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民办中小学的快速发展,教师队伍不合理地流动及其带来的不稳定性已成为影响民办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利用辽宁省民办教师流动情况调查数据就教师流动的基本情况、流动的原因以及不合理流动所产生的后果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民办中小学师资流动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校以目标管理理论和创新教育理论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积极用改革的办法饵决发展中的问题,靠机制消化发展中的矛盾,不断深化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给教学管理注入了新的生机。激活了教师的创造力,增强了大家的凝聚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柴凌凤 《教育探索》2005,(10):107-107
民办中小学教师肩负着敦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因此必须加强民办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管理与建设。加强民办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管理与建设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中小学按不同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条件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旨在扩大教育机构的民办中小学。比如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地区的民办学校和城市打工子弟学校。另一类是为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多样化教育的需求而设立的民办学校。后一类学校由于迎合了多样化教育的需求,办学资金相对雄厚,起点较高,办学的基本条件较好,相比前一类学校更容易得到政府的肯定和支持,在学校管理中也容易形成自己的特点。因此,本文中的民办学校主要指后一类民办学校。这类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相比,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方法上有许多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一、乡村中小学校教师的管理误区 目前大多数乡村中小学校对教师采取军事化管理,缺乏民主、科学。现将乡村中小学校常见的一些教师管理误区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6.
汪丹丹 《教师》2019,(5):15-16
教育是国家的基础性事业,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民办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需要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民办学校内部管理模式和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文章就民办中小学在学校教师管理方面如何建立有效合理的教师激励机制进行分析和探索,这对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民办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小东 《课外阅读》2011,(11):128-129
一所学校的兴衰,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与这所学校的教学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质量的高低全在于人。邓小平同志早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一所高质量的学校就必须拥有一支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就目前我们南宁荆楚学校而言,现任教师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并不低,关键是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近几年来我们荆楚学校的领导班子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现将点滴的体会,述之文字。  相似文献   

8.
教师家访的目的是争取家长对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现在的家访却存在着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9.
继续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在我国确立,是教育变革的重要突破。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当前,面向21世纪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深刻感觉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应该是更新知识和提高学科教育的能力,而不单单是知识的补缺,不是学历补偿教育。 下面,笔者就目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领域里存在的误区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认识上的误区及调适 继续教育属于高等延续教育,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思想在教师培训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  相似文献   

10.
正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陆续颁布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等政策来规范和扶持民办教育的发展。但从实践看,民办教育在发展中还面临着诸多民办学校的平等法律地位、民办学校的师资建设等瓶颈问题。这对民办学校教师的队伍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也影响着民办学校的持续  相似文献   

11.
姚雁 《教学与管理》2005,(12):11-13
公有民办中小学是近几年来,在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型办学模式,“是一种集公办与民办为一体,既体现政府办学的规范性,又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同时吸引社会对教育的投资,使学校的办学规模及办学质量有一个较快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办学体制”。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依靠的主要力量,针对公有民办中小学新的特点,有必要探讨其教师管理。  相似文献   

12.
根据当前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详细论述建设高质量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结合国际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向,从教育观念的确立,教学科研的开展、环境氛围的创设和信息技术教学培训等方面阐述了适应时代要求、提高教师教育水平的途径、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2010年是中国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这一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会议的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根据五年来的办学经验,我们认为,农村民办中小学管理的思路应该是:质量是生命,管理是保证,教师是关键。一、强化学校管理切实让家长满意要使每一位家长满意,需从三个方面抓起:1.加强教学管理,让家长信任。许多家长舍近求远,把孩子送到民办学校来,都是望子成龙。如果民办学校的办学质量不高,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不同孩子的家长对学校有着不同的要求。要求孩子的学习成绩必须是优秀的,是因为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过去在公办学校成绩常常不及格的孩子,只要成绩能及格,家长也是满意的;有的孩子虽然主科成绩一般,但音、体、美等某一门成…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给教育行政部门、家长、学校和社会提供关于海南省民办中小学办学实力的翔实可靠的信息,探索民办学校创办、经营、管理、发展的规律,我们用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发的社会科学软件包spss对海口市民办中小学的综合实力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数据以海口市教育局提供的2005-2006学年度民办中小学年检资料为基础。该学年度,经海口市教育行政部门年检合格的民办中小学共有84所。剔除资料缺失和资料无效的19所学校后,确定有效样本65个,占总数的77.38%。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教师流动之我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学上的教师流动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具备一定条件的合格劳动者选择了教师职业或在职教师放弃这一职业,即合格的劳动者进入或退出教师劳动力领域;另一方面,是在职教师由现任职学校转入另一所学校任职,即劳动者在教师劳动力领域内的自然流动。一、中小学教师需要参与社会流动多年以来,我国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实行封闭式管理,鼓励教师“终身从教”。“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这句话还明确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尽管严格控制中小学教师流动,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如果说学校辍学率高曾经给…  相似文献   

17.
民办中小学教师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生态对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剖析当前山东省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掣肘,并分析其成因,围绕教师、学校、政府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山东省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的策略:教师自强规划意识,激发专业发展动力;学校增强制度建设,完善专业发展环境;政府加强政策到位,保障专业发展权益。  相似文献   

18.
民办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关系到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和前景。本研究抽样调查了上海市45所民办中小学的1459名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从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专业发展障碍和专业发展支持三个角度,勾勒出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数据结果表明,民办中小学教师在学科教学、学生评价和21世纪教学技能这三方面的需求程度最高;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所感知到的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的专业发展障碍与支持皆有显著差异。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应增强自我发展意识,给予这个阶段教师更多的支持;着重解决5-10年的教教师在学校层面受到的发展阻力,帮助教师缓解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教育部门和民办中小学应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制定不同的方案,立足于教师实际发展需求给予对口支持,增强教师自觉专业发展的意识,践行终身学习。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于永顺 《教育科学》2001,17(1):18-22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阐述了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民办中小学教师培训过程中存在教师参加的机会少、参与培训的教师所表现出的自卑感、教师参与培训的热情不高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马太效应、敝帚自珍效应、不值得定律、破窗效应等原因。为此,我们需要从价值观层面、政策层面、学校层面、专家层面、教师层面、社会层面等去寻找适宜的对策,以便有效促进民办中小学教师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