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清廷宣布我国古代书院改制为学堂110周年。岳麓书院为此积极筹备了一系列纪念性学术活动,再次掀起了学术界对古代书院研究的热潮。本刊特约岳麓书院四位专家分别从古代书院精神与书院制度的统一、古代书院的董事会制度、书院与地方社会的互动、书院改制对近代书院的促进作用等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撰写了四篇笔谈文章。现予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清廷宣布我国古代书院改制为学堂110周年。岳麓书院为此积极筹备了一系列纪念性学术活动,再次掀起了学术界对古代书院研究的热潮。本刊特约岳麓书院四位专家分别从古代书院精神与书院制度的统一、古代书院的董事会制度、书院与地方社会的互动、书院改制对近代书院的促进作用等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撰写了四篇笔谈文章。现予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清廷宣布我国古代书院改制为学堂110周年。岳麓书院为此积极筹备了一系列纪念性学术活动,再次掀起了学术界对古代书院研究的热潮。本刊特约岳麓书院四位专家分别从古代书院精神与书院制度的统一、古代书院的董事会制度、书院与地方社会的互动、书院改制对近代书院的促进作用等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撰写了四篇笔谈文章。现予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在清末急剧的社会变革中,书院被视为守旧的堡垒而受到严厉的批判,直至光绪二十七年八月初二(1901.9.14)被清廷宣布改制为新式学堂,制度层面的书院因此在中国历史大舞台上消失了。在书院改制110周年暨岳麓书院创建1035周年之际,来自美国、韩国、日本和中国  相似文献   

5.
季芳 《教育》2007,(14)
嵩阳书院是我国古代高等学府,它与湖南的岳麓书院、江西的白鹿洞书院、河南商丘的睢阳书院,并称为古代四大书院。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  相似文献   

6.
为发展近代教育,培养实用人才,清政府于光绪二十七年八月初二日(1901年9月14日)下令改书院为学堂.这一改制,标志着制度层面的传统书院的消失,在千年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优秀的书院传统也随之失去了其生存的土壤.今年是书院改制110周年,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于11月4日-6日隆重举办了“书院文化的传承与开拓——纪念中国书院改制1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本刊特辟栏目,选取部分代表性论文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名扬天下的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山下,它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经历了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时势变迁,唯有岳麓书院一直保持着文化教育的连续性。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定名为湖南大学。千余年来,这里学脉绵延,书香不绝,故有“千年...  相似文献   

8.
古代书院,当属南宋时期最为繁荣昌盛,比较著名的是被称之为"四大书院"的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象山书院和丽泽书院,它们在其办学与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技能技巧,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影响,以致于其他书院也纷纷效仿学习,并逐渐形成了以"四大书院"为代表的教学方法论。这对于当今面临着众多困惑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无疑可以提供重要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素材。  相似文献   

9.
"书院文化传承与开拓国际研讨会"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成功举办。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着书院改制与现代教育、书院与儒学、韩国书院与国际儒学三个方面展开学术交流。会议以多视角、多学科开拓了书院研究的新方向。海外学者的积极参与,对韩国书院的持续研究成为本次会议的亮点。  相似文献   

10.
岳麓书院之所以能改制为湖南大学,三度成立的湖南大学筹备处起了关键作用。第一次,虽然就书院办大学之计划“议定而事未卒行”,但印入脑海,与日俱深,功莫大焉。第二次,改书院为大学推行四年多时间,讨论中国书院与欧洲大学文科的类同,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实际接收并保有岳麓书院积存的田产、山场、契约、图书、仪器、化学药品、标本、金石什物等,留作日后大学之基础。既存文脉于动乱之中,又保财产于强权之世,是其最大的贡献,难能可贵。第三次,将岳麓书院所有一切产业查明接收,变为湖南大学校产,就书院改办大学的夙愿最终达成。  相似文献   

11.
名山在古代多与书院有缘。庐山有白鹿洞书院,嵩山有嵩阳书院,岳麓山有岳麓书院,就连人们不多提及的江苏西南部的茅山,也有一个茅山书院……  相似文献   

12.
<正>书院是古代私人或官府设立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唐宋至明清时期为最盛。中国自宋朝以来就有"四大书院"一说,但究竟哪四所书院可以称得上"四大",说法不一。在笔者看来,河南商丘南湖畔"应天书院",湖南长沙岳麓山"岳麓书院",河南登封嵩山"嵩阳书院",江西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江苏无锡的"东林书院",在史上是有着重要地位的。还有石鼓书院、徂徕书  相似文献   

13.
湖南大学的渊源可追溯至中国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公元976年(宋太祖开宝九年),潭州(长沙)太守朱洞在长沙岳麓山正式创建了岳麓书院。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朱熹在此讲学执教时,即有“岳麓一千徒”的兴盛景象,形成了中国学术史上著名的“湖湘学派”。历代皇帝对岳麓书院高度重视,宋真宗曾召见书院院长周式,并亲书“岳麓书院”门额。岳麓书院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至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同时合并了由著名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梁启超、唐才常创建于1897年的中国最早近代学堂之一的时务学堂。辛亥革命之后,又相…  相似文献   

14.
应天书院又名睢阳书院、应天府书院,与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嵩山嵩阳书院并称为北宋"四大书院"。因其成立较早,为州县置学之始,居"四大书院"之首。应天书院创办于五代时期的后晋。商丘虞城学者杨悫,热心教育,聚徒讲学  相似文献   

15.
书院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文化教育组织,是学术传承、积累、研究、传播的基地.自南宋书院与理学一体化之后,书院便在儒学变迁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专门探讨书院与学术关系的论著有朱汉民的《湖湘学派与岳麓书院》、刘玉才的《清代书院与学术变迁研究》、肖永明的《儒学·书院·社会——社会文化史视野中的书院》等.  相似文献   

16.
编号为“1998—10(T)”的邮票,一套四枚,分别是“应天书院”(50分)、“嵩阳书院”(50分)、“岳麓书院”(150分)、“白鹿书院”(150分)。它们是北宋初期的四大书院,当时号称“天下四大书院”。书院制度形成于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  相似文献   

17.
城市名片     
岳麓书院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创办,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至今,故世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所建,主体建筑有头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湘水校经堂、文庙等,分为讲学、藏书、供祀三大部分,各部分互相连接,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气势恢宏的壮阔景象。岳麓书院还保存大量的碑匾文物,如唐刻“麓山寺碑”、明刻宋真宗手书“岳麓书院”石碑坊、“程子四箴碑”、清…  相似文献   

18.
祭祀是书院办学的三大规制之一。岳麓书院作为古代四大书院之首,其祭祀场所丰富,祭祀规模宏大。梳理岳麓书院祭祀空间的变化及其祭祀之程式发现,岳麓书院祭祀空间井然有序,符合儒家礼制;所祀之人依时而增,日趋官学化。其教化功能在于:祭以学礼,立志明心;示教于生,经世济用;彰示道统,传学湖湘;开化民众,移风易俗。  相似文献   

19.
北宋科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官学的长期低迷,促进了书院的快速发展。在北宋的众多书院中,以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最为有名,世人称其为"四大书院"。在这"四大书院"中,应天府书院有着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它的辉煌成就使其获得了"四大书院"之首的美名。  相似文献   

20.
可供借鉴的《学规》《琢玉者笔记》之十五戴海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我们学校毗连这座千年学府,对书院的历史与文化自然比较熟悉。在每年的开学典礼上,我向刚刚跨入大学门槛的新生讲到校风学风,就必定讲到《岳麓书院学规》(以下筒称《学规》)。平日,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