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档案是培育真理的沃土──访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林里夫本刊记者戴晓明采访林里夫是侯艺兵给帮的忙。侯艺兵正忙着给我国老一辈社会科学家拍照,收集他们的手迹,准备继《院士风采──我国优秀科学家肖像手迹集》再出一部在我国社会科学领域内作出杰出贡献的老知识分子的肖像...  相似文献   

2.
实行新的工时制后,周末军营文化生活开展得丰富多采,如何充分利用周末这两天,让官兵登上书法艺术殿堂?金秋8月,带着这个问题笔者按响了全国政协委员、当代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家门铃。在我国,欧老在书法理论方面的研究很有建树,是我国书法界敬重和公认的书法大师。欧老对部队有一股浓厚、炽热的感情,他从70年代末,就在《战友科学文化》杂志上连续给全军官兵做了24期书法讲座,对军营书法的普及呕心沥血。如今,欧老的弟子已在三军桃李芬芳,一大批小有名气的青年书法家已在军内外令人刮目相看。交谈中,话题自然转移到书法与成才上…  相似文献   

3.
北票市某乡村民夏某因不满自家的林地被村里占用,在与村委会交涉未果情况下,上访至市政府,要求返还林地。争议在于,夏某坚持说林地归自己所有,但村里说他家的林权证已经被撤销,可是夏某却说  相似文献   

4.
久慕李铎老师的大名,然而一直未得机缘求教子门下。记得当兵不久去过一次北京,在一家商店门口看到李锋老师题写的门匾,它像一块磁铁一样吸引着我。从那以后,李锋老师那真率洒脱、在重沉稳的字迹,便在我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去年/Y一建军节,我和两位书友在保定古莲花池举办“军旅三友书法展”。我们都是军营中的书法爱好者。在展出之前,我什1多么想得到李锋老师的指点和鼓励。于是,我先后两次进京,去拜见李老师,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相见,使我遗憾不已。前不久,我带着拜见老师的“作业”第三次进京。通过朋友的联络和…  相似文献   

5.
"生无所息,日有所进"——忆于鸣镝先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6年10月16日夜,我突然接到了于鸣镝家属长途电话通知,惊悉于先生於是日上午10:15在大连病逝的噩耗!而此前一天(15日)夜我还与其夫人通过电话,询问于鸣镝先生近况,得知其因脑瘤复发已住院近一月之久……  相似文献   

6.
人物背景:陈晓红,1963年5月生,1983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1986年获该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毕业后在该校工商管理学院任教。1991年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4年被晋升为教授,1994年-1999年与东京工业大学合作科研并获该大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兼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经济管理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计算机模拟学会常务理事、南方证券与期货研究中心主任以及日本办公自动化学会理事等职,并任政府部门和多家上市公司及大型企业的经济顾问和独立董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这位37岁女博导敏锐的智慧令人叹服。在身为经济学大行家的朱镕基总理那里,陈晓红的一篇《关注中小企业融资》的论文被作了这样的批示:"专家的观点值得重视,新闻界要多接触学术界,希望多看到这样的前瞻性的文章。"  相似文献   

7.
“不学无术人”──访我国著名漫画家李滨声本刊记者 张轶群记得那是在1994年初秋的一天,舒乙、爱新觉罗·溥任等政协委员们应邀参观北京市档案馆。他们则于丰富的历史珍藏颇有感触,纷纷挥毫抒怀,气氛逐渐热烈。谈笑间,一位鬓发霜染的老人引起了我的注意:瘦高的...  相似文献   

8.
要为人民多“吐丝”──访著名记者、原新华社社长穆青张遂旺本栏责任编辑万木著名记者穆青,从事新闻事业半个世纪,写下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人民呼唤焦裕禄》等篇篇杰作,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1993...  相似文献   

9.
智者的情怀──访著名科学家张光斗本刊记者戴晓明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张光斗是智者。他乐水。他游遍了祖国所有的溪河。雅砻江畔、红水河边都留有他的足迹。他乐水。他将他的智慧撒在了溪河边上。一座座水电站、一项项水利工程,在他踏过的地方建起。智者自然是学者。是...  相似文献   

10.
档案是历史研究的依据──访我国著名党史专家廖盖隆本刊记者松龄,晚风今年4月24日,首都档案界发生了一件令社会瞩目的事情:北京市档案馆新馆开馆,馆内35万卷档案向社会开放。这一天,开馆典礼仪式隆重而热烈。四方宾客盈门,各界名流云集。会客室里,在应邀出席...  相似文献   

11.
明清档案事业的开拓者──访我国明清档案学专家张德泽本刊记者李松龄今年6月24日(中国档案报)发表单嘉筠同志的文章(与故宫文献馆风雨同舟的单氏三兄弟)。文中谈到一张30年代故宫文献馆同仁的合影。每当人们目睹这张早期照片,便想起了那些在故宫博物院院史和中...  相似文献   

12.
13.
档案乃历史之渊海──访著名社会科学家傅振伦本刊记者戴晓明有这样一位学者,他是我国的历史学家、方志学家、文物学家、考古学家、民俗学家,也是我国著名的档案学家。他有着六十年的档案工作经历,并留下了很多档案学方面论著。他以广博的学识和不倦的求学精神影响了一...  相似文献   

14.
老梅著新花──访著名档案学者吴宝康教授时元第,毕嘉瑞我国档案工作历史悠久,如果从殷商算起,也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岁月里,尽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然也有很多论著;但真正使它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40多年的时间里。如今,...  相似文献   

15.
瞧,作家孟伟哉正在他的书房读书。他读的是一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又一个早晨》.书的作者是青海省藏族青年作家多杰才旦.孟伟哉,这位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审、副总编辑,喜欢这位青年作家,更喜欢作者笔下所表现的青海牧区。因为,孟伟哉对青海是很有感情的,在他的长篇小说《昨天的战争》里,就已经充满激情地写到了祖国的大西北。  相似文献   

16.
新华社日前播发了一组以“餐桌经济”为主题的系列报道,在受众中引起较大反响。为此,本刊记者走访了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杨雍哲同志,他就如何报道好农业面向市场的转变发表了如下意见。 记者:作为经济学家,您怎样看待新华社的这组“餐桌经济”系列报道? 杨雍哲:在农业连年丰收、农产品出现“买方市场”的形势下,新华社记者采写的这组系列报道有利于促进农业面向市场,从单纯追求产量向产量、质量、效益并重的新阶段全面转变。“餐桌经济’不只是服务于3亿城镇人口,还有生活大大改善了的9亿农民。随着小康的来临,“餐桌经济”拥有巨大发展潜力。新闻单位  相似文献   

17.
《男生贾里》自问世以来,先后获得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三届上海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首届 “巨人”中长篇小说奖第一名,并在上海一百六十万中小学生投票产生的“首届上海优秀少儿读物评选活动”中,荣获首奖。在1999年评选的“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中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张拍摄于抗日战争时期的照片:漆黑的夜幕中,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注视着前方,一个个壮实的肩膀扛起铁轨,长长的铁路在民兵的手抬肩扛下离地而翻,这就是著名的战地摄影作品--<切断敌人的供给线>.摄影家称这张照片是"文献性"作品,军事学者把它看作是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实践的"化石".它至今仍被高悬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和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里,几十年来一再被媒体报道,还被载入各种全国大型影集或出国的影展中,传遍全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今年元月10日,是著名记者冯森龄六周年忌日。冯老一生纵笔大江南北,写下了无数华章,深受读者赞誉。特别是在新华社陕西分社工作的十多年,是他记者生涯中最辉煌的日子。他写下的多篇著名内参,引起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高度关注,并在全国产生重大反响。冯森龄诞生在渭水之滨,他是陕西人的骄傲。记者贾炳申的纪实文学《追求真理的战士》(载于《延安文学》1997年2、3期),记述了冯老辉煌的一生,笔法细腻,感人至深。本刊予以转载,同时刊登胡绩伟同志的怀念文章,希望读者特别是新闻工作者能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从“小冯”叫到…  相似文献   

20.
迎着新世纪的旭日,2000年12月30日,中国人民广播事业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迎来了她60周年庆典。在这历史铸就的喜庆日子里,作为广播人,抚今追昔,展望未来,禁不住激情澎湃。 人民广播事业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成长在共和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崭新征途。60年来,她与党的事业休戚与共,与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 世纪回眸,广播事业的发展始终受到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的制约和影响。无论从广播的观念,所处的环境,还是所起的作用上,我们都可以把她的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1.从1940年12月30日创立,到新中国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