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林观媚 《青年记者》2016,(20):37-38
法国后现代主义大师鲍里德亚在对大众传媒进行深入研究后指出,在后现代条件下,信息与娱乐的界限消失了,传媒的新闻已经从过去那种简单的新闻信息的传播,开始转向越来越追求娱乐效果.①媒体为了提高收视率和点击率,不惜迎合受众,受众爱看什么,他们就播什么,全然不顾内容的质量,各种低端粗糙的节目或者没有价值的新闻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为了抢夺市场,吸引受众,各类媒体在娱乐新闻上狠下功夫,部分媒体为了能吸引受众,提高收视率,增加发行量,不惜违背新闻职业道德,捕风捉影、无中生有,导致娱乐新闻成为虚假新闻的重灾区.  相似文献   

3.
网络媒体是继广播、报纸、电视台后的新兴媒体。网络的新闻传播更加自由和多样化,在媒体市场份额争夺战愈演愈烈的今天,点击率、发行量、收视收听率是媒体生存的重要砝码,网络媒体很容易因为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其内容上的监管,对网络新闻道德造成很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读者本位的观念已深深植入媒体人的头脑之中。满足读者的需求,争夺受众的眼球,扩大发行量,增加收视率和点击率,增强影响力,是媒体追求的目标。而满足读者阅读时"过心"、"过脑"的"深阅读"需求,恰恰是主流媒体特别是党报保持强势和权威地位、提高影响力、增强竞争力、拓展生存空间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5.
社会上急功近利成风.媒体能无动于衷?而今,“功利”已经渗透到新闻、社教、综艺类节目(版面)的采编各环节.几乎什么都与收视率、收听率、点击率、发行量挂钩,表面上看,这是对受众的尊重,事实上不过是对金钱的膜拜。在媒体内部,从业人员早已被功利地分成几个等次:一流记者炒股票.二流记者拉广告.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一些捏造事实、以讹传讹、欺骗受众的虚假新闻层出不穷,媒体一次次成了叫喊“狼来了”的牧羊人,且毫不在乎,因为话语权掌握在他们手中。为了收视率,为了发行量,为了名利双收,话语权一次次被滥用,尤其在新闻舆论监督中,滥用话语权现象更是屡有发生,最集中体现在媒体对于新闻事实的评论之中。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媒体的娱乐化现象愈演愈烈,各种娱乐化的信息冲击着受众的眼球。媒体向受众提供娱乐本无可厚非,但是,今日的传媒在市场规律和商品利益的左右下,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的收视率和发行量,娱乐之手伸向了以向受众提供信息为主要功能的新闻。这种现象对社会,尤其是对公众利益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李冰 《新闻采编》2009,(4):38-40
近年来,收视率、发行量、点击率成了决定媒体命脉的关键,媒体之间由此展开的竞争愈演愈烈。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一些能吸引眼球、刺激情绪的批评报道被放到了头条、排在了头版,舆论监督的良莠不齐、一哄而上直接引发了新闻失实的侵权案件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媒体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能在竞争中胜出、报道独家新闻,各媒体想尽一切办法吸引受众的眼球,以获得较高的发行量或收视率,其中隐性采访以其真实可信,亲历新闻现场的独特性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报纸、广播、电视以及新兴的因特网,使我们的信息空间成了被媒介包围的世界。一方面,众多媒体为争夺受众各出奇招;另一方面,受众为获得信息的最大需求满足而吹毛求疵。在这种混合媒介时代,传媒市场信息供求矛盾必然导致白热化竞争。而研究新闻开发,把握受众心理发展新的兴趣点,则是大众传媒由宣传本位向新闻本位回归并获得效益新增长点的必由之路。纸质媒介追求发行量,视听媒介重视收视率,  相似文献   

11.
2006年的德国世界杯,着实让各种媒体兴奋了一回。利用世界杯这一平台,各家媒体做出一道道新闻“盛宴”,争抢读者的眼球,从中使各自的品牌更加响亮,发行量、点击率和广告额同比上升。可以说,世界杯既是足球大战,也是媒体大战,大小媒体都想以最快捷、最独到的方式报道最新战况。  相似文献   

12.
<正>媒体不仅是报道新闻事实,也在维护、传递、培养、创造、影响着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念和社会风气,具有较为显著的道德示范作用和影响。然而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媒体间的竞争加剧,一些媒体为追求点击率,为吸引受众眼球,虚假,低俗的格调低下的新闻允斥版面。这些年,我们过多的强调停留在新闻报道技术和报道技巧上,撇开这些技巧,新闻报道更需要依靠媒体人的素质甚至道德上的修养,这些"软条件"同样决定新闻事业的兴衰。  相似文献   

13.
新闻传媒怎样吸引新世纪的受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们许多媒体机构很注重发行量、视听率, 这比过去不重视受众是一大进步。然而发行量、视听率并不等于吸引力,更不等于宣传效果。许多摊派性订购的报刊并没有多少人阅读,许多受众对有些报刊的阅读和广播电视节目的视听时间很短,程度很浅,甚至只是处于有意无意之间。若追求这样的发行量和视听率,那只不过是制造一些自欺欺人的“泡沫”而已。 新世纪即将来临,对我们的传媒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世纪里,受众的信息来源将更多,选择余地将更大,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也将更强。我们的新闻传媒只有实实在在地增强吸引力,才…  相似文献   

14.
高山 《新闻传播》2007,(5):62-62
按照传统新闻理论,新闻应该不加渲染,用事实说话。而如今,由于各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在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的重压下,有的媒体不顾新闻质量一味地迎合观众的口味,甚至出现假新闻或者使新闻走向娱乐化。如何做到质量与市场兼顾,笔者结合黑龙江电视台《公共新闻网》节目的新闻采编,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安尚勇  李燕 《传媒》2019,(1):62-63
据2017年9月尼尔森媒体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Fox News、CNN、MSNBC三家媒体在黄金时段的平均收视率整整下降了8%。但稍令人欣慰的是,尽管受众规模有所减小,但盈利收入却上升了4%。此外,报纸发行量下降3%,广告营收也随之下降近4%。目前美国报纸总营收额不及十年前的一半,日发行量更是下跌了近20%。另据2018年6月皮尤发布的数据显示,近五成的成年受众会通过脸书平台获取新闻信息,社交媒体依然是数字时代的新闻传播亮点。  相似文献   

16.
当今,媒体间竞争日趋白热化,社会新闻在追逐受众、增加收视率和发行量等利益的驱使下越来越倾向煽情和猎奇,并陷入了庸俗娱乐新闻的怪圈。本文分析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并对社会新闻娱乐化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厉征 《新闻实践》2014,(10):79-80
在激烈的媒体竞争和新闻日趋“快餐化”的趋势下,衡量一篇新闻报道价值的坐标系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在当下的新闻价值评价体系中,详实的内容和缜密的分析固然非常重要,但文章的可读性也是保持新闻“生命力”不可或缺的一环。特别是在充斥着大量数据信息的财经类新闻报道中,能否用“故事”吸引读者的眼球,无疑是提高媒体发行量、阅读量和点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在媒体发展遭遇瓶颈之时,活动营销成为媒体继发行、广告等传统赢利模式以外的一种新选择。本文从活动营销的概念及产生入手,对其如何通过延伸产业链、产出广告、产出新闻、产出品牌、产出影响力等方式提高发行量(点击率、收视率、收听率),从而实现赢利的过程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一段时间以来,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媒体,一方面为了追求收视、收听率和发行量,过度地宣传"致富、娱乐、投机"甚至不具备普遍意义的"奇闻趣事";另一方面,近年加入媒体的年轻记者浮在上边多了,靠上网,靠打电话甚至有个别人靠"编新闻"而生存。这些有悖于新闻职业道德的事,弱化了党和政府对媒体的领  相似文献   

20.
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都在竭尽所能寻求多种方式吸引受众眼球,由此来提高发行量、收听率、收视率和点击率。在新闻报道中,体验式报道以其别具一格的叙事方式和手法,通过记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再现新闻事件,广受群众欢迎。而在体验式报道中植入人文关怀色彩,更能使得新闻具有可读性、可信性和亲切感,引起受众的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