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合作、产学合作教育培养工程型硕士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国际合作、产学合作教育培养工程型硕士的探索与实践黄锡明尤建新为适应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济大学于1987年起设立机械设计及制造(汽车方向)专业。1991年经国家教委批准,与联邦德国下萨克森州政府合作在机械设计及制造(以下简称汽车专业)培养侧...  相似文献   

2.
“2121”合作教育模式初探马福煌,杨淑英高等工程专科学校的培养目标是适应实际工业生产技术发展需要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实行产学合作教育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在全国高校产学合作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这几年我校也做了一些尝试,其中炼钢及铁合金专业已经...  相似文献   

3.
发展产学合作教育 培养新型机械工程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学合作教育对于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十分必要,它既确保了学校和工业界能保持紧密的联系,也为毕业生迅速进入工业界提供了较好的机会。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只有和企业、行业紧密结合,直接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才能更好地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促进技术创新,不断推出市场需要的新产品以提高竞争力。为了培养出真正的新型机械工程人才,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联合起来,积极发展产学合作教育,加大了对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力度。一、产学合作是高校工程教育和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我国加入W…  相似文献   

4.
优势互补是推进产学合作教育的必要条件黄新华,朱正心(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开展产学合作教育,是当今世界各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也开展了产学合作教育的尝试,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界和产业界的人士认识到开展产学合作教育,变革高校以往封...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高等工程专科教育较多因袭本科教育模式。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专科教育改革的深化,现行的教育模式与社会工程实际需要之间存在的矛盾更加突出,主要表现为: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割裂,理论与工程实际相脱离。要改变这种状况,高等工程专科教育必须走产学合作的路子。一、对产学合作教育的一些认识产学合作教育打破了学校教育的封闭状态,把人才培养推向了社会的广阔空间,建立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环境,促进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为学校教育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6.
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产学合作教育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性较强,产学合作教育的开展有利于此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工程管理专业引进产学合作教育,应注意在此培养模式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以促进产学模式的顺利实施,使学校、学生、企业、社会等各方都能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7.
合作教育已被世界上30多个高等学校采用。我国开展广泛研究并进行积极探索,为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工程教育增添活力,但我国产学合作教育与西方国家有着本质的不同。我国产学合作教育实践有利贯彻执行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学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工程专科教育是培养生产、工程第一线高级应用型人才,产学合作教育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有力措施,我校开展产学使用教育并积极进行探索,校办工厂积极参与产学使用教育,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不断探索和完善高工专校办工厂产学使用教育的模式。 一、校办工厂教育功能的增强  相似文献   

8.
随着上海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下称上汽集团)对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上海市委、市府要求高校在人才和科技方面积极支持第一支柱产业的发展,与上汽集团加强产学研合作。上汽集团有关部门闻风而动,主动与上海交大、同济大学和清华大学联系产学合作事宜。上汽集团与清华大学在上海建立了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站,1998年开始合作培养研究生,首批硕士生经半年多在校学习后已于1999年3月进站,赴各厂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上汽集团还从1997年起分别与上海交大、同济大学组成了两个本科生产学合作试点班,参…  相似文献   

9.
产学合作教育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基本趋势,笔者分析了实施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以广西工学院为例详细地论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已取得的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产学合作教育在国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中是一热门课题,反映了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在不长的时间里,已召开了六次国际性研讨会。明年将于深圳或香港召开第七次国际产学合作教育研讨会。我国对产学合作教育十分重视,为建立具有中国教育特色的产学合作教育体制,结合  相似文献   

11.
深化产学合作探索联合共建新路中国矿业大学吴松元产学合作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已经在当今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在高等工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呼声日益增高的今天,作为高等工程教育体制改革趋势之一的产学合作已经成为不少工业部门和工科大学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一、产学合作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渠道1、产学合作教育模式是应现代工业需要而产生的,它具有较大的发展前途.国外把它称为Cooperative Education(即合作教育).德国和日本的高等工专,美国的社区技术学院都十分重视产学合作,取得企业的支持,毕业生在合作厂家就业很受欢迎.尤其是德国和日本办高等工专的成功,使不少人认为产学合作是德、日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我们学校与一些厂矿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培养人才,其基本方法是聘请工厂的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习,并请他们来校讲课,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同时,学生要在学校和工厂以多种方式参加一些适当的生产实践.我们认为走产学合作教育之路是适应当代社会对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的需要.2、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我们高等工程专科的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要与当前  相似文献   

13.
“上海的产学合作教育走在全国的前列”,这是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和全国产学合作教育“九五”试点领导小组联合组成的专家小组对上海试点工作进行中期检查后所作出的总体评价。1999年6月27日至7月11日,由全国产学合作教育协会副会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副校长刁振邦教授为组长的专家组对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电力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水产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等8所试点高校进行检查,还考察了参与试点合作教育的民乐啤酒厂、星火发电厂、金山对虾养殖场、上海汽车培训中心、上海汽车检…  相似文献   

14.
高工专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冯欣南,徐升荣(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随着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工程专科学校(以下简称高工专)面临着接受企业“择优挑选”的竞争,需要培养企业急需的献身事业、忠于职守、基础扎实、勇于实践的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MIT化工实践学院的理念、运行模式及其影响,详述其所创立的以高水平工程实践教育为特征的产学合作模式,梳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理念和利益冲突及其协调解决方式。本文期望为工程教育如何借助产学合作更好整合专业实践提供一个范例,既纠正工程教育去工程化的偏向,也防止产学合作去教育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校企合作创办特色专业互惠互利开展产学结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学合作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必由之路。我校汽车工程专业创建十二年来,积极探索,走出校门与企业进行多方面的合作,在专业定向、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专业建设、学生就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创办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和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7.
产学合作教育是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对接、推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改革、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和CSSCI数据库收录的2007年至2021年产学合作教育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CiteSpace可视化工具,对国内外产学合作教育领域的研究进行了详细梳理,分析其研究热点、知识基础、演进路径和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外研究热点集中在产学合作教学改革、学习方法、质量评估的定量实证分析以及产学合作教育模式、职业能力培养、协同创新和工程教育的定性分析。研究趋势包括以学生为中心的产学合作教学改革、教育模式创新、教学质量评估以及学生学习方法研究等。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产学合作模式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分析产学合作教育动力机制,结合湖南科技大学产学合作教育的实践,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提出以下可操作性强的高校产学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专业的办学特色和优势,选择目标企业并加强沟通,加大对合作企业的支持力度,建立高等教育产学合作的管理体制与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与高质量技术应用型人才匮乏的矛盾,迫使高等工程教育进行改革。本文提出“产学”合作教育作为一种培养模式,应贯穿在整个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我院三年来的“产学”合作教育实践,归纳出企业参与“产学”合作教育的利益驱动机制;企业与学校之间利益的动态调整机制;构建以人才质量为基础,企业、学校和学生的三赢机制;“产学”合作教育的规范化管理保障机制;构建以“企业标准与教育标准有机融合”为基础的教育教学改革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0.
“产学”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同济大学和上汽集团进行“产学”合作教育试点情况,阐述了“产学”合作教育的意义、实施情况和效果,并提出对“产学”合作教育的若干思考。本文对探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途径和办学形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