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但我国在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在对研究生的考核评估方面存在着价值追求单一、考核方式固化、评价指标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文章试图借鉴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工具,构建一种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研究生考核评估制度,以期能对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产生有益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和目标。通过对职教专硕研究生培养的价值旨归、目标愿景、培养方式以及评价体系的分析,发现职教专硕研究生培养中还存在招生未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培养主体单一、课程体系封闭、实践环节薄弱以及考核评价未凸显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等问题。在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追求卓越的新阶段,职教专硕研究生培养应改革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生源选拔机制;深化“引企入教”改革,构建“校—企—校”协同培养模式;完善“职业教育+专业教育+教师教育”复合型课程结构;强化实践培养环节,发挥双导师在培养中的引领作用;构建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分析学前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现状,正视其存在的问题,对于探索全日制学前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现实意义;明确专业学位教育的特性,是构建全日制学前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逻辑起点;创新学前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要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合理构建课程结构,体现课程应用性;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实践能力养成;加强"双导师"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评估机制,这是提高全日制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比较中美两国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发现:培养目标上,中国研究生培养目标的相对单一且不明确,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研究生研究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双弱"的问题;课程教学上,教学形式单一,普遍以课堂教学为主,与学生的课外交流时间不足;科研能力培养上,仍然沿袭学徒式导学方式;考核方式上,考核在形式上与美国并无重大差异,但在考核标准的控制上过于宽松。我们应进一步规范化专业型学位的培养目标;增加课程教学中的互动与实践环节;推广和落实"集体指导,导师负责"的导学方式;适当提高研究生入学后的各项考核标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邱显存  罗永仕 《广西教育》2023,(15):8-11+20
本文通过梳理民族地区发展滞后学科点面临的发展困境,论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民族地区发展滞后学科点提升学科竞争力的关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方法,认为要立足民族地区社会发展需要,重新建构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增加反映民族地区社会问题的教育教学内容;构建“以人为本”的综合评价体系模型,制订“多元化、多层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与评价标准,促进民族地区研究生质量的提升;构建符合学科实际的考核标准,增加毕业生就业与发展状况的考核权重,激励导师更重视学生的就业与职业发展;加强社会实践维度的考核,尤其是通过建立与完善“学校+企业”的联合培养模式增进社会对本土学生的认知与接纳,为学科发展培育土壤。  相似文献   

6.
指出我国自2011年开展警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来,警务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实现稳定增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招生困难、培养模式与实践脱节、工学矛盾突出、毕业标准单一等问题。提出要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对整个警务硕士研究生教育流程进行改造,即从培养目标制定、招生制度改革、培养方案优化、课程教学重构、学位论文考核、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基地建设、毕业质量评价等环节出发,坚持专业应用和理论提升双重导向,重塑警务硕士研究生教育。  相似文献   

7.
甄良  康君  英爽 《教育与现代化》2012,(6):52-55,83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前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体系,尤其是在培养质量评价及体系构建方面尚未形成自身特色。在分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定位和质量规定基础上,确定其质量规格主要体现在专业基础、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三方面;质量评价也主要基于这三个层面构建,考察培养质量形成全过程,尽量以研究生主体所要达到的培养要求为可考核的评价内容;在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上,应将培养质量的形成全过程分解到各个培养环节和审查环节中。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临床医师为目标,其核心是提高研究生的临床技能力。但目前的考核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通过分析现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考核系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强调建立系统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考核体系的必要性,提出了构建考核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今高分子材料专业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中的导师团队单一、国际化交流程度低、培养模式简单等问题,本课题拟在"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以江南大学国际联合实验室为依托,从培养理念、国际导师团队构建、培养目标定位、产学研结合和教育质量评价等多个角度入手,探索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新模式,以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总体水平,提高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创新能力及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护理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级护理人才的主要渠道。构建科学的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必须准确把握教育规律,合理定位,从培养目标、招生、教学组织与实施、考核方式等方面创新理念,改革培养模式,确保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质量保障主体的过于单一。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构建多元化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主体的对策,以期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促进研究生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受研究生培养管理体制与考核标准的影响,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课程教学重视不够、教学与考核方式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文章结合《现代作物栽培学研究法》教学活动,通过明确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与考核方式,提高《现代作物栽培学研究法》课程教学效果及其在作物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医学院校研究生ESP教学的目的旨在培养研究生在专业领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然而医学院校研究生ESP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模式落后、考核方式单一、师资力量薄弱等。CBI教学理念注重学科知识与语言的融合,对研究生ESP教学具有指导意义。研究生ESP教学应优化课程设置,构建建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相结合的多层次、专业性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可采用CBI主题模式及辅助模式;考核方式应多样化,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增加实践考核环节;师资培养需要学校与教师共同努力,进行继续教育,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与专业教师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保障学位研究生教育异地办学培养质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位研究生教育异地办学的培养质量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的课题,章从生源质量、师资队伍、管理队伍、培养基地、全面考核、教学评估制度以及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出发,就保障学位研究生教育异地办学的培养质量问题进行了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5.
在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研究以行业需求和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科学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本方法,构建交通土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促进高校工程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提高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在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研究以行业需求和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科学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本方法,构建交通土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促进高校工程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提高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为确保扩招后的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必须强化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管理,特别是要认真研究构建研究生培养质量控制体系问题,以实现预定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8.
试论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角度出发,在调研的基础上,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的实施、课程考核与课程评价等方面系统分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力求通过对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分析,准确把握研究生培养过程环节的质量控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试论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角度出发,在调研的基础上,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的实施、课程考核与课程评价等方面系统分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力求通过对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分析,准确把握研究生培养过程环节的质量控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药学研究生教育的关键是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只有不断创新优化导师制度,才能不断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本文从药学研究生培养角度,分析了基于单一导师制培养模式的不足之处,探讨了跨学科导师团队的构建与实施在药学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和意义,同时从例会制度的目的、意义与形式,对例会制度在药学研究生创新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