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农田“白色污染”是近几十年来大量使用在自然条件下不易降解的农用地膜造成的。农田土壤中的残留地膜可降低土壤的渗透性能,减少土壤含水量,削弱耕地的抗旱能力,对土壤结构造成极大破坏。土壤中残留地膜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会引起作物减产。适期揭膜技术是防治残留地膜污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农田系统的生态环境是评价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方面。河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其农田系统的生态环境健康对实现农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资料法,从水资源安全、化肥、农药和地膜使用以及农业机械化方面阐明河北农田系统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结果发现:农田水资源量总量不足,水质有待提升;农田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大,地膜用量大;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存在潜在的环境问题。针对河北农田系统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强化农村污染源头防控,推进节水灌溉,贯彻实施科学用水相关政策法规;控制化肥、农药和地膜的施用;推进农机具的低碳化,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废弃塑料的后处理及造成的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全世界塑料废弃物每年总量高达5000万吨,特别是塑料地膜、垃圾袋、购物袋、餐具、食品包装、工业品包装材料等一次性塑料废弃物,污染农田、旅游胜地、海岸港口,缠绕海洋生物,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7,(63):195-196
根据农田污染的类型及其各类型的比重现状研究发现,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已成为当务之急,从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形成的根源和污染地特点,提出科学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恢复土壤肥力,提高土壤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5.
对宿州市近郊农田土壤中4种重金属元素Cu、Pb、Zn和As的含量、空间分布及来源状况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其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宿州市近郊农田土壤中Cu、Pb、Zn的平均含量低于安徽省土壤背景值,As高于背景值;Pb和Zn的含量空间分布受交通污染源的影响,Cu与生活垃圾及废弃物的排放有关,As则来源于农药产品的使用;近郊农田土壤重金属为轻污染水平,以As污染最严重。  相似文献   

6.
BCR法研究铜矿区周边农田重金属形态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BCR(community bureau of reference)连续提取法对梅县玉水铜矿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Cu、Pb、Zn和Mn的形态分布及其生物有效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矿区下游地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比上游严重,属于重污染区,而上游土壤属于轻度污染.矿区上游和下游农田土壤中,Pb的污染贡献最大.上游和下游土壤中Cu、Zn、Mn都主要分布在残渣态中,Pb主要分布在可还原态.上游和下游土壤中都以Pb的有效性最高,Zn的有效性最低.  相似文献   

7.
根据地膜覆盖中发现的异常问题,对旱地覆膜保墒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地膜保墒既要有充足的水分贮备,又要有及时的水分补充,地膜对土壤中水分的蒸发既有隔阻,又有加速水分蒸发的作用,隔阻作用随着土壤中气温的升高和水分的降低而减弱,蒸发作用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加剧,使地膜下土壤出现提前干旱。地膜对土壤接收雨水有阻挡作用,不利于雨水为旱地增墒;在长期覆膜的情况下,地膜下的土壤,在地表1 cm表现湿润从而造成地膜能提墒的假象,在1 cm以下的含水量低于露地;要使地膜对旱地确有保墒作用,应在雨前启膜,雨后盖膜,但操作性甚差。  相似文献   

8.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人们对耕地的高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我国耕地的土壤结构已经受到严重损害。为了永续利用土壤,维护农田生态平衡,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保护农田和防止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土柱淋滤试验,得出污灌和化肥的大量使用都对污灌区土壤“三氮”污染有一定的贡献,并揭示出在实际的农业灌溉和大气降水后,灌溉区土壤包气带中仍有数量可观的“三氮”物质残留,它们会随着灌溉污水和大气降水渗出,主要以NO3^- -N的形式进入地下水.造成地下水NO3^- -N污染,因此在降雨集中的季节土壤中的“三氮”残留率相对低一些,而地下水中“三氮”含量会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土壤重金属 (铅、镉、汞、砷、铬 )污染 ,选择芜湖市郊区农田进行土壤的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环境问题以汞污染最突出 ,铅次之。土壤环境质量基本上未受到镉、砷、铬的影响。汞污染的主要原因 ,可能与当地长期使用含汞农药有关。一些土壤受铅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汽车尾气所致。  相似文献   

11.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l一5题(10分) ①精确农业技术是一种把客观、科学的精确性引进农场的生产方式,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全球定位卫星。这种定位技术用于农业生产后,能针对农田土壤构成、肥力状况、作物生长等实际情况,精确地计算出农田所需种子、化肥、除草剂和杀虫剂等的施用量。在目前情况下,农民一般难以顾及这些因素,而在同一地区不同条块的农田上,使用等量的种子和农用化学品。这除了由于用量过多造成经济上的浪费之外,还导致了土壤残余化学物质的积累和地下水资源的污染。根据美国农业部的土壤耕作实验室制定的一项“卫…  相似文献   

12.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与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为评价土壤重金属(铅、镉、汞、砷、铬)污染,选择芜湖市郊区农田进行土壤的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环境问题以汞污染最突出,铅次之。土壤环境质量基本上未受到镉、砷、铬的影响。汞污染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当地长期使用含汞农药有关。一些土壤受铅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汽车尾气所致。  相似文献   

13.
农田退化主要指农田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区系的变化导致农田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本文从农田荒漠化、农田盐碱化、农田污染以及农田肥力下降四方面阐述了农田生态系统的退化。并从农田理、化修复与生物修复角度介绍了当今退化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修复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文章研究采集了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农田土壤的表层土(0—15cm),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结果表明,采样点土壤中PAHs总量在45.6μg/kg~210.9μg/kg之间.在检测的PAHs中,二环、三环、四环的PAHs含量之和约为总量的51.0%~92.5%.采用PAHs总量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方法评价污染水平,南京市六合区农田采样点土壤中PAHs含量基本上是处于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一.单选题1.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提到“白色污染”。“白色污染”主要是指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管理和处置,对环境造成的负面效应。那么,你知道下面哪个选项不是白色污染造成的危害?( ) A.“视觉污染”,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市容、景观的破坏,如散落在自然环境、铁道两旁、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B.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其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且长时间难以降解。C.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相似文献   

16.
通过现场采样及实验室分析测试,对潮州市工业区及郊区农田表土中重金属(Cd、Cr、Cu、Pb、Zn和Ni)的含量及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潮州市工业区土壤中Cd、Cr、Cu、Pb、Zn和Ni的含量均高于郊区农田土壤.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作为评价标准,计算出各工业区土壤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  相似文献   

17.
过度依赖于化肥,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农田施肥结构失衡、土壤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一系列农业生态问题。因此,如何保护土地资源,科学改良土壤,不断提高土壤肥力,优化土壤生态环境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蒜种植上试验覆黄连专用地膜技术,研究其杂草防除效果与蒜产量变化及生态影响。试验地设置2个试验组与2个对照组共4个处理。结果为:覆膜试验组杂草株防效果与蒜薹和蒜头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该地膜使用后100%回收,对环境不造成污染。黄连专用地膜技术可在蒜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蔬菜生产大国,蔬菜的污染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基地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如土壤、水质、大气遭受"三废"或重金属等污染;二是蔬菜生产过程中化学农药、化肥的大量施用、残留与转化等,本文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蔬菜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着重分析了残留农药对蔬菜的污染,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即:农业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科学合理的施用农药,制定相关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蔬菜污染与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蔬菜生产大国,蔬菜的污染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基地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如土壤、水质、大气遭受"三废"或重金属等污染;二是蔬菜生产过程中化学农药、化肥的大量施用、残留与转化等,本文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蔬菜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着重分析了残留农药对蔬菜的污染,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即:农业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科学合理的施用农药,制定相关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