作用。本文通过对宗教道德仪规及宗教道德思想的陈述,指出宗教道德社会功能具有二重性,对信众和社会既具有积极性的社会功能,也存在消极性的社会功能,并由此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必须正确对待宗教道德,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正确利用宗教道德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4.
贺麟的文化民族主义内涵丰富、意蕴深厚。他不仅以复兴民族文化、重塑儒者形象为己任,亦致力于儒化西洋文化、尝试学术建国,以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在对民族和文化双重危机的体认中,贺麟衍生出对民族国家和文化前景的强烈的忧世情怀和人文关怀。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民族主义成为解构贺麟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5.
宗教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消极作用和一定程度上的积极作用,其消极作用表现为消磨人们的斗争意志,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保守性的特征及宗教殖民主义的文化侵略行为;同时也应看到宗教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诸如原始宗教可以增强氏族部落的凝聚力;世界三大宗教在其产生初期反对传统意识形态,促进社会发展;宗教往往被下层人民作为反抗压迫、剥削的工具;宗教道德在世俗社会中规范人们的行为;宗教对文学、艺术的发展也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但总体而言,宗教的消极落后性占主导。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宗教和道德曾为一体,虽然后来宗教和道德有了分疏,但二者间依然存在着联系。古老的宗教衍生了早期的道德伦理,虽然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它们各自又形成了系统的框架和内涵。但是在谈到伦理道德时,宗教哲学依旧对其具有本源性和先导性。可以说早期的宗教内涵是以道德的提升为前提条件的。到了当代中国,由于文化的断层,道德的缺失,社会的精神文化发展与物质经济发展不平衡,由此引发了我们应该如何在传统文化和宗教中传承道德精神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康德认为纯粹的宗教应该以道德改善为目的,即道德必然导致宗教,那么在康德意义上的纯粹宗教对于道德的改善是如何可能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厘清康德关于道德改善的界定、关于纯粹宗教的建构,然后将宗教的要素对应于人性中道德改善的要素,看其是否充分。通过论证表明,这是充分的,所以,康德意义上的宗教对于道德改善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8.
西方宗教教育在政治认同、社会教化和道德养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功能,在我国乃至世界都影响深远。通过宗教课程和宗教活动,西方宗教教育强调对人精神生活的关注,宣扬对超自然物的尊崇,并借助音乐、壁画、雕刻、文学故事等艺术手段形象地展现虚幻世界,具有鲜明的人文性、情感性、形象性等艺术特色。这对于提升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强化其亲和力、感染力、说服力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宗教社会是人类社会中一种特殊的社会类型,其道德生活具有高度的整体性、较强的单一性和偏执型以及高度的稳定性等特点.作为宗教社会生活秩序的宗教信仰、宗教戒律、宗教仪式对于宗教社会道德生活的构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宗教信仰是宗教道德向生活渗透的自觉的精神力量;宗教戒律是宗教道德向生活秩序渗透的重要中介;宗教仪式则是强化人们宗教信仰的日常生活形式.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中道德伦理问题层出不穷,其深层原因是道德根基的动摇和终极性价值取向的缺失。道德的重建引发了对宗教伦理的诉求,这与宗教伦理自身的特点、现代价值有着深刻而密切的关系。因此,需要正确解读宗教伦理,找到宗教伦理与现实的契合点,挖掘出宗教伦理在补充社会道德资源、解答伦理道德新问题、回应世俗化发展等方面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