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旅游地意象与旅游地竞争力关系密切,从旅游地意象感知的视角研究旅游地竞争力是旅游地竞争力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旅游者对内蒙古草原旅游地意象感知的市场调研数据分析,草原旅游地竞争优势属性主要为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和价值、草原自然景观和良好的环境、草原旅游地的社会文化经济背景三类,劣势属性为涉及旅游购物场所和商品、草原旅游的旅游设施和服务、草原生态和物种的认知项目。在旅游者最想去的草原旅游地的感知中,存在着明显的旅游地意象竞争替代现象。  相似文献   

2.
"生态道德的最高原则,乃是对生命的尊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施韦策《文化哲学》生态道德的基本特征生态道德与社会道德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生态道德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行为准则,社会道德反映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协调人与人、人与  相似文献   

3.
旅游开发能极大地推动地区及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但也会给旅游地的环境、文化和社会方面带来不可弥补的负面影响.目前,旅游业界和学术界始终侧重于其经济作用,社会文化影响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开展包括文化遗产旅游、民族及民俗旅游、历史及宗教旅游、艺术旅游、村落及城市旅游和节事旅游等形式在内的文化旅游地更是面临着诸多困境.因此,有必要借鉴并整合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民俗学和民族学对历史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等问题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构建多学科多层次的文化旅游地历史保护体系.遵循遗产物质及环境整体性、文化原真性和社区参与及社会重建等原则,完善并创新保护机制,实施历史文化保护区及博物馆化、试验文化及社会传统复兴等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了生态补偿的含义和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现状,并从保护旅游地居民利益、保护景点生态功能、增强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阐述了建立旅游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最后在清除旅游生态补偿机制建设阻力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法律体系、健全上级监管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5.
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德支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文拄就是旅游地的道德环境建设,主要包括旅游区生态环境道德建设、旅游业职业道德建设、旅游者社会公德建设等方面。因此,努力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文化发展与伦理道德建设的有机统一,是保障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创新服务”理念和“乡村旅游”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旅游地学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和社会服务应用。基于“技能—服务”锻炼的核心目标,东华理工大学构建了系统的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专业实习内容体系、方法体系和评价体系,不断拓展地质踏勘、地理观测和旅游规划设计技能,广泛开展地质遗迹保护、生态修复、地学文化科普、景区和社区志愿服务、村企研学合作等专业服务工作,为全国首个旅游地学专业的野外实习拓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生态养生旅游是以生态环境为背景的旅游,依赖生态养生旅游的发展根基是各项资源基础,包括容气资源、气候资源、山林资源、水体资源和养生文化资源,但各项资源的地位不同,因此,利用层次分析法,通过构建生态养生旅游资源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指标权重,设计出评价方法,以此来探讨具体旅游地开展生态养生旅游开发的适宜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旅游地生态安全是开展旅游活动的重要前提,对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根据生态足迹模型,凭借旅游贡献率因子,将区域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转换为旅游生态足迹和旅游生态承载力,从而获得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和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对比两者差值和比值,确定旅游生态盈余情况和旅游生态安全度。以杭州市为实证研究,2013年杭州市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和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分别为0.058627809hm2/人和0.007362505hm2/人,生态赤字0.051265304hm2/人,旅游安全度处于安全值大于1的恶化状态,杭州市旅游生态安全问题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9.
在中小学德育中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生态道德的认识与思考 生态道德,是在20世纪产生的一种新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体系,它是指为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需要人们树立的有社会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其主要内容包括:生态保护意识、能源节约意识、消费简约意识、亲近自然意识和优化环境意识等。  相似文献   

10.
旅游资源及旅游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及恶化对旅游规划的生态安全及合理性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对旅游规划人才的生态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旅游规划专业人才的生态意识,培养其在旅游开发及规划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旅游规划类学生进行生态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该专业学生进行生态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分阶段培养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生态道德作为一种新型道德范畴,既反映着生态伦理关系,也反映着人与社会的伦理。生态道德是人类道德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经济、社会、生态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强化高校生态德育建设,是时代赋予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2.
生态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生态和谐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环境基础和资源保障。生态和谐的实现离不开环境道德教育,环境道德教育的过程包含了五个基本的环节,即环境道德认知、环境道德情感、环境道德信念、环境道德意志和环境道德行为。环境道德教育是提高人类环境道德素质的前提条件,是实现生态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由于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漠视而产生了一系列灾难性后果,为了实现真正的和谐社会,避免重蹈覆辙,生态环境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键在于人的生态意识和道德素质的提高.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全新型的德育理念,它不仅对人的社会行为,而且对环境的自然行为均要进行伦理道德的评价,从而有利于人们摆正人在世界中的位置,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5.
生态风险本质上都是人为的。生态风险形势越来越严峻,主要是由于人类在错误的伦理价值与文化观念引导下的错误行为造成的。有效地防范生态风险,需要我们从工业文明的末端治理模式向生态文明的生态综合治理模式转变,注重观念创新和消费方式的变革。我们应该在全社会进行生态启蒙,加强环境教育,提升公众生态意识,提高公众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尤为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建设一套科学合理的环境伦理规范和运行有效的道德约束机制,促进人们实现生产方式生态化和生活方式绿色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越来越呼唤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伦理学应运而生。但是生态伦理学不仅仅是为了挽救生态危机而产生的,它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人类文明的真正开始。在这个阶段上,伦理共同体的范围不断扩大,直至整个自然都可以作为道德主体。自然成为道德主体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要求。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自然本就是伦理共同体中的一员,只是到了近代由于工具理性的盛行,自然被排除在伦理共同体之外。尽管如此,伦理共同体还是在扩大,自然就是其下一个逻辑扩展的对象。同时自然也具有作为道德主体的资格。这种道德主体不同于以往的道德主体,而要以人为其代言人。  相似文献   

17.
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研究是旅游伦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旅游者行为的道德维度研究不应囿于对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探讨,而应将不文明行为纳入到一个旅游者道德行为的分析框架中,通过分析发现,旅游者道德行为呈现出连续体状态,在此连续体上,旅游者行为从行为性质上可体现为犯罪行为、劣迹制造、劣迹收敛、道德自觉、卓越伦理五种典型行为。旅游者道德行为连续体模型的建立将为旅游者道德行为的研究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增强了解释力和预测力,并为更全面的旅游者行为道德规范的建立和负责任旅游理念的宣传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市场行为的认识要摆脱单一的道德尺度,一方面,对市场行为的伦理评估要超越简单的善恶二分法,合法的市场私利行为是正当的、自然的;另一方面,对市场行为的社会分析要超越唯道德或泛道德主义,市场文化有许多独立于伦理道德的人文价值。对于目前的道德腐败,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市场经济与个人利欲,而要全面客观地分析影响社会道德状况的各种社会因素。改善社会道德状况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综合治理工程。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化是针对困扰当代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生态危机提出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文化,体现了以人类长远利益为崇高目标的价值观,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种社会文明形态,是生态文化价值和目标的体现,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新阶段。生态文化教育是树立全民生态意识,转化为全民的自觉行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高校是直接或间接地推进全社会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建设生态化社会合格人才的重任;高校应以生态文化的理念构建大学校园文化,着力建设生态校园;高校应把传统生态文化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高校德育教育的新课题,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心性修养,以增强学生抵御不良思潮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公民伦理在日用人伦之外间接而生,它不仅仅隶属于道德情操的范畴,还是行为的规范性法则.对公民伦理核心概念的论述,需要从“个人的善“与“社会的善“谈起.现代社会公民伦理作为一种道德概念与行动哲学,体现出六种基本特质.在这个民主参与的现代社会中,公民伦理承担的是整合理性的人与理性的规范的道德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