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橡皮筋模型中的"变"与"不变"橡皮筋(即弹性绳)模型的力学特点是只能在被拉伸时产生弹力作用,与弹簧模型既可被拉伸又可被压缩稍有不同,但仍满足胡克定律,也是动力学问题的一类典型模型,在研究物体的平衡、物体的动态平衡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情景中很常见,可以考察受力的"变"与"不变"、运动状态的"变"与"不变"等.题1(2014年·新课标卷,第17题)如图1所示,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  相似文献   

2.
王波 《物理教师》2011,32(3):41-43
通过绳子连接的两个物体的模型在高中物理中比较常见,通过对绳子末端物体速度的分解,容易得到两个物体速度之间的关系.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中有这样一类习题,要求解绳连体模型中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不少学生甚至教师都认为取得最大速度的条件是两个物体的加速度同时为零.但是通过仔细分析,我们发现两个物体的加速度一般不会同时为零.  相似文献   

3.
"追及"的情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我们并不陌生."追"和"被追"的两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存在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一类是初速为0的匀加速运动的物体追赶匀速运动的物体,一定能追上.另一类是以一定速度做匀减速运动的物体追赶匀速运动的物体,不一定能追上.例1:在十字路口,汽车以0.5m/s2的加速度从停车线启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恰好有一辆自行车以5m/s的速度匀速驶过停车线与汽车同向行驶.求:(1)两车何时相距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少?(2)汽车何时追上自行车?追上时离出发点多远?分析:画草图.  相似文献   

4.
例1市面上的电子秤由于内部的"力—电"转换结构不同而分为两大类:一类测量的是物体的质量m(原理类似于天平或杆秤);另一类测量的是物体受到的重力G的大小(原理类似于弹簧秤),再  相似文献   

5.
中学物理研究的运动主要是物体在恒力作用下的匀变速运动的问题,但有时也碰到物体在变力作用下做非匀变速运动的情况,其中有一类问题是物体最终能达到稳定速度我们习惯称之为“收尾速度”问题.  相似文献   

6.
电磁感应相关问题是高中物理十分常见的一类题型,是学生必须熟悉和掌握的一类问题.由于电磁感应中运动的物体一般都会受到变化的安培力作用,通常会以非匀速运动,直接对运动物体分析速度、加速度和位移比较复杂,应结合动量定理对问题进行分析.根据电磁感应现象中物体的始末状态和动量定理进行分析,能使问题的解答更加简单,继而对问题进行顺利解答.本文主要对两种电磁感应模型进行分析,具体介绍动量定理解答这些问题的应用过程,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动量定理,进而提高解题效率.  相似文献   

7.
正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是中学物理学习中的一类重要模型题。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若不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那么物体在圆轨道上运动的终结位置在哪?终结位置处的速度有何特点?到达终结位置处之后,物体接着又将做何种运动?对于这些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处理上难度较大或在理  相似文献   

8.
一、本月知识学习指要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题目中,有两类基本问题需要处理,一类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要求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另一类是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要求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处理前一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先求出几个力的合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利用运动学有关公式求出速度和位移;处理后一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先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然后在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的基础上,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力.在运用牛顿定律具体求解时,要正确选择研究对象,注意隔离法分析处理问题的要领,要…  相似文献   

9.
正追及问题是高中物理非常常见的一类题,是难点,也是考试的热点,它是以生活中物理现象为依据,所涉及的物理知识包括运动和力、功和能等,所以要解决这类题型需要较深的物理功底,能比较全面的考查知识和思维能力."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于同一位置,常见的情形有三种:一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物体甲追同方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乙,一定能追上,在追上之前两物体有最大距离的条件是两物体速度相等,即v甲=v乙;二是匀速运动的物体甲追赶同方向做匀加速运动的物体乙,存在一个恰好追上或者恰好追不上的临界条件是两物体速度相等,即v甲=v乙,此临界条件启发我们一个判断此种追赶情形能否追上的方法,即通过比较两物体处在同一位置时的速度大小来分  相似文献   

10.
"建立基本模块,选取参考对象,确定坐标体系",它是认识物质世界,研究物体运动的基础工程.为此,从"厘清概念,走出误区"做起.一、理清概念1.物体与质点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占有一定空间的个体.如太阳、地球、汽车、飞鸟、微小颗粒等均可统称为物体.质点是表示物体的一个有质量的点.如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时,飞船可用质点表示.质点突出了"物体具有质量"这一要素,将物体进行科学抽象而建立的一种理想化模型;  相似文献   

11.
动量守恒定律在高中物理各个重要模型中,几乎都有涉及,是每年高考的热点.掌握各个物理模型及其解法,是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是高考复习备考的重点. 1 人船模型 "人船模型"涉及两个物体,系统动量守恒,初动量为0.利用"人船模型"时,首先要判断是否符合"人船模型",其次要重点判断始末状态两物体的位移关系,最后按照"人...  相似文献   

12.
高中物理教学中常会出现一类在规则物体中进行切割、挖空的"不良"问题,直接运用数学知识,对高中生来说难度很大,这让很多学生大为头疼。文章基于等效叠加思想,选择了几个典型的模型,从简单的柱体模型寻找重心出发,逐渐深入到球壳、球体的场强、静电力等问题,深入浅出地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3.
史纪元 《山东教育》2002,(32):48-49
1.物理模型所谓物理模型,即在分析和解决实际物理问题时,经过突出主要的、本质的特征,忽略次要的、非本质的因素,对实际物体和物理过程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描述或模拟。比如质点,就是突出了物质的质量,忽略了它的形状、体积、温度、发光和带电等因素而形成的一种理想化模型。根据物理模型在实际问题中所起的作用,一般分为三大类:一类是表示物体的模型即对象模型:如质点、刚体、弹簧振子、单摆、理想气体、点电荷、点光源、原子核式模型等;另一类是表示状态和过程的模型即过程模型:如匀速直线运动、弹性碰撞、简谐振动、准静态过程…  相似文献   

14.
王永昌 《物理教师》2011,32(6):15-15,17
连接体问题是考试的一个热点,以静止的斜劈上放一个静止或运动的物体模型居多,而涉及到这个模型的问题中有一类问题是判断地面对斜劈静摩擦力的方向,解决这个问题往往需要用到整体法和隔离法.对斜劈受力分析发现,斜劈受到地球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是竖直方向的,不会使斜劈有向左(右)的运动趋势.可能使斜劈有向左(右)的运动趋势来源于斜劈上物体对斜劈的压力和摩擦力.  相似文献   

15.
力与运动关系的习题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解其运动情况;另一类是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解物体所受的未知力或与力有关的未知量.在这两类问题中,加速度a都起着桥梁的作用.而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及运动过程分析是解决这类问题的突破口和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两个物体问通过弹力或摩擦力发生相互作用,是力学中重要的物理情景.这类题以运动和力的关系为中心,解题方法包括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及能量守恒定律等主要力学规律.因此是一类大型的综合题,也是高考中考查最多、难度最大的一类综合题.适当地建立物理模型是解决这一类问题的一个基本方法.现将在运用动量守恒定律中出现的典型模型归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胡耀合  贾保成 《考试》2003,(3):7-11
五、两个物体刚好分离的临界条件两个物体从接触到分离,是常见的一类临界情况。它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运动的物体与静止物体从接触到分离。刚好分离的临界条件是,它们尚未离开,但它们之间弹力为零。  相似文献   

18.
黄刚  潘昳 《考试周刊》2011,(43):183-183
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相互连接参与运动的系统称为连接体。在高中阶段的连接体问题,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碰到两类:一类是各个物体有共同的加速度;另一类是它们没有共同的加速度。在高考卷面中频繁出现连接体问题,下面我就如何求解这类问题归纳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9.
"轨迹"问题是高中物理竞赛中一类很重要 的热点问题,由于缺乏正确的解题思路,这类问 题常成为学生在物理竞赛学习中较难解答的问 题。本文通过结合具体教学实例,就物理竞赛中 运动物体轨迹问题的处理方法作一教学小结。 1 运用"数学解析法"求解运动物体轨迹 1.1 运用直角坐标求解 对于受到某种几何约束的运动物体,常运用 直角坐标求解运动轨迹,基本思路是:(1)建立 坐标系(直角坐标系或极坐标系),确定运动物体 的坐标;(2)运用物理规律建立有关物体坐标的 运动方程;(3)运用运动物体几何约束关系,定  相似文献   

20.
正【第157题】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说"某某的数量是多少"等。"数"和"量"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许贻亮老师整理)【解答综述】在汉语中,"量"的原意是古代斗、升一类测量容积的器物,现引申为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数"的原意指物体的数目、个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