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一个火星人寄一张明信片回家》是克雷格·雷恩的代表诗作之一。它从火星人的角度来描写地球人的日常生活。运用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从科技和精神两方面来分析《一个火星人寄一张明信片回家》中的异化现象,揭示了该诗中后现代的人们在科技和精神的双重异化下面临的种种危机。  相似文献   

2.
文章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从英语诗歌语篇衔接的角度来研究克雷格·雷恩的诗歌《一个火星人寄一张明信片回家》(A Martian Sends a Postcard Home),探讨该诗歌的语篇衔接特征。文章主要考察了隐喻、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机制对实现语篇连贯、获得“陌生化”效果、实现全诗意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集体记忆是由单个个体构成的聚合体,其特点是作为群体成员的个体通过对自身记忆进行整合再造而形成新的记忆。在文学层面。这与词典体小说的回忆录式书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文章试以《马桥词典》《现代派文学辞典》《村庄疾病史》三部代表不同群体的词典体小说为蓝本,分析集体记忆在该类小说中呈现的不同角度,从而进一步探讨集体记忆的现实意义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4.
《断魂枪》作为老舍优秀短篇小说的代表,它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讲述了在西方列强大举入侵的大背景下,作为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的武术及镖师走向没落及无法逆转的悲剧。社会形态的转变为人的转变提供了足够的理由和充足的可能。作者透过人物之间和人物内心的激烈冲突所体现出来的主题意识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韩磊 《八小时以外》2013,(8):106-109
今年,陈凯歌61岁。早前大家喜欢称呼他凯爷,现在干脆叫大爷。他自己解释,"大爷"大概是老北京人之间的尊称,在旧时代,不管叫别人还是自己,都称"爷",与辈分毫无关系。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之一,陈凯歌身上有着强烈的文人气质,贯穿于他所有的电影作品中,《黄土地》、《大阅兵》、《霸王别姬》、《风月》、《荆轲刺秦王》、《无极》、《梅兰芳》、《赵氏孤儿》及《搜索》。当商业至上、娱乐至死成为中国电影的主流,  相似文献   

6.
继春树、韩寒等80后作家登上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后,又出现了中国青年作家李傻傻。春树、韩寒是作为中国另类叛逆的青年代表登上《时代》周刊的,而李傻傻受到关注则是因为他的作品出色地描绘了中国农村以及农村人到城市谋生的境遇。李傻傻1981年出生于湖南隆回乡村,原名蒲荔子。曾在《芙蓉》、《上海文学》上发表作品,入选马原选编的《重金属80后五虎将》,是“80后”受到文学界关注的作者之一。最新的长篇小说《红Ⅹ》由花城杂志发表,并由花城出版社推出单行本。现供职于广州一家媒体。《时代》周刊写道“苦涩的记忆成就了李傻傻,他是…  相似文献   

7.
基弗是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是关于德国历史的,是为了记忆的艺术。作者K.H在他的《当代艺术》一书中对德国新表现主义及其代表人物进行了详细的评述。本文节译了有关新表现主义艺术的基弗部分。  相似文献   

8.
安琪,本名黄江嫔,1969年2月24日出生。著有诗集《奔跑的栅栏》《任性》《像杜拉斯一样的生活》《个人记忆:2004-2006》等。与康城合编民刊《第三说》,与黄礼孩等主编《中间代诗全编》。中间代表诗人之一。2005年获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称号。这里选择她《明天将出现什么样的词》和《像杜拉斯一样生活》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9.
安琪,本名黄江嫔,1969年2月24日出生。著有诗集《奔跑的栅栏》《任性》《像杜拉斯一样的生活》《个人记忆:2004——2006》等。与康城合编民刊《第三说》,与黄礼孩等主编《中间代诗全编》。中间代表诗人之一。2005年获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称号。这里选择她《明天将出现什么样的词》和《像杜拉斯一样生活》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0.
E.M.福斯特是20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主要作品多发表于20世纪初到“一战”爆发之前,这个时期也正是英国城市化如火如荼的阶段。作为一个人文主义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所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英国中产阶级内部的关系。他的小说《霍华德庄园》用自成一格的语言,极富表现力和洞察力地再现了当时英国中产阶级的社会生活情况。通过解读《霍华德庄园》,本文旨在重新审视英国城市化进程中新兴的中产阶级。  相似文献   

11.
《古炉》是贾平凹带着"文革"的责任和记忆,以狗尿苔这个孩童为叙事视角,写"文革"来到古炉村后引起的村民的心态、生活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巨大变化。《古炉》继承了以鲁迅为代表的乡土写实风格,在对乡村生活琐事的描绘中抵达人性的本真,在对"文革"神圣性的嘲讽中挖掘其荒诞,在对魔幻世界的勾勒中蕴含对传统伦理的缅怀,在一场场闹剧背后显露出贾平凹对"文革"的深思。  相似文献   

12.
利科和德里达分别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阐释学家和解构主义代表人物,翻译在两位哲人的思想历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关于记忆的重要概念,“哀悼”一词反复出现在两人的论述中,并与自身及他者的关系紧密结合在一起。能否出离“哀悼”是两人对翻译伦理问题思考的分歧之一,而这一分歧一方面来源于两人对《圣经》、特别是巴别塔故事的不同阐释观,另一方面也缘于两者不同的文本理论。“哀悼”为我们比较利科和德里达的翻译伦理思想提供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3.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是高中生物学教材《分子与细胞》第二章第三节的实验,对帮助学生理解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有重要作用。教材中介绍了以人口腔上皮细胞作为材料的实验方法。此外,教材中也提出了可采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作为实验材料,但没有提供具体的实验方法。为此,笔者和学生展开了实验探索。最终,确定了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作为实验材料的简化实验方案。1实验材料与用具洋葱、8%的HCl、吡罗红甲基绿混合染色剂、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清水、吸水纸、显微镜。2染液配置  相似文献   

14.
作家总是会用作家的手段表达人类境遇,比如象征,比如反讽,无论它多么古老陈腐,多么容易让人识破,却像是农夫手中无法抛弃的农具。卡夫卡的《饥饿艺术家》广为人知,自不必多说。在贝内德蒂的《阿内西阿美女皇后》中,失去记忆作为一次性象征贯彻始终,极其有效地渲染了人的困境,而集体性的失忆(以身份不明的美女和心怀鬼胎的嫖客为代表)似乎可以看做一次对人的情感统计,尽管这统计消极到令人沮丧。  相似文献   

15.
以霍桑的《红字》中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矛盾冲突为线索,从两个层次探讨了作品中主要人物之间的冲突:代表自然人利益的人与代表社会人利益的人之间的冲突;三个主要人物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冲突。  相似文献   

16.
金东仁作为韩国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一生中创作了许多带有唯美主义倾向的作品,在韩国现代文学史上金东仁是最早举起纯文学旗帜的人之一。其中小说《狂画师》就是带有浓重唯美主义倾向的作品。本文从金东仁的人生经历对《狂画师》进行分析,讨论金东仁小说中所表现的唯美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7.
《河西学院学报》2019,(3):63-68
"文革",是一场中国人的集体梦魇。冯骥才先生的非虚构作品《一百个人的十年》和《无路可逃》,以口述史的方式对这场民族悲剧做了实录。前者由众多亲历者集体讲述民族的不幸,后者是冯先生的一部"文革"自述史,两部作品都用个体的命运见证了民族的史诗。在亲历者回忆的剧痛中为民族留存了记忆,也为启示未来记录了历史。尤其《无路可逃》一书,对身处绝境的人在劫难中负重前行的描写,生动体现了一代知识分子身上强烈的民族意识与使命感。在人物个体记忆转化为民族的集体记忆中,两部作品将人与社会,人与时代,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纵横交错,共同构建了一幅独特的历史镜像。  相似文献   

18.
历史记忆是心理学的研究问题,最近几年成为多们学科关注的话题。历史记忆离不开社会、集体,是在现有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对过去的构建。进入21世纪,影视传媒一如既往地发挥着强大的社会功能,影视传媒是形塑历史的最主要途径之一,本文以《艺术家》对20世纪好莱坞默片时代的历史记忆为例,探讨电影构建的历史记忆与历史真实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文选》作为南北朝时期的诗文选集,其收录标准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编录者的编选趣味。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诗文赋皆精。从《文选》选录曹植的赋、诗、文三类作品入手,探究曹植作品的深层意蕴与《文选》选录标准之间的联系,指出文质相符、沉思翰藻、储君身份、教化功能等是《文选》编选作品的基本考量。  相似文献   

20.
《了不起的盖茨比》作为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之一,在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小说中所描述的纸醉金迷的纽约生活和混乱的人际关系,体现出作者对资本制度下人与人之间、个体自身异化的控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