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学科最显著的特点是过去性 ,史实距我们比较遥远 ,各时代历史资料又庞杂繁多数不胜数 ,仅靠史料非常有限的教科书 ,不可能全面了解历史的本来面目 ,但在教学中利用电化教学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如讲“禁烟运动”时 ,我播放《林则徐》中的几个镜头 :官兵吸鸦片 ,战斗力减弱 ,政府白银大量外流 ,清政府财政紧缺 ;民众吸鸦片 ,骨瘦如柴 ,民不聊生 ,家破人亡。这些镜头不仅再现了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比的灾难 ,而且更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毒品的认识 ,对学生进行了远离毒品的教育。改变了过去空头说教的教学手段 ,充分发挥了声像功能 ,生动、…  相似文献   

2.
调动多种感官,充分感知历史。传统的历史教学,基本上靠的是语言文字的阐述,其吸引力有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仅使人们能够方便地传递图、文、声、像等多样化信息,而且能够将它们整合起来,这就为再现部分历史提供了可能。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适量而又合乎历史事实的直观材料,通过视听等感官,促进学生从生动的直观展开自己的认识过程。讲授“禁烟运动”时,可利用CAI课件选择播放电影《鸦片战争》中的这样几个镜头:官兵吸食鸦片,战斗力削弱;政府白银外流,出现银荒;人们吸食鸦片,造成家破人亡。短短几…  相似文献   

3.
音乐毒品     
麦笛 《中学生百科》2011,(36):33-34
学生时代读历史,读到林则徐虎门销烟,真有点扬眉吐气的感觉,后来读到更多的资料,才知道当时林则徐顶着多大的压力,连道光帝本人都是鸦片吸食者,包括历史上的正面人物、林则徐的支持者关天培等人也曾经吸食鸦片并且纵容鸦片贸易,至于一般平民百姓,  相似文献   

4.
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是小学历史教材的一大显著特点;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又是各学科的主要目的任务所在;而在教学中增强一些趣味性,即适合少年儿童心理特点,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更好地完成教材思想性知识性的教学。因此,在小学历史教学中应注重增强趣味性、巩固知识性。我对小学历史下册《林则徐虎门销烟》一课的教学,是这样设计的。 把教学分成五个步骤,课堂教学目的要求分解到各步教学之中。 一、教学第一步,让学生了解鸦片对我国的危害 1.出示自制挂图。图上画着一个赤裸着上身,光着脚丫,胸部肋骨突出瘦骨嶙峋的汉子,斜躺着在吸鸦片。注明“吸鸦片”字样。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前夕,全国有多少人吸食鸦片,无法确考。范老在《中国近代史》里说:“据1835年的估计,吸食洋烟的人数,约有二百万以上。”这个估计数字被广泛征引,没有异议,直到近年来才育研究者提出不同看法。罗耀九、郑剑顺同志根据林则徐在湖北所缴的烟枪数目推算,认为1838年“全国鸦片吸食者充其量也不过一百万人”。刘明清同志对这个新的估计数字又提出商榷,并提出了两种考察途径和两个估计数字:其一,根据当时全国开设的烟馆考察,估计出“1837——1838年度,全国吸毒者至少也在四千万人”。其二,“从白银外流量角度考察全国吸毒人数,……至少也在千万人以上”。  相似文献   

6.
19世纪30年代,在鸦片流毒危及中华民族生存的情况下,林则徐主张对内采取“以重治吸食为先*的建议,加重对开馆、兴贩、吸食者的惩罚,对外断绝鸦片来源,保护、鼓励合法贸易,形成了完整的禁烟理论体系。不仅推动了当时禁烟运动的发展,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杨国翰与林则徐相知相交十四年。两人谈励经常、书信往来 ,触及了吸食鸦片这一当时严重的社会问题。杨国翰去世后 ,林则徐撰写了墓联和墓志铭 ,对他作出了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正>鸦片战争博物馆坐落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下设虎门林则徐纪念馆、海战博物馆、沙角炮台、威远炮台四个部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截至2019年,博物馆共有藏品8045件,其中珍贵文物258件。虎门林则徐纪念馆虎门林则徐纪念馆依托销烟池旧址建立,销烟池是1839年林则徐销毁鸦片的历史遗迹。纪念馆有抗英雕像、林则徐塑像、虎门销毁鸦片纪念碑和陈列大楼。  相似文献   

9.
杨国翰与林则徐相知相交十四年,两人谈励经常、书信往来,触及了吸食鸦片这一当时严重的社会问题,杨国翰去世后,林则徐撰写了墓联和墓志铭,对他作出了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林则徐禁烟,对外实行“命令在华鸦片走私贩缴烟具结,以达到杜塞鸦片来源”的方针,遭到抗拒。义律把此矛盾运作上升为中英政府间的外交纠纷。林则徐认为鸦片走私属于个人行为,“与其国主无干”,希望在照会英女王、明宣禁烟新例时,通过换位思考、充分说理,争取英女王对中国禁烟方针的理解与配合。为了知己知彼、写好《拟颁发檄谕英国国王稿》,林则徐选择了国际法中“国际贸易规则中的例禁与违禁”、“外国商人的法律地位”、“战争的发动及其决定权”三个主题,组织、主持摘译,以供参考。林则徐是近代中国依据国际法倡导国际配合禁毒的探路者。  相似文献   

11.
陆吉康 《历史教学问题》2014,(2):109-112,80
晚清时期,吸食鸦片现象盛行,鸦片问题成为一个十分棘手的社会问题。大量民众参与吸食鸦片,晚清社会的鸦片消费市场日渐形成并扩大,英国等西方列强在日渐扩大的鸦片贸易中获取了巨额利润,鸦片贸易问题成为引发战争的重要因素之一。吸食鸦片者在享受鸦片带来快感的同时也使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晚清时期吸食鸦片群体的形成是一个由少而多逐渐增加的动态过程,根据鸦片的历年消费量可以推算出历年大体的吸食鸦片成瘾的人口数量。  相似文献   

12.
资料库     
《辅导员》2002,(5)
6月3日虎门销烟1838年英国、法国等国的商人在广州地区疯狂贩卖鸦片,清朝政府派钦差大臣林则徐前往查禁。林则徐在两广总督邓延桢和广大民众的支持下,缉拿烟贩,整顿海防,招募水师,限令外商交出鸦片,保证“永不夹带鸦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  相似文献   

13.
透过林则徐禁烟运动的原因、过程、结果等系列现象,再对照我国今天的禁毒形势,从中得到一定的启示:一.对“烟”的认识上要深刻。林则徐对“烟”的认识很深,他从烟毒泛滥中预见到了“贫民”、“弱种”的深远后患和“兵弱银涸”的政治危机,认为鸦片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响之银。”而今天,我们尤其是青少年对毒品的危害和吸毒违法性缺乏认识;二.禁“烟”措施上要坚决。林则徐采取坚决措施:颁布系列禁烟令;充分调动民众;重视舆论宣传和教育转化。我们国家也颁布了系列禁毒法令,但在充分发动群众。舆论宣传和教育转化方面仍缺乏力度。重提林则徐禁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八三九年五月,清朝禁烟钦差大臣林则徐,挫败了外国鸦片贩子阻挠破坏收缴鸦片的种种阴谋诡计,迫使他们交出一万九千一百二十七箱又二千一百一十九袋鸦片,林则徐上奏清廷,准备把这批鸦片解往北京验明烧毁。五月三十日,道光帝为防止鸦片在解京路上遭到偷漏抽换,下令林则徐“督率文武员弁公共查核,目击  相似文献   

15.
云南云州(今云县)人杨国翰与浙江有不解之缘。道光元年(1821年)至道光十二年(1832年),先后在奉化、诸暨、海盐、仁和、玉环等地为官,勤政为民、政绩卓著。他在奉化时与林则徐的书信往来,触及了吸食鸦片这一当时社会问题,是林则徐最早进行禁烟活动的文字记载。  相似文献   

16.
云南云州(今云县)人杨国翰与浙江有不解之缘。道光元年(1821年)至道光十二年(1832年),先后在奉化、诸暨、海盐、仁和、玉环等地为官,勤政为民、政绩卓。他在奉化时与林则徐的书信往来,触及了吸食鸦片这一当时社会问题,是林则徐最早进行禁烟活动的字记载。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常有这样的情形:几个教师讲同样的教材,效果迥然不同。有的讲得趣味横生,有的却讲得枯燥无味。究其原因,除了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和备课能力不同之外,与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有很大的关系。中学历史教学的中心任务,是传授历史基础知识,进行思想教育,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要完成这一任务,历史教师就必须把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再现”在学生面前,同时加以深刻地分析。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再现”历史现  相似文献   

18.
林则徐与澳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英雄林则徐,不仅代表了中华民族严禁鸦片的决心与行动,而且一再强调“琦善丢失香港没有经过朝廷”,“中国从来没有丧失澳门的主权”,“我去广州首先要到澳门巡视”,“澳门是鸦片之源,严禁鸦片必须严查澳门洋人之窝”。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收缴鸦片时还要求各国商人签字画押,保证“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当时英国政府派驻广州的商务监督义律,是一个好战分子,态度十分蛮横。他对林则徐禁烟恨之入骨,百般阻挠无效,交出鸦片后,下令英国商人不许在保证书上签字画押,并率领他们于4月12日退出广州,先是住到澳门,后来澳门也住不下去,又退到了停泊在九龙尖沙嘴附近海面的船上。义律还下令英国商人不准同中国做买卖,又向英国政府报告,要求派兵到中国来“武力解决”,企图挑起战争。  相似文献   

19.
<正>一、重视课外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作为选入品社书的课文,都是按照主题单元编写,系统性突出,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当时的事件背景已经远去,是在特定情境下进行的,在教学中只有引领学生走进那个情境,在情境中品悟、捕捉情感的细微变化,才有可能对课文有深层理解。例如: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年代久远,如果脱离了对吸食鸦片严重后果的介绍,脱离了英国侵略者偷运鸦片卑劣手段的勾描,脱离了林则徐一生忧国忧民情怀  相似文献   

20.
八年级学生的历史思维尚不成熟,对历史解释的了解几乎空白。本文以林则徐的蜡像解释为例,作了些尝试。堂,一认、识历形史象解为释源的头对—象—让林则徐走进课"这部与主人公同名的电影是1959年国庆十周年的十部献礼影片之一。故事的主人公在1839年销毁了英国的鸦片,引发了鸦片战争。猜猜看,他是谁?"课堂里异口同声:"林则徐"。接着提问:你对林则徐了解多少呢?你怎么看待虎门销烟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