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语文》2007,(10):86-86
历史上,儒家的学说被奉为治国安邦的正统观点,酒的习俗同样也受儒家酒文化观点的影响。儒家讲究"酒德"两字。酒德两字,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其含义是说饮酒者要有德行,不能像商纣王那样,"颠覆厥德,荒湛于酒",《尚书·酒诰》中集中体现了儒家的酒德,这就是:  相似文献   

2.
对于《史记》鸿门宴中的「斗卮酒」和「生彘肩」,历来解释不一。过去有人认为「斗」字是衍文。李笠说:「《汉书·樊哙传》。「与」下无「斗」字,「斗」盖衍文。上云「赐之卮酒」,下云「卮酒安足辞」,此非泛言可知。」(《史记订补》)也有人认为「生」字有问题。梁玉绳说:「生」字疑  相似文献   

3.
《醉翁亭记》描写太守野宴时,有这么一段话:“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据说,欧阳修的原文是“泉冽而酒香”,后为苏轼所改。宋人方勺的《泊宅编》载;“欧阳永叔守滁,作《醉翁亭记》。后四十五年,东坡为大书重刻,改‘泉冽而酒香’为‘泉香而酒冽’。今读之,实胜原句。”苏东坡改笔之所以胜过原句,是因为虽是两个字前后位置的调换(“冽”字与“香”字),但这样一换却合乎声  相似文献   

4.
<正> 新版《辞海》在引俞敦培《酒令丛钞·古令》阐释“射覆”时,其引文是:“今酒座所谓射覆,又名射雕覆者,法以上一字为雕,下一字为覆,设注意‘酒’字,则言‘春’字、‘浆’字使人射之,盖春酒,酒浆也,射者言某字,彼此会意。”该段引文在“者”与“法”之间,漏写了“殊不类此”四字,因而造成这样的句子:“法以上一字为雕"。这是令人难于索释的。  相似文献   

5.
《诗经》中的酒文化内容丰富、形象直观、生动可感、富有感情色彩和生活气息。酒字,在《诗经》中出现的频率很高;《诗经》的作者对于酒内在本质的认识已有较高水平。了解《诗经》中的古代酒文化,对于我们当今探讨、改革酒文化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在《初级中学语文第三册》教学参考书中,编者将《童区寄传》中的“对饮酒,醉”的“醉”字,译作“喝醉了”,我认为不甚妥当。“醉”字在现代汉语中,通常是指饮酒过量,神志不清,而在古代,它的原始义却是:饮酒过量,痛快酣畅的意思。如《康熙字典》转引《正韵》释为:“为酒所酣曰醉。”酣,是酒乐也。尽饮而未过量。这一含义直到宋代仍在使用。如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说:“觥筹交错,坐而諠(讠华)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  相似文献   

7.
力令 《语文知识》2000,(9):53-54
什么是一字反义呢?现代汉语中还存在吗?不妨先看《晏子春秋》里的一则故事:宋人有酤酒者,为器(装酒的器具)甚清(清洁),置表(酒幌子)甚长,而酒酸不售。  相似文献   

8.
《景阳冈》节选自《水浒》第二十三回。题目是编者加的,文字作了较大的改动。课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写武松在酒店喝酒的情景。这部分围绕“酒”字行文。开头,文章从两个方面渲染酒力:首先,通过武松对酒的感受,渲染酒力。武松是个闯过江湖的好汉,喝过各种美酒,受到他的称赞,酒力自然不赖了。其次,通过酒家对“三  相似文献   

9.
以《说文解字》酉部字为研究对象,将该部所收字按意义分为酒之名、酒之源、酒之造、酒之味、酒之色、酒之功、酒之礼、酒之饮、酒之食、酒之器十大类,试图通过对文字的分析来透视中国古代酒文化的概况。  相似文献   

10.
诗文有一篇之“眼目”.一经点出,就能对此文或此诗一眼看到底。有的诗眼目十分分明,如陶渊明的《止酒》,眼目是一“止”字。此诗不仅题目有一“止”字,诗的每一句都有一个“止”字,点明题意即停止饮洒:这种诗乃游戏之作。以文而言,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历来为人传诵。这篇文章的眼目是一“不”字。钱锺书先生的《管  相似文献   

11.
敦诚诗《赠曹雪芹》有“举家食粥酒常赊”句,其中的“赊”字,一向解释为赊欠,买酒付不出现钱,欠下酒债。本文以“赊”字在古人诗词中的用法,对流行的解释提出异议。  相似文献   

12.
唐诗人张彻,新旧《唐书》无传,仅《张弘靖传》稍及之。彻为韩愈从女婿,韩愈有《故幽州节度判官赠给事中清河张君墓志铭》(以下简称《墓志》)、《祭张给事文》(以下简称《祭文》)。然二文所载事迹亦均侧重叙述其长庆元年被害之事,新旧《唐书·张弘靖传》所本即此。长庆元年之前事迹,史籍未载,阙焉不详。彻生活于贞元、元和间,与同一时代著名诗人过往甚密。今考之于同一时期诗文,钩稽其事迹行实。张彻之字未详。排行老大。《墓志》云:“张君名彻,字某。”其他史料亦均未涉及其字。李贺有《潞州张大宅病酒遇江使寄上十四兄》诗。又有《酒罢张大彻索赠诗》,自注:“时张初效潞幕。”是“潞州张大”即“潞幕”“张大彻”。又白居易有《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兼简张大贾二十四先辈昆季》诗。岑仲勉《唐人行第录》谓李贺诗中之张大为彻,是;而谓  相似文献   

13.
酒品·酒礼     
酒有它自己的身世,自己的祖宗。明人冯时化著《酒史》,曰:“酒自仪狄、杜康始。”主要指明了酒在传说中的创制功臣,把仪、杜两位古人奉为酒的始祖。酒的生产应该很早,早在汉代就有“酒榷”之说。《黄帝内经·素问》云:“以酒为浆。”———说明酒的历史特别悠久。至于《吕氏春秋》和《战国策》等著作,则已明确地说酒于夏禹时期就被酿制了。  相似文献   

14.
许慎的《说文解字》酉部收录了与酒有关的字75个,它在系统地分析了字形和考求本义的同时,对中国古代丰富的酒文化知识,进行了具体而全面地介绍,如酒是怎么发明的?是谁发明的?酒的酿造过程又是怎样的?古代的酒主要又有哪些功用?古人饮酒又有哪些有趣的习俗?这些都在《说文解字》酉部有着详尽而生动的记载和阐述。  相似文献   

15.
课间通过屏幕播放《九月九的酒》(屏幕1:“酒”的艺术书法)师:这是一只向右半倒的酒坛,正在向外倾倒着香气四溢的美酒,这酒里有豪情,有离愁,有人生的感叹……所以很多文人骚客留下了咏酒的名句,你能说一说包含“酒”字的诗句吗?生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师:好,很好,离别的酒。生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师:没有“酒”啊?生:“杯”就是“酒”。师:这是惆怅、伤感的酒。生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师:这是戍边将士满怀豪情的酒。从刚才同学们背诵的诗文名句中,我们能感觉到,酒已经成为情感宣泄的一个重要的载体。酒与人…  相似文献   

16.
使动用法,是说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左传·宣公二年》:“晋侯饮赵盾酒。”此句并不是说“晋侯喝了赵盾的酒”,而是说“赵盾喝了晋侯的酒”,即“晋侯使赵盾饮酒”。这类用法,我们称为带宾语的使动用法。现在,我们要谈的是不带宾语的使动用法。这类语法现象王力在《古代汉语》中提出:“有时候不及物动词的后面虽然不带宾语,但是从上下文的意思看,仍是使动用法。例如《论语·季氏》:‘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这个‘来’字是使远人来的意思。”  相似文献   

17.
酒是承载历史的一个文化符号.《吕氏春秋》共160篇,与酒相关的有29篇,其中"酒"字出现了34次,酎1次,对相关内容尚未见有专文探讨.《吕氏春秋》保存了仪狄作酒、"六必"造酒法、女性作酒、饮酒礼仪等酒文化史料,关注酒的引导激励、助威利群功效,并力戒其危害败坏效果.在叙事方面,酒符号或是引子、线索,或是场景、氛围,或是终局、恶果,与随后的议论相得益彰,对后世涉酒小说的书写有一定影响.《吕氏春秋》中颇为丰富的酒文化史料,有的首见或仅见该书,弥足珍贵,在酒文化史上应具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8.
“斗”字正解葛友高高中第二册《鸿门宴》记樊哙闯帐后,项羽赐樊哙酒食的情况时写道:“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其中“斗”字作何解,历来众说纷纭,具有代表性的意见有两种:一是衍文说。清人李笠《史记订补》云:“《汉...  相似文献   

19.
“酒之为状,变(?)性情。岂止於病,乃损其命”。谚云:其益如毫,其损如刀。作者:高允(390—487)字伯恭,北魏人。这首《酒训》是作者告诫人们注意酒的危害的一首诗。诗的大意是:酒会改变人的性格,惑乱人的情志,酒不仅能让人生病,甚至能使人丧命。谚语讲:酒对人的好处象毫发那么微小,对人的损害却象一把刀。这是对那种飞杯酗酒危害形象的刻画。笔者读后颇感,任何事情都有个度的问题,“乐极生悲”不为罕见,酒之于人更是  相似文献   

20.
《孔乙己》中用了19个“酒”字,与粉板上多年后才拭去的“19个钱”数字暗合,“19”谐音“要酒”。以“酒”为基点,勾连时代。细读全文,从不同角度解开这场“酒局”的秘密,探究鲁迅先生在文中蕴涵的微言大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