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道德冲动到道德热情,必须是基于对道德法则的深刻认识和由此产生的敬重情感。《升旗·献血·爱国》一文中讲述的故事耐人寻味,其中的问题更值得深思:为什么郑渊洁的儿子郑亚旗在想当学校的升旗手遭到拒绝后,郑渊洁特意在家里立了一根旗杆,让郑亚旗当了升旗手,可他原初的激情再也没有了,在后来参加学校的升旗仪式时,也没有当初“热血沸腾”的感觉了?为什么电影《红  相似文献   

2.
儿童多动症是指儿童会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符注意力分散、不分场合的外显行为过度、情绪冲动等一组症候群。冲动行为表现为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不合群、打断别人说话、适应能力差、缺乏自我克制能力、行为无目的等。通过个案来矫正多动症儿童的冲动行为的有效方法,运用家庭治疗、行为矫正中的消退法、角色扮演法、游戏治疗以及转移注意法等心理学方法来矫正其冲动行为颇有成效。在研究中也体会反思到了对于多动症儿童的矫正要注意方法。  相似文献   

3.
儿童道德关乎儿童的成长。在儿童的成长中,儿童道德具有道德的“深层语法”,即儿童之间的“爱”与“公正”。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儿童具有自身的道德逻辑,儿童的道德情感是儿童道德逻辑的首要特征,儿童的道德教化就要考虑到儿童的道德智慧,通过儿童的生命叙事,激发儿童的道德情感,在情感的作用下通过交往、体验,实现儿童的道德内化。  相似文献   

4.
个体道德叙事与儿童道德的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道德叙事关注儿童生命成长故事,抒发儿童道德体验,言说儿童道德成长的心灵轨迹。儿童人性在个体道德叙事中得以陶养,儿童道德在人性陶养中得以滋长。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充分展开个体道德叙事,使之成为儿童道  相似文献   

5.
当儿童的作文,在我们要求“必须如此、不准那般”中开始动笔时;在我们设置的教学篇目中,循规蹈矩地闭门造车时;对“为什么写”茫然无知,对写作与自己的生活有什么用无从知晓时……其实,儿童作文已偏离了“儿童”。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家皮亚杰宣称:“儿童是道德哲学家”,他从自己多年的研究中得出结论:儿童的道德发展与认知发展是平行的,相对应的。道德心理学家柯尔伯格在皮亚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儿童的道德判断经历了三个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两人的研究很有价值,但是在实践中  相似文献   

7.
我们每天都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在这日复一日的道德教育中,我们陷入困惑,而这些困惑一积累,又让我们陷入苦恼,用时尚的话来说,我们常常感到道德教育的“寂寞”。 诸多问题的背后,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是:儿童能不能创造道德?  相似文献   

8.
研究的任务道德行为是一种复合现象。因此,研究道德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分清这种现象结构上的基本组成成分,探讨道德行为的鉴别和培养方法。首先,我们要分清道德行为的形式和内容。就形式而言,道德行为可以分为口头行为和实际行为。口头行为,是指主体对其在想象的道德冲突的情境(即在利己行为和利他行为之间进行选择的情境)中如何行动的一种抽象推断。实际行为,是指在真实  相似文献   

9.
道德智慧的养成关涉儿童的生活、生命和未来的成长,对儿童有着特殊的意义。儿童教育中缺失道德智慧,表现为过度性和驯化式的教育,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缺乏培养儿童道德智慧的意识,对儿童智能开发的片面理解,以及对养成教育的误读等。儿童道德智慧的养成需要通过情境教学、游戏活动和遭遇到的道德事件等途径来选行。  相似文献   

10.
1儿童初临人世,精神世界还没有或者很少具有先入之见。对于他们来说,周围的一切甚至自身都是那样陌生、新奇、不可思议,这很容易使他们对这一切产生困惑,并因此激励他们去认识、理解和解释周围的一切。儿童对自我和外在世界的困惑、认识、理解和解释就构成了儿童的哲学。儿童在探索世界的时候,不仅注意到“繁星密布的苍穹”———自然的宇宙,而且也注意到了“内心的道德法则”———道德的宇宙,即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儿童不仅对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道德现象充满兴趣,有时还会对一些比较深奥的伦理问题进行思考,有些问题会使成…  相似文献   

11.
儿童道德发生新论刘晓东南京师大教育系一、儿童的道德认识是儿童对“外部道德主体”之行为规则的构建只要我们把认识一词作广义的理解,那么道德认识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领域。道德认识是如何发生的呢?与一般的认识发生一样,道德认识也来源于客体的相互构建。但是,道德认...  相似文献   

12.
在儿童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种是疑惑和抱怨,认为现在的孩子难教,懒散、厌学、逆反;另一种则相反,认为孩子挺好教的,生活、学习各方面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都挺顺畅的。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反应呢?其实,孩子之间的这种差异主要不是先天性生物遗传因素造成的,后天的环境影响才是决定性因素。有一句话说得好: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大人。  相似文献   

13.
冲动     
2008年年底,我制订了来年的学习计划,我为自己是个有理想、有目标、有追求的少年而稍感自豪。懒惰、虚伪、放纵、任性……这就是我梦想中新的自己吗?2009年,对于我来说,"梦想"是用浓墨重笔写在白纸上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它逐渐七零八落。总结一年的收获,我吃惊地发现,我耕耘的是未种庄稼的荒草地。  相似文献   

14.
儿童道德的经济学发生──兼论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理论王冬兰,把多勋编者按:本文主要运用西方经济学道德观审视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理论,比较了两者的一致性,并指出,皮亚杰理论有个根本缺陷即对儿童道德形成的动机缺乏解释,而经济学道德观刚好解释了这个问题。全文...  相似文献   

15.
党中央历来十分重视少年儿童工作,非常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中央各有关部门,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全国少年儿童工作协调委员会、团中央、全国妇联,还有文化部、卫生部等,在这方面都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我们教育部门的同志们要同他们一起,切实地把教育儿童、  相似文献   

16.
丁淑花 《宁夏教育》2013,(7):133-133
终于送走了一届毕业生,我兴致勃勃地计划着如何带领初一的新生大展宏图,不料领导找我谈话,又让我带下一届毕业生。初次走进新一届的初三课堂,这是怎样的一届学生啊?脸上写着与他们年龄不相符的“成熟”,我小心翼翼,唯恐自己“走错了路”,陷入被动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趋势是由“他治”到逐渐形成“自治”。他治的儿童没有道德自主性,受他人支配,而自治的儿童在道德问题上则是由自己支配自己。在他看来,儿童道德培养的关键是培养儿童的道德自治。同时他还指出,道德自治并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一个逐渐培养的过程,成人良好的方式能促进儿童道德自治的形成,而一些不当方式则会阻碍儿童道德自治的培养。根据皮亚杰的这一观点,笔者认为培养儿童的道德自治关键是调动儿童的主体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儿童青少年道德情感的培养与道德情感的测评是密切相联的,道德情感的培养需要行之有效的测评手段或方法检验其效果,而科学的道德情感的测评又会进一步促进道德情感的培养。因此,深入探讨儿童青少年道德情感的测评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将简略地介绍爱国主义情感、义务感、荣誉感、移情、内疚感等主要道德情感的测评。一、爱国主义情感、义务感、荣誉感、良心感和幸福感的测评我国学者李怀美等人根据我国中小学生的实际,选择了爱国主义情感、义务感、荣耀感、良心感和幸福感5个主要的道德情感范畴作为研究内容,从而对儿童青少…  相似文献   

19.
20.
道德判断就是一个人对公正问题的看法,它是人们思考的一个方面,是社会科学家们长期关注的问题。公正观念在童年时期就显示出一种有规律的发展过程。这个领域最早的研究者皮亚杰指出,年幼儿童在道德判断方面有如下几个特点:(1)内在的公正——认为所有“不好的”行为都应惩罚,不是被人力惩罚,就是被自然力或者超自然力惩罚;(2)道德实在论——根据行为的后果而不是根据行为的动机去判断行为的好坏;(3)认为严厉的惩罚有效;以及(4)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