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听到有人说新闻是已经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预告性新闻要少发,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所谓预告性新闻,是指预告某一新闻事实将要发生的消息。正确地认识、采写和刊播预告性新闻,对于新闻媒介扩大信息量,更好地发挥指导政治经济活动、服务群众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谁说预见是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测性和预告性新闻是以既定事实"预测本身"和"新闻由头"为主体,符合事实在先、新闻在后的原则,与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并不矛盾。但是,将"将要发生或预计要发生而未发生的事实"补充进定义,显然是不合逻辑、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3.
新闻本源于客观存在的千姿百态的事实。事实的实在性,规定和制约着新闻的客观性。所谓事实的实在性,包括两种含义。其一,指的是新闻报道的任何事实,都是在实际生活中曾经发生过、抑或正在发生着的事实,纵然报道即将发生的事变的“预告性新闻”,这“预告”本身,也必须是一种发生过的事实。比如,《北京晚报》1988年12月2日报道:我国洗衣机不久将供过于求。其事实(供过于求)此时此刻并没有发生,但预示这一结局将成为事实的根据却已形成:“据统计,到1987年,我国城镇洗衣机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66.77%,再加上今年大约1000万台左右的产  相似文献   

4.
预告,顾名思义是指将预测、预知到的新闻事实、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提前(适时)告诉人们。传统教科书上没把它列入新闻范畴,只解释为能起通风报信作用的一种特殊信息,不被人重视。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预告不仅具有信息传递价值,而且有的预告也具备新闻若干要素。而随着人们关注度的强弱,有的预告很有新闻价值,理应作为大新闻来看待和经营。  相似文献   

5.
现在我们报上预告新闻还真不少,如“气象预告新闻”、“体育比赛胜负的预测新闻”,以及“科学预测”等新闻。凡是预告、预测,总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十分准确,一种是误报或预告失准,因此在写这种预告新闻时应该留有一定的余地,不能将话讲绝、讲死,当然也不是模棱两可,至少应有一个侧重点。 其实,预告既然作为新闻,应该有十拿八稳的把握与证据,所以新闻中应增加一点科学性,以事实依据为准绳,使人感到你预告的准确程度比较大,即使万一  相似文献   

6.
有不少文章在分析新闻语言时,经常把“准确、鲜明、生动、简练”等作为其特征予以讨论。其实,这些也是许多其他文体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新闻语言的直接目的就是用于传播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真实、客观、全面地呈现新闻事实的面貌。正是新闻事实的客观性,决定了新闻语言必然是一种如实呈现客观事实的语言。因此,新闻语言的主要功能就是它的叙述性,并呈现出与其他文体迥然不同的自身特色。强调新闻语言的叙述性。是保证新闻客观性的重要方面。由于我们长期以来受文学语言的影  相似文献   

7.
在浙江日报当了三年的记者站站长后,回到地方担任市级党报分管新闻业务的副总编。近日,我翻阅研究了大量的各级党报,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级别越低的党报,预告性新闻越多。本人所在的市级党报也不例外,预告性新闻不说天天有,但也是常常有。不可否认,预告性新闻也有一定的新闻性和信息量。但从严格的新闻学意义上说,预告性新闻不是真正的新闻。因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有这样几层意思:一是在时间上的"新近",越  相似文献   

8.
播音的一个特点是它播报的是新闻。新闻强调时效性与客观性。在信息化的今天,时效性几乎就意味着新闻是最接近于即时事实的报道,而客观性则是从新闻事业一开始就备受强调的特点——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道德观。  相似文献   

9.
先有事实后有新闻的新闻是一般性的新闻,预告性新闻是走在事实前面的新闻。对于地方台来说,预告性新闻具有更大的使用性价值,应该更加重视预告性新闻的发布,以充分发挥其服务性功能。预告性新闻多为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政务预告,即重大政治活动提前通知,如对即将举行的乡村换届选举,需要向选民告知选举人资格、选举的程序、如何加强对选举过程的监管以及参加选举的注意事项等。二是需要人们广泛参与的活动,如评选学习雷锋先进集体和个  相似文献   

10.
阙爱民 《青年记者》2006,(20):25-26
真实性是新闻最本质的规定性,也是新闻诸多属性中最刚性的、毫无回旋余地的属性。它是新闻独特力量和高贵品质的主要源泉,是整个新闻大厦的基石。新闻真实性在学科上的规定性特征新闻要通过新闻事实去把握世界及人类生活的本质,就必然把新闻真实性作为学科最基本的规定性。所以  相似文献   

11.
新闻作为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信息,它直接思考着、反映着的唯一对象,只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新闻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事实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结果。客观事实的存在,是产生新闻的前提和条件。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这是以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为哲学基础得出的新闻本源的观点。它要求新闻只能是客观世界所发生的事实的信息,而新闻真实性所强调的正是事实的属性。  相似文献   

12.
何贵宝 《新闻窗》2011,(5):76-76
一、新闻为什么必须是真实的我国的新闻学教科书对新闻大都采用陆定一给新闻下的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从这则定义可以看出,所谓新闻应该是一种客观事实,既然是客观事实,那么它必然是真实的、客观的。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客观事实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13.
时间要素是影响新闻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条新闻事实,往往因为其时效性而影响报道的"鲜"度。在新闻采访中,一名记者、编辑要学会灵活巧妙地运用时间要素,以提升新闻的新鲜程度。强调新闻事件的时间要素,就是强调新闻事件"闻"到的时间。新闻事实不能只限于最近发生。如果是一万年前发生,但只要是刚刚"闻"到,就应该是新闻。许多天体研究、考古发掘,其发现活动和研究内容都是新闻事实。新闻事实的"是"与  相似文献   

14.
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是目前最能体现电视传播优势的一种最迅速、最直接的新闻报道与播出方式。与录播不同,它报道的过程就是播出的过程,把新闻从"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变成了"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使报道和播出是同步进行,更加凸显了它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5.
柏松 《新闻世界》2009,(11):98-99
新闻语言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它肩负着向受众表述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的特殊使命,是构筑新闻报道的最基本元素。然而新闻语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历史的演变、时代的变化,必然推动新闻语言的变革,使之带有深刻的社会烙印和时代印记。  相似文献   

16.
动态消息,亦称动态新闻。即对有新闻价值的事物最新发展变化的动态,进行及时报道的一种消息式样。   动态消息是新闻报道中体现新闻定义──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体现新闻传播规律的要求,最直接、最鲜明的新闻式样。它是消息中比较完备而典型的体裁。动态消息有明确的标题和导语,必备的新闻要素齐全,以报告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为基础,必要时也可涉及相关的背景材料和作必要的解释、有限量的议论。   动态消息是新闻媒体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报道形式。各新闻媒体每天都要播发大量的新闻,据一些调查显示,其中近 90%是动态消…  相似文献   

17.
李明文 《新闻三昧》2005,(12):44-44
新闻语言是新闻报道的物质外壳,它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它肩负着向受众表述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的特殊使命,是构筑新闻报道的最基本元素。新闻以再现事实为主,但有很多新闻作品又离不开说理,凼此新闻语言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一种理性色彩。言论、时评、随笔等体裁的新闻,  相似文献   

18.
李明文 《现代传播》2007,(4):148-149
新闻语言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1]它肩负着向受众表述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的特殊使命,是构筑新闻报道的最基本元素.新闻语言是新闻报道的物质外壳,新闻语言的流变也必然是新闻流变的某种外显和表征,一定的新闻语言总是与特定的时代需求和相应的历史条件相符合的.  相似文献   

19.
有不少文章在分析新闻语言时,经常把“准确、鲜明、生动、简练“等作为其特征予以讨论.其实,这些也是许多其他文体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新闻语言的直接目的就是用于传播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真实、客观、全面地呈现新闻事实的面貌.正是新闻事实的客观性,决定了新闻语言必然是一种如实呈现客观事实的语言.因此,新闻语言的主要功能就是它的叙述性,并呈现出与其他文体迥然不同的自身特色.……  相似文献   

20.
李明文 《青年记者》2006,(18):36-37
新闻语言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①,它肩负着向受众表述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的特殊使命,是构筑新闻报道的最基本元素。新闻语言是新闻报道的物质外壳,新闻语言的流变也必然是新闻流变的某种外显和表征,一定的新闻语言总是与特定的时代需求和相应的历史条件相符合的。新闻语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历史的演变、时代的变化,必然推动新闻语言的变革,使之带有深刻的社会烙印和时代印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