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今天的儿童来说,无论电视节目如何丰富多彩,他们的最爱却永远是动画片、卡通片,时下各个电视频道播放的和各音像店出售的各种动画影碟等都受到了孩子们的追捧。其中国外的一些动画片,如英国阿德曼电影公司制作的动画片《小鸡快跑》、美国的52集《成长的烦恼》及《灰姑娘》《玩具总动员》《阿拉丁》等以及中国制作的最长动画片212集《海尔兄弟》和52集动画系列片《我们的家园》等优秀的动画片对孩子的成长无疑是好的,可是大量的引进,不免泥沙俱下,思想艺术水平参差不齐,这也给家长带来了烦恼——  相似文献   

2.
引子对今天的儿童来说,无论电视节目如何丰富多彩,他们最喜欢看的肯定是动画片。比如英国阿德曼电影公司制作的动画片《小鸡快跑》、美国的52集《成长的烦恼》及《灰姑娘》《、玩具总动员》、《阿拉丁》,  相似文献   

3.
《下雪了》为《信息技术》(冀教版)第三册第十课的内容,本课是综合使用Flash引导线和影片翦辑元件制作出有关下雪情境的简单动画片,在学习了制作单一的曲线运动的基础上学习的。全课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制作多片雪花飘落的动画,第二课时调试动画并制作雪人眨眼睛,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相似文献   

4.
玩偶总动员     
《阳光搜索》2005,(6):63-64
小时候喜欢看动画片,每天总是背着妈妈的责备声倔强地守在电视机前等待动画片开场。长大后,余情未了,但再看动画片总有长不大的嫌疑。现在不同了,《海底总动员》、《鲨鱼黑帮》、《超人特攻队》等许多堪称大片的动画电影,让动画不再是孩子们的专利。6月,让我们带着童心上路,在梦幻一样的玩偶世界里,重温水晶般的纯真时光。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中国动画人也在较为落后和迷茫的环境中摸索探寻,制作出《大闹天宫》、《神笔马良》、《小蝌蚪找妈妈》等屡获国际大奖的动画片。这样的成功,与当时中国动画人对民族化的孜孜探求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6.
金川 《安徽教育》2010,(3):55-56
<正>一、我国动漫专业教育现状分析从1941年万氏兄弟推出亚洲第一部动画片《铁扇公主》起,中国就有了自己的动漫历史。而中国人真正了解动漫是从1960年我国制作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开始,该动画片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动漫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从国产动画片《宝葫芦的秘密》和日本动画片《千与千寻》入手,分析中日动画片背后蕴含的文化差异:同化文化与杂种文化、压抑与矛盾的民族性格。并试图找到中国动画片走出困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郭立场 《云南教育》2007,(B09):36-36
《广州日报》9月2日报道,总是喜欢扮成奥特曼的模样,追着“怪兽”不停地打。这个暑假,小宇最想做的就是每天都能看一集《奥特曼》,然后再练习一下刚刚学到的“招数”。暑假就要结束,但家长们发现,自己的孩子看了一个暑假的日本动画片,尤其是像《奥特曼》这样充斥暴力情节的节目后,性格都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9.
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成功,启示着国产动画片在内容创作上应该注重游戏性,融教育性和游戏性于一体;增强创新性和民族性,改变模仿和抄袭;转变“动画属于青少年”的观念,细分动画市场,对动画制作实行分级制。  相似文献   

10.
龙珠:进华     
动画片《龙珠》曾经陪伴我们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如今,根据鸟山朋(Akira Toriyama)的同名漫画改编。由20世纪福克斯公司制作,周星驰担任制片人,华裔导演黄毅瑜(James Wong)负责编导的真人电影版的《龙珠:进化》将要上映了。  相似文献   

11.
动画片对于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的生活——对这个世界的最初认知、对美与丑的感受、对善与恶的判断。早在五、六十年代,我国的动画片一度处于辉煌阶段,比较出色的代表作有《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而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武松打。虎》、《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的小说、连环画早已深入孩子们的心中。但到了八、九十年代,  相似文献   

12.
一、课堂教学片断录: 教学片断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播放《西游记》《柯南》《哪咤》等动画片。昨天,我对你们喜欢的3位卡通人物.(在同学身边不同的范围内)分别做了随机性调查。调查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3.
宋馥李 《教育》2008,(3):46-47
过去的一年,关于动画片,有太多的话可以说。在暑期档,国外动画片席卷中国。美国动画片《变形金刚》、日本动画片《哆啦A梦——大雄的恐龙》将对科幻充满好奇的孩子们拉进影院。  相似文献   

14.
中国脍炙人口的南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讲述了主人公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功,回朝后辞官与家人团聚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勤劳,孝顺,勇敢的形象。美国的迪斯尼公司把《木兰辞》搬上银幕,制作了大型动画片《木兰》。虽然该影片取材于古老的东方故事,但却被赋予了浓烈的美国色彩。本文对《木兰辞》和电影《木兰》中木兰的形象,从军动机,婚姻观等进行对比,分析了两者所展现的中美文化的不同,希望通过该文能加强人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家长》2013,(11):4-4
10月12日,央视《新闻联播》节目点名批评两部热播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和《熊出没》,称这两部动画片存在暴力失度、语言粗俗等问题。另悉,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于年内出台《国产电视动画片内容标准》,对暴力、低俗、危险情节和不文明语言等方面做出严格限制。  相似文献   

16.
以奥斯卡获奖的动画短片《探戈》为实例,具体分析非线性叙事结构在动画片中的实际应用。希望通过对此动画片的探究,可以更多地挖掘出非线性叙事结构对电影、动画等媒体制作的效用。  相似文献   

17.
释道宣《大唐内典录》和道世《法苑珠林》卷百均不著录《诸经要集》,其首次著录是从唐释智异《开元释教录》开始的。现本《诸经要集》即道世自录《善恶业报论》,乃《法苑珠林》初本。道世“诸经要集”之称另有所指,其作品中所云“诸经要集”与现本《诸经要集》并非同一书。  相似文献   

18.
日本动画片大师宫崎骏的电影《千与千寻》一经上映,便引起了全世界儿童以及青少年的追捧,传下了票房神话,其评价甚至超过了他的另一名作《幽灵公主》。纵观整部影片,主要讲述了10岁的少女荻野千寻由原本任性、冷漠、软弱无能的性格成长为一名勇敢独立与关爱他人的女孩。宫崎骏通过该电影鼓励孩子们勇敢独立地去面对成长过程中的烦恼与挑战。  相似文献   

19.
无名的冯至     
接触冯至的诗,是在校园里不断耳闻目睹大学才子、诗人们调侃鲁迅的沉重,笑话朱自清为老爸暗洒的眼泪,将戴望舒的油纸伞诠释为“菲勒斯”的喧嚣、热闹之后的事。很偶然间,我见到了冯至的《十四行集》诗集,由《十四行集》又读了他的散集《山水》、小说《伍子胥》。[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全家总动员     
你一定看过很多动画片吧。记不记得《海底总动员》、《汽车总动员》、《玩具总动员》呢?我们家可以被称为全家总动员,因为我们家的事都是由全家人一起来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