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方都市报>创刊于1995年3月,最初为对开8版的周报,定位为城市综合类报刊.199r7年之前,它连年亏损,被戏称为办给打工仔看的报纸.1 997年1月,改版为日报,4开16版.1998年,<南方都市报>借世界杯东风,通过持续43天的独创报道策划,发行量以每天近万份的速度骤增,最高达38万份.1999年,发行突破61万份,扭亏为盈,上缴集团利润500万元.2000年,进军深圳市场凭借"封杀"、"禁载广告"等事件,"拿下"深圳市场,发行量升至80万份,广告额逾2.6亿.2001年,发行量达103万份,广告收入5.73亿元,在广州与<广州日报>,<羊城晚报>三足鼎立.2003年,发行量突破123万份,广告收入达8.2亿,成为全国名报.  相似文献   

2.
2004年1月5日广州的<足球报>刊登一篇题为<国资委阻击中国足球>的文章,称国务院国资委认为中国足球是不良资产和不良市场,要求国有企业完成与中国足球的剥离.中国足协认为该报道失实,于1月9日正式宣布:从即日起取消<足球>报对中国足协主办、承办所有比赛的采访资格.由此冲突引发的"封杀令"事件立即成为今年新闻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其实,中国足球协会并不是"封杀令"的始作俑者.去年底,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下发通知,规定分属<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3大报业集团6家报社的6名记者一年内不得旁听采访广东省三级法院的庭审活动.  相似文献   

3.
肖景辉 《传媒》2006,(1):17-20
前不久,<计算机世界>报刚刚过完25岁生日.这25年办报岁月中,它留下一行清晰而美丽的脚印--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从25万美元投资起家,发展到目前年销售收入超过4.5亿元;从一张报纸,发展成为拥有10多个子报子刊,拥有150多万的付费订户和2000多家广告客户;名列"中国最具商业价值品牌500强",成为包括广播电视、互联网站、报刊在内的中国所有媒体20强中唯一的专业媒体品牌,品牌价值达到31.5亿元.作为一张产业行业类报纸,不仅在中国IT领域镌刻下<计算机世界>的名字,也在中国报业史上书写下激情篇章.  相似文献   

4.
陈永 《传媒》2008,(2):50-52
提前实现"中兴"目标 2007年,<南方农村报>期均发行量达36万份,广告实际收入达1100万元. 11而在上世纪末的1999年,发行量曾达56万份的<南方农村报>跌至历史的低谷:发行量跌破10万份,广告收入350万元.当时南方农村报社人心浮动,人心思走.  相似文献   

5.
2009年,尽管受到金融危机持续影响,<温州都市报>仍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全年广告到款超1.9亿元,同比增长10%,占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下辖四报一网一刊)广告总额的56%,继续保持在浙南闽北平面媒体广告市场上的领跑地位.其中,分类广告功不可没.2009年,<温州都市报>分类广告收入达5200多万元,占报纸广告总收入的27%,占温报集团属下四报分类广告总收入的87%.浙江省广告监测中心监测报告显示,2009年<温州都市报>分类广告所占广告版面平均总量达50%,位居省内第一,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6.
谈及2004年由北京青年报社控股的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H股挂牌上市,业界至今仍津津乐道.作为中国内地首家在境外上市的主流媒体--<北京青年报>,是新中国的"同龄人",也是改革开放的"同路人".回顾60年走过的历程,<北京青年报>在记录和见证新中国成长的同时,也牢牢把握住了时代赋予的四次机遇,今天的<北京青年报>已由当初的4开4版小报、两间木板房,发展成为拥有十报五刊两网、六家下属企业、总资产超过24亿元的现代传媒集团.  相似文献   

7.
江城武汉,活跃着被誉为“江城四小”的四大都市报,它们分别是湖北日报报业集团的《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和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的《武汉晚报》、《武汉晨报》。同城竞争,四大都市报皆使出浑身解数,以期在竞争的残酷中生存、壮大。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在当下江城报业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和“观点时代”来临的境况下,率先在其子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分别推出言论版《声音》和《说吧》。  相似文献   

8.
<尚贤堂(新学)月报>是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创办的一份期刊,戊戌变法时期主要发行于北京地区.由于丁韪良曾代理主编过<华北月报>,<尚贤堂(新学)月报>又出版于李佳白主办的"尚贤堂"内,故通常将<尚贤堂(新学)月报>看做<华北月报>的续刊,同时作为"尚贤堂"的机关刊物.本文从丁韪良的传教思想及各报刊著录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尚贤堂(新学)月报>与<华北月报>并无承继的关系,也并非"尚贤堂"的直属刊物.最后对<尚>的创办原因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9.
一、重报集团基本情况目前,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15报4刊13网和20多家经营性公司资产总额达到34亿元,年主营业务收入18亿元,利润约1.2亿元,报刊平均日发行总量达200多万份。重报集团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快传统媒体改造,强化报网互动和融合发展。新媒体改造按照一报一网发展模式,加快微博、微信、客户端、手机报的发展,基  相似文献   

10.
作为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的第二张子报,2007年底,<武汉晨报>运行了三年半的合资体制中止,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明确要求<武汉晨报>"适度规模、效益生存",必须在"分报突围"中也能成为利润创造者.  相似文献   

11.
吴礼明,籍贯安徽省安庆市,1984年入伍,曾因新闻报道工作成绩显著,2次荣立三等功,6次受到嘉奖,从戎期间,已在军内外40多家报刊发表了报告文学、通讯、专访、消息等诸体裁作品达300多篇.1989年退役时,已经在新闻界小有名气了,被当时上海的<中国合作经济报>点名要去,正式成为一名记者.从1985年从事新闻工作22年来,曾担任过<中国信息报><国际商报><经济日报><名牌时报>等多家中央媒体记者、首席记者、主任、主编.2004年3月5日获高级职称.2006年7月,担任<中国城市经济>杂志副社长至今,并被多家高校、科研单位聘为客座教授.  相似文献   

12.
1943年11月12日,中共苏中区党委通过<关于出版〈苏中报〉的决定>,规定<苏中报>为区党委和第二地委共同指导的报纸,成立以粟裕为书记、俞铭璜为副书记的党报委员会.报社由粟裕任社长,林淡秋任总编辑,设编辑委员会.创刊号以整版篇幅刊登了粟裕同志的<发刊词>."苏中报"三字为新四军一师政治部主任钟期光同志题写,<苏中报>忏刊时在东台三仓河地区.  相似文献   

13.
武汉市第五医院门口,一幢卖副食的破旧小楼,在马路中央傲然独立,4年风雨纹丝不动.2008年10月28日,<武汉晚报>见报的<"最牛副食店"坚守路中经营>,在Google上有97300个链接,被各地报纸广泛转载,中央电视台派了两个摄制组采访.房主高红莲接待了各路媒体不少记者.还有网友专门跑到现场,拍下照片挂在网上.  相似文献   

14.
论坛公司破产的深层原因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美国金融风暴愈演愈烈,美国传媒业也陷入巨大的危机中.最近,拥有知名的<洛杉矶时报>(全美发行量第四)、<芝加哥论坛报>(全美发行量第八)、<巴尔的摩太阳报>等10家日报和23家广播电视台的美国第二大报业集团--论坛公司,由于严重资不抵债,正式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论坛公司向特拉华州威尔明顿的联邦法院提交的破产保护申请显示,截至2008年12月8日,公司资产为76亿美元,负债129亿美元.此外,其2008年11月公布的当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公司该季度亏损1.24亿美元.而2006年第三季度,公司赢利8400万美元.另外,公司整体收入已下降10%,只有1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5.
一场夭折了的价格战 2002年伊始,就传来了武汉地区报纸大打价格战的消息.<武汉晨报>从1月5日起推出贺岁价1角钱,而同属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的<武汉晚报>,也将报价降到了3角钱.此举无疑是为了针对湖北日报报业集团的<楚天都市报>(该报在武汉地区的销售量极大).<楚天都市报>目前的售价仍是5角钱,但于年前改版推出的它的兄弟报<楚天金报>定价3角出售,价格战由此而起.<武汉晨报>提出了"最便宜的报纸,最精彩的内容"的口号.1月8日的该报称,降价以来已连续两日位居武汉地区销售量第一,降价第一天省内总销量就飙升至62.6万份,刷新了发行纪录.  相似文献   

16.
2008年9月22日,继南京、成都、上海、武汉几大城市之后,北京市<北京晚报>等五家报纸涨价,零售价由每份0.5元上调至每份1元,上涨一倍.其实早在2007年,如<南方都市报>等广州的部分报纸就已经提价.至此,报纸涨价风暴遍及国内的主要报业市场,而对其他地域和市场的影响还未可知.慧聪媒体研究中心认为:"鉴于目前报纸的售价远远低于其成本,因此,未来报纸提价将成为一个趋势."[1]  相似文献   

17.
范长江(1909~1970),原文范希天,四川内江人.曾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天津<益世报>撰稿,担任<大公报>记者,代表作有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这些通讯真实而生动的记录了历史,为后人赞誉.范长江发起、组织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筹办国闻社,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我党新闻传媒的重要职务,曾任新华社华中总分社社长、<新华日报>(华中版)社长、华中新闻专科学校校长、新华通讯社总编辑、<解放日报>社长、政务院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长、国家科委副主任等要职,在领导岗位上为我党的新闻事业贡献了毕生的智慧.观其一生,不管历史风云如何变幻,范长江始终坚持其新闻操守,信奉其新闻观念,以其笔记其见、述其思,无愧为中国新闻史上杰出的新闻记者.为纪念他,1991年设"范长江新闻奖"作为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全国性高层次奖励.  相似文献   

18.
蒋剑翔 《新闻记者》2008,(11):85-86
1992年底,我采写了一条<零陵在深圳成立全国首家打工基金会>的新闻稿,1993年1月,新华社、<新华参考>、<中国人才报>、<中国劳动报>、<中国乡镇企业报>、<农民日报>、<南方日报>、<经济晚报>、<湖南日报>等全国几十家媒体都用了,好些报纸还登在了头版头条的位置.这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一个边远地区的正面新闻,为何具有这般冲击力?答案只有一个:这确实是一条新闻,一条大家都关心的新闻!  相似文献   

19.
武汉报业市场有两大报业系统,分别是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和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和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武汉晚报》、《武汉晨报》一同被称作武汉都市报市场的“江城四小”。  相似文献   

20.
2004年7月18日,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推出.2004年底,重庆日报报业集团联合重庆移动,重庆联通推出了<重庆晨报>、<重庆晚报>和<热报>手机上网版.2005年1月,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与杭州移动合作推出彩信报,它以<杭州日报>、<都市快报>和<每日商报>为主要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