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方法一:取少量NaCl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试管中的溶液显紫色,说明H2O分子和Na+均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因此可能是NaOH溶液中的OH-使石蕊试液变蓝色.方法二:分别取少量NaOH溶液、KOH溶液和蒸馏水于3支试管中,各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2支盛碱溶液的试管中溶液均变为蓝色,盛蒸馏水的试管中显紫色,2支盛碱溶液的试管中均含有OH-,而盛蒸馏水的试管中主要是H2O分子,因此可能是碱溶液中的OH-使石蕊试液变蓝色.方法三:取少量NaOH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色…  相似文献   

2.
酚酞的制取     
酚酞的制取江苏省江都工业学校(225200)邓立新实验室急需酚酞而又没有时可用下面的方法制取少量酚酞以解燃眉之急。取试管一支,加入邻苯二甲酸酐0.2g,苯酚0.1g,往里滴加浓硫酸1滴,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1分钟,待冷后加入乙醇2ml,振摇,静置片刻,...  相似文献   

3.
浓盐酸挥发的限度是多少上海共和中学胡一毅(200070)在一支大试管中加入10ml的浓盐酸,配上相应橡皮塞,橡皮塞中间插入一根长约25cm的玻璃导管。另取一只广口瓶,广口瓶内加入20ml浓氨水,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将玻璃导管伸到广口瓶内...  相似文献   

4.
高中化学新教材中Na2 O2 的性质实验值得研讨。一、教材P .3 2 [实验 2 5 ]最好用大试管 ,取 0 .3 g过氧化钠 ,用滴管滴加 1mL~ 2mL水后 ,再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内检验产生的气体 ,木条复燃 ,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如果Na2 O2 的量少或滴加的水少 ,产生的氧气就少 ,用图 2 6所示操作通常情况下不能复燃。并且 ,验证完氧气后 ,还可滴加酚酞 ,通常溶液会先变红 ,稍一振荡就立即消失。接着 ,取一只 1 0 0mL的烧杯 ,将试管中的溶液倒入烧杯中 ,加 2 0mL~3 0mL水 ,再滴加酚酞 ,溶液显红色且不会消失。二、教材P .3 …  相似文献   

5.
铜和浓硝酸的反应实验是高中化学第二册讲述硝酸氧化性时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教材上对此实验是单纯在试管中进行的,产生的有毒气体二氧化氮逸散到空气中,既污染了空气,也危害了师生的身体健康。为了防止以上弊端,加强环境保护,对本实验的改进显得很有必要,改进如下(装置如图1所示)。1操作步骤a.向大锥形瓶中加入3~5cm深的NaOH溶液,并加2~3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b.向一中等大的试管中放进几片铜片,然后将此试管插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浓硝酸后,立即在此试管上倒放入一个大试管。2实验现象可以看到试管内发生剧烈…  相似文献   

6.
1淀粉水解实验的改进1.实验步骤(1)预先制好淀粉溶液于试剂瓶中。(2)用一试管取淀粉溶液2mL,滴入10滴浓硫酸,微热,溶液马上呈亮棕色(表明水解完全)。(3)在上述水解液中,滴1滴酚酞,再逐滴加入27%的氢氧化钠溶液(边滴边摇)中和至混和液的颜色呈浅红色(PH=8~9  相似文献   

7.
两色字     
1.一笔写出两色字在2mol·L~(-1)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淀粉溶液,再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混合均匀后用该溶液将滤纸浸湿,平铺子铜板上,将6V直流电源的正极与铜板连接,负极连接在一支两头都露出铅笔芯的铅笔上端(与铅笔芯连接).当用铅笔下端在滤纸上轻轻写字时,即可得到红色字.再把电源的负极改为连接钢板,正极连接铅笔,用铅笔下端在滤纸上写字时即为蓝色.原理:将滤纸和碘化钾和淀粉溶液浸湿后,接通直流电,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时;碘化钾发生下述反应:阴极区生成的氢氧化钾遇到酚酞显红色,阳极生成的碘遇到淀粉显蓝…  相似文献   

8.
巧用有机溶剂的几则实验上海市共和中学胡一毅(200070)一、硬脂酸的酸性取5克固态的硬脂酸,加入50毫升无水乙醇,配成硬脂酸乙醇溶液。取烧杯一只加入50毫升蒸馏水,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数滴,再加几滴配成极稀的氢氧化钠溶液,呈红色。试管中加入了3毫升红色...  相似文献   

9.
初中化学教材上安排了好几个酸碱溶液与酚酞试液作用的实验 ,具体操作时 ,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如 ,向稀盐酸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时 ,溶液有时会变浑浊 ;向NaOH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时 ,有时溶液先变为红色 ,以后红色逐渐消失 ,有时甚至红色迅速消失 ,学生往往会问 ,这是为什么 ?1 酚酞试液通常是 1 %的酒精溶液 ,可在天平上称取 1 g酚酞加酒精 5 0ml溶解 ,再加蒸馏水至 1 0 0ml。如果配制的酚酞试液浓度过大 ,而酚酞又难溶于水 ,当滴入大部分是水的稀盐酸中时 ,自然就有一部分不能溶解的酚酞变成固体析出而使溶液变浑浊。2 N…  相似文献   

10.
下面三个是有关溶解热和溶液依数性实验,可以启迪学生思维,加深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在进行实验时可以不断地提问学生有关这两方面知识.一.材料:仪器和药品1.仪器 150mL烧杯1只,800mL烧杯2只,400mL烧杯1只,水浴锅1只,带橡皮塞16×150mm试管2支,玻璃棒2根,带有0℃以下刻度的温度计1支,10mL与100mL量筒各1只.2.药品 CaCl230g,KI100g,NaCl35g,大冰块1块,碎冰150g.二.操作步骤1.第一个实验,将CaCl2加入将沸腾的水中.取150mL烧杯加…  相似文献   

11.
趣味成语实验江苏省江浦县第二中学(211800)邹支龙1.一针见血将一根用碱液润湿的针,刺穿一张白色滤纸(滤纸已用无色酚酞试液润湿),便可在刺穿处看到红色“血迹”,此可谓“一针见血”,实验原理:碱溶液可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2.点铁成金(铜)(点铁成...  相似文献   

12.
在一定条件下,用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通过观察溶液浑浊出现所需时间的长短来说明浓度、温度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图1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a.浓度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①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不同浓度的硫代硫酸钠溶液。1号试管:10mL0.1mol/L硫代硫酸钠;2号试管:7mL0.1mol/L硫代硫酸钠加3mL水;3号试管:5mL0.1mol/L硫代硫酸钠加5mL水。②取三支滴管吸取等量的1∶5硫酸溶液后,插入上述三支试管内。③用手挤压加液控制杆,三支滴管中硫酸同时滴…  相似文献   

13.
有如下问题:将滴有两滴酚酞试液的NaHCO3溶液加热有何现象产生?解释原因。此问题旨在通过实验使学生对盐类水解平衡的存在以及温度对水解平衡如何影响产生一定感性认识。但对此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及其原因解释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1 实验过程及现象11 向新制的04mol/L的NaHCO3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溶液呈浅红色。12 取等量新制的04mol/LNaHCO3溶液于若干试管中,并各滴入2滴酚酞试液。留取一支作对照,其它各支分别在不同水浴温度下加热相同时间。结果发现,加热的温度越高,试管中溶液颜色越深。冷却所有被加热过的…  相似文献   

14.
李峰 《理科考试研究》2007,14(11):52-52
题目(2007年山东初赛第29题)向1mg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然后边搅拌边逐滴加入硫酸镁溶液,至溶液的红色完全褪去,滤去沉淀,称知剩余溶液的总质量为3mg。[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在酸和碱反应的实验中,浙教版《科学》九上教材中是分两次来学习完成的。第一次在书本第8页,学习稀盐酸性质的过程中,以活动形式编排: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色;再逐滴滴入盐酸,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要求学生用紫色石蕊试液来寻找中和反应变化的证据。第二次出现在书本第14页,在学习碱有哪些性质的过程中,以活动形式编排:在2支分别盛有3ml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试管里,各滴加1滴酚酞试液,再分别向2支试管里逐滴加入稀盐酸和稀硫酸,边滴边振荡,直到红色刚好褪去。要求用酚酞试液来显示中和反应的变化证据。选用紫色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有什么不同呢?  相似文献   

16.
在酸和碱反应的实验中,浙教版<科学>九上教材中是分两次来学习完成的.第一次在书本第8页,学习稀盐酸性质的过程中,以活动形式编排: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____色;再逐滴滴入盐酸,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要求学生用紫色石蕊试液来寻找中和反应变化的证据.第二次出现在书本第14页,在学习碱有哪些性质的过程中,以活动形式编排:在2支分别盛有3ml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试管里,各滴加1滴酚酞试液,再分别向2支试管里逐滴加入稀盐酸和稀硫酸,边滴边振荡,直到红色刚好褪去.要求用酚酞试液来显示中和反应的变化证据.选用紫色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有什么不同呢?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苯酚与溴水反应的实验在高中教材 (试验修订本 )第二册中是以演示实验出现的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苯酚与溴的反应很灵敏 ,常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与定量测定。”很多学生把这句话绝对化 ,认为什么情况都“很灵敏” ,而造成解题中的失误。且看“中国考试”2003年第3~4期中的一道题 :在烧杯中放入5g苯酚 ,再加入10g水 ,充分搅拌后静置 ,取其溶液5mL于试管中 ,再滴入浓溴水2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产生白色沉淀B.无沉淀产生C.溶液分层D.以上均不对该题答案选择的是B ,那就说明苯酚与溴的反应还是…  相似文献   

18.
通常演示氨水性质实验所采取的方法是:取两个烧杯。在其中一个加入20raL的蒸馏水并滴加2—3滴酚酞试液;在另一个烧杯中加入10raL的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将两个烧杯罩在一起,过了几分钟之后,装有酚酞试液的烧杯就会变红。  相似文献   

19.
一个实验现象的溯源通城县关刀中学(437402)徐宁“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这是初中化学中一个极为平常的演示实验。在一次“碱的性质”的学生实验上:试管①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溶液显红色,但几分钟后红色会逐渐退去而变成无色。重复实验结果依旧...  相似文献   

20.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56页“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中采用了浓氨水和无色酚酞试液2种试剂。具体实验过程如下:向烧杯A中加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在烧杯B中加入3—5mL浓氨水,用1个大烧杯把A,B两烧杯的溶液罩在一起(图1),观察现象。浓氨水具有强烈的氨臭味,实验中虽然使用到的浓氨水不多,但往往还是弄得教室里臭味四溢,且该实验基本上只能作为演示实验,很难作为学生分组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