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迈进中的发展心理学事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演进过程经历了奠基期和发展期两个历史阶段.1962年朱智贤教授著的<儿童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中国儿童心理学体系的形成,为发展心理学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20世纪80年代末,儿童心理学研究拓展至对生命全程心理发展的研究,学科发展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并逐步形成了发展心理学学科体系.回顾过去,展望将来,发展心理学面临着十项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2.
采用深度访谈法考察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适应阶段发现: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经历巨变期、适应期、定型期三个阶段;父母离异使得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发展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皮亚杰理论与教育改革--重读皮亚杰著作中译本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包括认知发展的阶段说和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分析两部分内容,前者把人的认知发展过程分为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连续的四个时期;每一个时期的发展都受成熟和经验、社会经验、平衡等因素的影响。皮亚杰的理论对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影响是多方面,主要表现在:教育研究要反映时代的要求;教育教学要注意儿童的特点,不能超越儿童智慧发展的阶段;应该按照儿童认知发展的顺序设计课程、组织学习内容;教育教学应采用学生特点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4.
邵玲玲 《教育》2013,(3):56-57
《童年期发展心理学》指出: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在儿童生理、心理都不成熟的基础上,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在促使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础上,引导儿童快乐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低年级是儿童迅速成长的阶段,此时正是儿童情感逐渐发展的时期,在课堂上让儿童体验快乐对他们的成长非常重要。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游戏是认识兴趣和情感兴趣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区。  相似文献   

5.
柯巧玲 《广西教育》2013,(41):96-96
儿童心理学认为个体的早期发展对其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早期发展的优劣对人一生心理发展的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幼儿期是特殊的发展时期,这期间幼儿的身体、心理、社会性和情绪都经历了特有的发展阶段。发展心理学表明,游戏是幼儿阶段的主要活动,游戏过程能促进孩子的认知发展,让他们的社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出符合年龄特点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蒙台梭利在其《童年的秘密》一书中,揭示了一系列为幼儿所独有的心理现象。现今,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表明,婴幼儿时期的确是儿童独异心理形成、发展与教育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7.
吕秀英 《教育》2013,(7):56-57
《童年期发展心理学》指出: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在儿童生理、心理都不成熟的基础上,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在促使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础上,引导儿童快乐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低年级是儿童迅速成长的阶段,此时正是儿童情感逐渐发展的时期,在课堂上让儿童体验快乐对他们的成长非常重要。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游戏是认识兴趣和情感兴趣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区。儿童最喜欢玩的方式就是游戏,通过游戏可以提升儿童素质、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魏旭  庞晓楠 《考试周刊》2012,(8):167-168
儿童消费市场的广阔前景和巨大潜力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学者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对消费者社会化进行研究。本文从儿童心理学的视角来回顾儿童消费者社会化的理论基础.解释儿童消费者社会化所经历的感知、分析和反思三个发展阶段的心理及行为特点.从而描绘出从儿童到成熟消费者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9.
2岁至3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有着最典型的阶段过渡性.本文综合采用了心理学方法和语言学方法,从修饰词的发展方面来分析2岁至3岁年龄段儿童语言.这一阶段的儿童语言中修饰词由简单到复杂,各种类型的发展也有不平衡性.修饰词的迅速发展,反映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04年7月,美国师范学院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for Teacher Education)发表了题为《早期儿童挑战:为变化中的社会培养高质量教师》(The Early Childhood Challenge:Preparing Higher Quality Teachers for Changing Society)的报告。该报告认为,智力发展早期阶段是儿童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时期。目前美国从事儿童早期教育的教师具有大学四年本科学历的不到40%。  相似文献   

11.
当代发展观演进的生态文明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自“二战”以来,由于东西方冷战对峙、南北方发展冲突和全球性生态危机,促使人们检讨传统发展观并探寻新的发展观。随着人们对发展问题认识的自觉和深入,对发展观的研究已深化到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维度审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因素内在深层逻辑关系的新阶段。纵观当代发展观的演进及其价值取向,我们不难发现其鲜明的生态文明转向之特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开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与和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严杰 《铜仁学院学报》2002,4(3):57-58,64
贵州省要实施好西部大开发这项世纪工程,人才资源开发是关键,采取有效措施营造有利于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的良好环境,是贵州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从发展极理论和梯度开发理论出发,论证了桂北经济的发展是综合运用发展极与梯度开发理论并实现两者高度结合的结果,为发展桂北经济而提出了“旅游立市、工业强市、商贸富市、科教兴市、外向带动”战略方针正是发展极理论与梯度开发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在运用中必须把握极理论与梯度开发理论的政策要点。  相似文献   

14.
笔者对有关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学原理作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西部地区在具体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中应把握的两条基本原则。同时,对几个既关系到西部开发战略又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前沿问题作了初步分析。最后试给出具有一定理论意义的“广义西部开发”的提法。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与三线建设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线建设为西部大开发奠定了基础,但西部大开发绝不是三线建设的简单延伸或重复。西部大开发在开发背景、开发体制、开发内容、开发布局等多方面都存在与三线建设时期不同的特点。要真正实现西部大开发的目的,必须始终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相结合、西部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西部开发与资源的合理利用相结合、西部开发与地方经济特点相结合、西部开发与少数民族地区科教的发展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是多样化的,既存在有待于开发的人力资源,又存在整体素质低和人才外流等老问题,,而人力资源开是西部地区崛起的关键,因为,人力资源同物质资源相比是更重要的生产力,这是人们所公认的,所以,西部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实施劳动者培训和选拔人才,使用人才是当条之急。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人类的本质显现 ,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总和 ,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人化、人文化。从这个角度出发 ,文化的特征有五个方面 :文化的人类共同性、文化的特殊阶级性、文化的时代性、文化的民族性、文化的地域性。三秦文化属于地域性文化 ,它是指在三秦大地 (即陕西地区 )历史上形成发展起来的有其价值与特色的区域性传统文化。三秦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重点在城镇,加快小城镇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既定目标,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目标必须与国家城镇化战略目标相适应,必与国家整个农业和农村改革部署相一致。为此就要依法制定科学而合理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完善小城镇多元投资体制和全理征用土地机制,做好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和地下历史文化物的工作,加快城镇户籍管理机制的改革,加强小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9.
金融工程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我国目前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限制了金融工程的发展。本文具体分析了这些因素,及其对金融工程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人类创造了文化,反过来,文化又影响和制约着人类自身心理的发展,文化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体现着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文化分为器物层、制度层和观念器。观念更新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对发扬民族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固然需要崇高的精神劳动的创造,但这种创造也需融入中国人自身心理的成熟发展等更广泛的实践过程中;通过中国人自身的心理调适与心理现代化的发展,促进整个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