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中国主旋律影视作品从早期的特型演员到当下的明星演员的演变,是和经济全球化时代商业因素冲击所导致的商业文化兴起和多元文化共生分不开的。面对时代的挑战,主旋律艺术一方面为了达到自己的意识形态宣传目的,积极利用流行的商业因素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在这种迎合商业的生存策略下,主旋律艺术原有的价值关怀和存在的合法地位又逐渐被消解了,从而呈现出一种平面化倾向。从结构主义符号学对主旋律电影中人物形象的符号结构的分析入手,梳理当前中国主旋律电影中存在的这种问题,揭示这一问题背后的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变化趋向。  相似文献   

2.
八十年代是中国电影在加拿大传播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得益于多元文化政策以及中国本土电影事业的发展,中国电影在加拿大华人社群有了更广泛、更深入的传播。在具体的传播过程中,昔日华人移民建造的戏院、香港本土电影公司在加开辟的院线成为八十年代华人社群中放映电影的主要阵地;在市场表现上,香港商业电影占据绝对优势,而内地电影以及香港和台湾的艺术电影则更多时候扮演了文化交流的角色,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后者往往被华人的专业影评人所垂青,在文章中他们以独到的眼光和多元的视角表达着自己的真知灼见,从而还原出了华人眼中的中国电影。  相似文献   

3.
电影片名是浓缩的精髓,与传统的文学作品翻译不同,电影的商业属性决定了电影片名的翻译不能只停留在原文本身.电影片名虽短小精悍,却承担着吸引眼球、提高票房等功能.在同样的功能和目的之下,大陆和香港的电影片名翻译有着诸多不同.本文以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为指导,分析大陆和香港译本由语言使用习惯,社会体制和文化,以及商业价值最大化三个因素导致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以来,中国大片在电影产业低潮中崛起,从单一到丰富,已经走过20年的发展历程。从2002年《英雄》肇始的古装武侠大片,到2009年《建国大业》引领的主旋律大片,经2017年《战狼2》等“外向型”新主流大片到“我和我的”系列等“内向型”主流大片,直至以《长津湖》为代表的战争大片的崛起,持续发挥着强大的文化影响力和票房号召力,成为中国电影整体艺术、产业、文化格局中最重要的现象。大片打造了21世纪中国电影的辉煌,打造了中国电影大片的初步类型形态和格局,确立了“电影工业”“电影工业美学”“重工业电影”等观念,熔铸了家国民族和谐的“文化共同体”,其发展有着许多需要总结的经验、启示和遗憾、教训,反思不可避免,“电影工业美学”视域的反思尤有必要。中国电影产业应继续保持大片的“领头羊”优势,同时探索大片类型与电影生态的多元格局态势,探寻电影大片下一个20年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5.
大陆、香港、台湾三地地域文化特色不同,以致电影片名本身具有独特性和目的多样性.针对引进西方电影时常常出现“一篇多译”的现象,从贺莺所论述的电影片名信息、文化、审美和商业的四大价值出发,以大陆及港台片名翻译作品为载体,探讨电影片名翻译应当借鉴信息价值原则、文化价值原则、审美和商业价值原则,为实现高质量片名翻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我国电影的创作应保有自身独特的思想文化特质.不同于欧美国家自由主义与英雄主义,中国商业电影与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思想内涵的融合或将成为电影业持续发展的一条途径.文章将中美商业电影所蕴含的文化思想进行对比,从多个方面阐述了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对于国产商业电影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尝试梳理了中国商业电影与传统文化思想结合的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7.
先锋与媚俗——大众文化与中国当代先锋电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文化与中国当代先锋电影存在着复杂的辩证关系。先锋电影会利用大众文化的艺术元素,商业电影也从先锋电影那里获得技巧,先锋电影甚至可以直接成为一种商业时尚。在当代中国的文化语境中,一方面,大众文化与先锋电影具有相似的反叛主流意识形态的功能;另一方面,先锋电影也与大众文化一道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统治和整合大众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现代电影的特征之一,是坚定不移地努力开发新的电影资源。”当新时期的电影劫后逢生,从雪封冰冻中苏醒过来,便以极大的速度拓展着自己与世界电影的横向联系。同时,二十世纪世界文化潮流的冲击,又形成了中国电影自觉的观念更新。当前,中国电影探索的新潮,便是社会生活急剧变革带来的社会意识和审美观念深刻变化在银幕中的涌现。“探索影片”就是这股崛起新潮的结晶,专指近几年出现的在电影观念和电影形态上进行大胆革新、努力开拓而带有某种实验性质的电影。如《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猎场扎撒》、《黑炮事件》、《海滩》、《良家妇女》、《青春祭》等等。这些影片已  相似文献   

9.
中国商人的历史变迁昭示着中国商业文化的发展轨迹。从徽商、晋商的兴衰到今日浙商的成功,理清中国商人的历史变迁脉络,既为今日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经验,也为吸取历史教训找到依据,对于中部地区的再次崛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安导演对于电影美学的理解程度十分深厚,其电影的美学风格深深地根植于东方美学之上,中国传统文化更成为了他电影创作的基础和个人特色的来源。李安的电影包含着温柔敦厚、内敛含蓄的东方美学特色,也包含着西方美学对真理的再现及多元文化的展现。在电影的视听语言、人物特点以及留白与幽默性三个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中国电影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发展民族电影"已经在理论上成为共识.但由于中国电影长期坚持精英文化立场,甚少关注中国电影和通俗文化的渊源关系.因此梳理考察通俗文化与中国电影的关系将有助于改变中国电影在创作题材架构上的不平衡,纠正中国电影在认识理论上对通俗文化传统的疏远轻视.本论文首先从历史的角度考察通俗文化和中国电影的关系,再从文化层面梳理通俗文化在中国电影中的形态和地位,进而探讨在全球化语境中如何对通俗文化资源进行更新和现代性超越.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电影的萌生是从观看外国电影开始的。在外国电影的启蒙、冲击与影响下,中国电影完成了从短片到长片、从模仿到创新的发展历程。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下,电影这种外来形式逐步实现了其本土化、民族化的改造,终于在中国这个特殊的文化土壤中生根开花。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以来,在中国大陆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热潮颇有方兴未艾之势。乘着这股传统文化热、国学热、儒学热,影视界翻拍经典的高潮势不可挡。其中电影《孔子》的推出具有一定代表性。《孔子》对古装战争片模式的重复、对儒学思想的隔膜误读、对市场的自觉倾斜妥协等原因,使得影片重释孔子的预期并没有实现,远未触及儒家文化传统的核心。这些问题在其他影视翻拍剧中同样存在。在大众传媒时代,儒家文化传统该如何重建,这样一个急迫而重大的命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4.
刘忠波 《唐山学院学报》2007,20(1):45-47,59
以“九七”回归时期香港电影文化认同/身份的认知与定位为出发点,探讨在“九七”香港纷繁复杂的文化语境中,香港电影如何在建构的意义上辨析与体现自身的文化身份。指出,“九七”时期,香港电影通过重新审视自身的文化特征,确立了本土文化品格,重构了极具现代性的中国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语境与中国电影的文化反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资本的扩张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文化的全球重构。在这场全球化的浪潮里,中国电影作为好莱坞眼中最具有潜力的国际电影市场,将受到更为强劲的冲击。在此结合中国电影的现状,通过对文化与文化产业中相关概念的辨析,探讨中国电影在这样的国际语境中实现“文化反弹”的希望与策略。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电影《末代皇帝》中电影音乐创作的分析,剖析中国电影声音创作民族化与国外电影声音创作理念的交融过程。影片基于中国历史背景及人物故事,加入西方电影工作者的创作理念和拍摄技法。影片音乐大气磅礴,优美豪放。运用中国民族乐器配器体现出中国音乐细腻、委婉的神韵,与带有史诗美感的西方交响乐融会贯通,完成了一次东西方文化碰撞后的完美交融。  相似文献   

17.
我国教育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颇深.当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时候,教育就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创新.要在立足于民族文化的根基上,从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中去改造、发展和创新教育,使中国教育适应未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处于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电影将如何摆脱困境与危机,已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中国本土电影只有以积淀了民族审美经验和情感的艺术形式去反映民族化传统并运用现代意识去观照和超越传统化,充分利用本土化资源去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当下状态和普通人的命运及价值观念的嬗变,努力挖掘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东方诗情和东方神韵并与现代电影语言审美地结合,才有可能在世界电影艺术的领域中拥有一块立足之地。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上世纪的著名电影导演费穆运用长镜头拍摄方法,开创了电影艺术表现民族风格的先河。费穆的长镜头的美学源于深厚东方文化底蕴,结合中国文化神似写意的表现手法,以长镜头"静"、"缓"和"平面化"的独特视听效果来深层次地刻画电影的主题,走出了中国电影民族化的全新之路。  相似文献   

20.
时代变迁与民族文化传承的新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文化传承,是维护中华民族整体性,保证民族文化现代化转型和持续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在现阶段市场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思考民族文化的传承,才能有力地回应现实对它的挑战,保证中华民族文化更好地保持多元一体的整体。然而,如何吸纳外来文化,保持、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是民族文化传承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