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赵俊芳 《天津教育》2014,(17):84-85
当前,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高效教学越来越引起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一线教师,更是把“高效课堂”作为自己的一个职业追求。然而,对于“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这一问题,每个人似乎有着不同的理解。依笔者之见,要想打造高效课堂,至少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即学生想学、学生乐学、学生善学。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的实验告诉我们:“课堂提问,特别是精巧的课堂提问,能使学生的精神集中和感情振奋。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汲取知识营养的要求,繁重的学习就不再成为负担,而是一种享受。”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把握好一个“度”,以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  相似文献   

3.
<正>多年前,针对功利性的应试思维造成历史课堂教学中“人”的缺失现象,历史教育界的有识之士曾提出了构建旨在能够促进学生生命获得全面发展的历史“生命课堂”理念。其内涵之一,便是强调要关注历史中的“人”,即主张教给学生的历史不应当“大而空”,缺少生命气息,而应当是“有思想”“有情感”“有生活”和“有温度”的历史,这才会使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人”在历史之中跃动着的生命力。不仅如此,历史生命课堂观还主张要特别关注课堂中的“人”,即历史课堂只有真正成为促使学生生命质量获得全面提升的“思维场”“情感场”和“生活场”,  相似文献   

4.
交流平台     
《内蒙古教育》2005,(10):28-28
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到,多数学生是带着“物理难学”等思想包袱,坐在物理课堂里的。本节教学,要把学生的“沉重负担”,转变为“愉快享受”,充分体现“物理就在身边”。为此,我安排了下列“用嘴做的学生实验”:  相似文献   

5.
有效课堂是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同时进步为主要标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发展性”课堂。与传统教学相比,它更关注学生体魄的健壮、情感的丰富和社会适应性的提升。它是高效实现教学方式、思维结构、课堂环境平衡的“和谐性”课堂,也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发展的“智慧性”课堂。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数学新教材教学中,切实感受到了课改给教和学带来的变化。如空间图形特别是“三视图”的引入,让我们的课堂妙趣横生,使“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得到了充分体现;“统计与概率”更是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数学;“数与式”不再是干巴巴的数字和公式,图文并茂的教材和生动有趣的应用实例给了学生不一样的感受;  相似文献   

7.
葛群 《青海教育》2010,(7):39-39
新课程下的“生本课堂”教学秉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强调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充分张扬学生个性,凸显学生主体,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生活与学习的价值。可以说,在我们的“生本课堂”上,合作学习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下面谈一谈我在“生本课堂”中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的几点经验,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我听了一位青年教师的数学课,感到特别欣喜。课堂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学生的质疑能力特别强,课堂上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在引导学生不断地观察思考,一再问“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发现了什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行动起来,兴致盎然,人人都在思考,主动去跟同学一起发现了一个又一个问题,找到了一种又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效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在每个孩子身上发展他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个人发展的根源的‘机灵点’。”这个“机灵点”主要是指学生的个性特长。其实,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也时常出现“机灵点”——特别表现。它与个性特长相关,但却并不都是个性特点的展现,如提出奇怪的问题,做出特别的举动,说出别样的观点,产生奇特的联想等。很多情况下,这些都是学生灵性的闪现,是课堂上最具有吸引力的东西,常常可以成为课堂的探究点。然而,课堂教学中学生“机灵点”的出现往往稍纵即逝,就像颗颗流星。捕捉“机灵点”并巧妙地将其转化为“探究点”,使之成为教学的生长点,需要教师有慧眼去识得真金,有妙手去点石成金,提高师生交流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张玲 《湖南教育》2007,(11):39-39
一、张扬的个性“遮蔽”必要的秩序 新课改所倡导的理想课堂,应该既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充分尊重,又体现教师对课堂的有效控制。即课堂上学生“自由”而不“放纵”,“约束”又不“刻板”,真正做到“自由”与“约束”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实施后,教师面临新的挑战——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有效性生成性等,而教学内容的增加、课时的缩减,对于习惯于“讲”的教者来说,无疑是更为严峻的挑战,特别是一些大手笔大篇幅的篇章。这就需要教师更为深刻的理解文本,然后站在宏观的角度“备”学生“备”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做重点性突破,从而做到“长文短教,短文精讲,化难就简”,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李艳 《教师博览》2023,(24):26-29
建构“立学课堂”,教师要积极主动地链接学生的生活、助推学生“探索”、指向学生“应用”、回归学生“创造”。在实践中,教师可以用问题来引领,通过创设“问题场”、设计“问题链”、刷新“问题域”、提炼“问题核”,来夯实“立学课堂”建构基础、引领“立学课堂”建构实践、优化“立学课堂”建构品质、落实“立学课堂”建构旨归。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和教学的最基本形式,是实现教学目标、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渠道、主阵地。为了改变过去单纯传授知识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敏捷性,让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形成和发展能力,就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下面就怎样设计课堂提问作了一些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4.
田雨 《儿童音乐》2014,(1):62-66,69
课改以来,“关注学生,研究学生,以学生为本”已经成为教育一线的共识。教育的阵地是课堂,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对学生的关注不仅仅是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而是要去深入的“研究学生”,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5.
钱燕仪 《文教资料》2009,(7):113-115
“特困生”是指上课时特别困倦,常在课堂上睡觉的学生。本文对如何特别关爱“特困”学生进行了探讨,以使其“解困”,全心投入到学习之中。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改变教师主导课堂把学生变成被动学习机器的陈旧、单一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为此,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不应等待知识的传播,而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构建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也就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确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倡导“课堂应给予学生选择与自由的空间”,我们提倡学生尽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闪光点”,挖掘和点燃学生的智慧之花,努力构建生成性课堂。要达到这一点,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要“放得开,收得拢”!  相似文献   

18.
人有两种智慧,一种是“课堂智慧”,另一种是“第二智慧”,“第二智慧”是比“第一智慧”更为重要的智慧,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的第二智慧。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十来年了,在其推动下,学校教育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教学方面,无论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还是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行为,都有了崭新的变化;特别是小学课堂,恍如春风吹拂一般,充满了蓬勃的朝气与活力.曾几何时,教师如同一个老匠人,按照自己喜欢的模式打造课堂、培养学生、主导学生的发展,过足了“师道尊严”的瘾.如今,新课程改革呼唤的是新教师、新理念和新教法,培育的是新思想、新课堂、新学生,完全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师本位”课堂建构模式,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本位”改革方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现结合对小学教学多年来的观察和研究,谈一谈小学课堂上教师角色的“进”与“退”.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特别关注学生的发展,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如果离开了学生积极、有效的课堂参与,那么学生的发展就是空谈,构建有效课堂也就得不到保证。为此,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为学生的有效参与“开渠引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