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赵萌 《传媒》2021,(2):52-54
近年来,网络短视频成为红极一时的网络文化形态,拓展了文化生产、传播和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塑造着全新的大众文化形态.网络短视频颠覆了自上而下的文化传播方式,解构了传统文化精英的文化垄断,充分释放了文化生产权利,促使文化生产回归生活.同时,网络短视频也带来了文化亵渎与狂欢化、网络文化庸俗化等问题.因此,应当辩证看待蓬勃发展的网络短视频行业,加强对网络短视频的引导和规制,促使网络短视频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徐杰 《传媒》2021,(20):53-55
短视频这些年得以快速发展,但在技术加持和便利网络条件下,短视频雷同内容随处可见、浮躁肤浅符号蔓延、不良内容肆意传播,优质内容也因此被逐步埋没.对此,主管部门依据相应法律法规加强对短视频平台的监管,引导创作者和平台走上优质原创的内容之路,同时培养短视频用户的媒介素养,提高其批判思辨和理解能力,避开种种隐匿的电子陷阱,多方共同努力成就天朗气清的短视频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3.
李洁  杨木生 《出版广角》2016,(23):60-62
"互联网+"的兴起、发展与普及,给中国的政治生态、经济结构和社会文化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而网络空间治理体制不健全、法制建设不完善和网络安全技术不发达等问题,对政府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的问题日益突出,党和政府对网络空间治理也愈发重视.网络空间的治理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并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文章总结并分析"互联网+"下的网络空间治理出现的问题,旨在寻找创新型的网络空间治理机制,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4.
"十三五"期间,中国新媒体在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四个方面实现了从突围到跨越:短视频和直播电商成为提升新媒体传播力的新标配、政策导引+舆论引导实现了新媒体引导力的双向提升、全媒体传播格局助力主流媒体影响力提升、技术赋能下国家数字化治理质效倒逼新媒体公信力提升.然而,面对"四力"突围中媒介技术、短视频、媒体融合、主流意识形态和网络空间社会治理等领域的问题,"十四五"时期应着力于构建情感与信息传播的共同体、丰富短视频的内容生态、实现优质内容与用户的深度连接、媒体融合注重存量和质化改革、加快建构网络空间社会思潮的内容风控和预警机制、推动网络治理向数字网络治理转型,为"十四五"时期新媒体"四力"的跨越提供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权力的凸显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而技术与创意交相辉映而生的短视频正在成为一种世界语言,在全球文化对话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技术-传播-文化的内在逻辑为起点,短视频的出现使视觉融合文化得以可能,而创意短视频表现出的时空、品牌和情感向度,构成了其参与跨文化传播的共情特征.基于此,如何更好地利用创意短视频实...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的数字化时代,以重复性展演为主要形式的短视频传播已经成为中国传播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参与性网络文化分析的重要概念,“米姆”为考察短视频重复性展演提供了一个重要理论视角。短视频米姆式传播是通过对源自短视频或其他媒介形式的原生米姆的继承、扩展或修改而进行的短视频内容生产与传播,其集中表现为对米姆文本的差异化重复。短视频米姆式传播在行动逻辑上,既源于满足个体认同和群体情感连接的需要,也有着技术成本与文本设计成本的考量,更是对注意力资源的争夺和对原创性风险的规避。同时,这一传播方式也与社会文化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连接的关系,在促进文化的创造性、多元化发展以及参与公共话语建构方面有着独特的社会文化意涵。  相似文献   

7.
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移动短视频行业的迅速发展,契合了当今以"注意力经济"为主的时代主题。借助生态位理论分析移动短视频生态位拓展的价值逻辑,发现移动短视频主要通过商业价值、品牌价值、文化价值三方面进行生态位拓展。移动短视频最初显现的商业价值是其生存的保障,主要通过拓展生态位宽度来体现;移动短视频生态位拓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培养品牌价值是凸显其生态位差异的重要体现;拓展移动短视频的文化价值,为移动短视频持续、长久、健康发展奠定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8.
李思思 《视听》2022,(4):160-163
抖音博主"张同学"拍摄的中国乡村题材生活短视频通过陌生化的题材增设适度审美距离,并在视觉审美体验上进行技术加码,实现了圈层突围.纵观短视频行业生态,在算法包装下,对同类型题材的精准识别以及视频内容价值导向的精准划分是当前短视频平台需要警惕和关注的现实问题.短视频未来的发展应从平台算法推送的利弊得失、短视频内容变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孙立 《东南传播》2012,(1):83-84
现在,在视觉已经占有"霸权"的时代,对网络空间的视觉样式研究显得迫切和必要。笔者将以四大网络社区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得出其空间视觉样式;进而对这类网络空间视觉样式进行理论深入探析,以期挖掘其视觉样式背后的现实根源和理论依据,希望对正在不断出现的新的网络社区空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甄佳佳 《青年记者》2017,(30):44-45
互联网已成为当今中国最大的舆论场,庞大的网民群体使得网络空间成为了各种思潮的滋生地.以平民化、反精英和非理性为主要表征的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在一些网络舆情和突发事件中逐渐发酵,已经严重干扰了相关事件的正常走向,成为影响网络生态的重要变量.探索网络民粹主义的媒介治理,不仅有助于遏制网络空间中的各种非理性言论和网络谣言,而且对新形势下净化网络生态、建设网络强国大有现实裨益.  相似文献   

11.
新冠肺炎危机传播加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传播生态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传播特征,需提升国家突发重大战"疫"中的网络治理能力。中国政府亟待应对"现代化"正负两面性的"亨廷顿悖论",从法制、组织、制度与价值四大方面建构国家治理体系,发挥治理能力"现代化"正面效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标志从"社会管理"转变到"社会治理",展现了"大国气派"。  相似文献   

12.
钟南山院士在中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和危机传播中,是一个现象级人物。人们对钟南山敢医敢言精神的信任是他做好危机传播工作的重要基础。钟南山以科学精神攻克医疗难题,以人文素养抚慰人们心灵。在危机情境中,钟南山善于回应热点,善于对话,实现了危机传播信息的供求平衡。口语传播、电视传播、两面提示等传播策略优化了危机传播效果。专家已成为危机传播当中一个不可替代的主体,独立自主与敢讲真话可以赢得更多信任。只有加大健康传播人才培养力度,创新培养模式,才能出现更多的钟南山式的健康传播、公共卫生危机传播人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通过搜集和分析国内外社交媒体网络谣言的相关文献,以期了解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谣言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及未来的研究趋势,为网络谣言治理和学术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过程]本文运用文献分析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方法,对国内外网络谣言研究的起源和发展、国内外研究热点及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对比和可视化分析。[结果/结论]从研究发展趋势看,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数量呈递增态势,国外研究主要围绕网络谣言的传播、社交媒体网络谣言的监测、社交媒体网络谣言的传播原因进行研究;国内研究主要围绕社交媒体网络谣言的传播模型、社交媒体突发事件网络谣言、不同类型社交媒体平台的网络谣言三个方面;从研究趋势看,未来研究会主要围绕区块链技术在社交媒体网络谣言中的治理、机器学习技术在社交媒体网络谣言中应用、老年群体社交媒体网络谣言治理等。  相似文献   

14.
档案文化以开放的姿态融入信息社会,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文章以社会公共文化作为信息时代档案文化发展的新定位,以大众文化为新的表现形态,共同推动档案文化从“组织文化”向“社会文化”的转变,并结合实践中的具体案例从空间、主体和成果三个维度描述信息时代档案文化所呈现的微观样态,将档案文化空间样态解构为网状实体空间与赛博空间;阐释了档案文化主体样态呈现出的多元化和协作化趋势;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和档案文化服务活动共同构成了面向大众的档案文化成果样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研究旨在回答不同探索式搜寻意图的用户如何表达信息需求,不同的需求表达倾向于采用哪种搜寻策略,以及该选择机制如何受用户预期绩效的影响。[方法/过程]通过理论研究探索用户搜寻意图的复杂性和搜寻策略的多元化,结合用户需求表达和用户预期绩效的分析,建立用户探索式搜寻意图对搜寻策略选择的影响机制的理论研究框架,通过情景模拟问卷获取搜寻行为数据,以揭示无向信息收集、有向信息收集、知识获取、建议咨询、社会联系5种探索式搜寻意图在选择综合搜索引擎、专业搜索引擎、个人空间SMQA、问答平台提问和短视频网站浏览策略时的策略偏好及其成因。[结果/结论]研究表明,探索式搜寻意图需求表达的差异受搜寻目标的性质和用户认知能力的影响;不同需求表达的搜寻策略选择具有显著差异;预期绩效的调节作用促进了探索式搜寻策略选择的多元化和策略转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研究旨在回答不同探索式搜寻意图的用户如何表达信息需求,不同的需求表达倾向于采用哪种搜寻策略,以及该选择机制如何受用户预期绩效的影响。[方法/过程]通过理论研究探索用户搜寻意图的复杂性和搜寻策略的多元化,结合用户需求表达和用户预期绩效的分析,建立用户探索式搜寻意图对搜寻策略选择的影响机制的理论研究框架,通过情景模拟问卷获取搜寻行为数据,以揭示无向信息收集、有向信息收集、知识获取、建议咨询、社会联系5种探索式搜寻意图在选择综合搜索引擎、专业搜索引擎、个人空间SMQA、问答平台提问和短视频网站浏览策略时的策略偏好及其成因。[结果/结论]研究表明,探索式搜寻意图需求表达的差异受搜寻目标的性质和用户认知能力的影响;不同需求表达的搜寻策略选择具有显著差异;预期绩效的调节作用促进了探索式搜寻策略选择的多元化和策略转换。  相似文献   

17.
Media consumers have grown accustomed to content that is broken down into digestible chunks. Portlandia, an Independent Film Channel (IFC) comedy series that affectionately satirizes Portland, Oregon's hipster culture, offers a model of how to attract online viewers and create television programming using short videos intended for a niche audience. IFC promotes these decoupled, song-length clips online and encourages sampling and sharing. Using interviews and an analysis of the program's structure and content, this case study explores how Portlandia takes advantage of the synergy between television and new media, and the way audiences consume video programming in the digital age.  相似文献   

18.
刘修敏 《新闻界》2008,(5):138-140
网络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类传播秩序,也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秩序与文化。面对迅猛发展的网络,面对日益凸显的负效应,重建赛博空间秩序以使人们更好地利用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赛博空间的功能分析出发,分析了赛博空间秩序重建的矛盾与必要性、可能性,并阐述了重建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19年相关案例、事件和数据为基础,从新闻行动者、新闻内容、分发渠道、受众四个方面描述本年度中国新闻业的发展图景,概括年度变化特点和预测未来趋势。研究发现:本年度媒体融合面向移动互联时代进入更加纵深化发展阶段,专业媒体的规模进一步整合压缩,自媒体的监管政策加强。新闻内容产品呈现出混合情感传播模式主导下的可视化形态特征。传播渠道上,媒体通过平台化和移动化不断拓宽传播的覆盖面和到达率,并进一步将传播渠道下沉到基层。算法推荐和人工编辑相结合成为内容分发的主要机制。新闻受众方面,网络新闻与短视频的用户数量持续增长。时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美贸易战等重大事件,网民的爱国情绪表达与媒体的宣传形成共振,全网的爱国主义情绪高涨。总体上看,平台媒体驱动下的视觉创新与技术调适是2019年新闻业变化的主要趋势。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视频将成为更加主流的内容产品形态,传媒业也将深入探索5G技术在传播领域的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20.
在开放存取(Open Access,OA)理念的指导下,教育日趋开放化、共享化、国际化。以MIT于2001年发起的开放课程运动为首,当前国内外已呈现网络课程资源共享趋势。文章针对当前国内外网络视频课程建设现状进行了网络调查研究,进而分析了影响网络视频课程建设的三个关键性因素:形成机制、知识产权、资金来源,并从三大关键性因素出发对网络视频课程资源的组织管理提出了优化建议:提高视频课程质量,促进优质资源建设;平衡知识产权和共享机制;提高社会参与度,共建网络视频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