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纸质报纸在互联网上原汁原味的再现,是目前数字报纸比较热门的表现形态之一,它既传承了纸质报纸的版面信息和阅读体验,又融合了互联网快速互动和多媒体等特点,以方便的版面导航、丰富的阅读体验、快捷的发布时效和低成本的生产方式,赢得了业内人士的青睐,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已有30来个报社或报业集团的近100张报纸加以采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孤云 《新闻窗》2006,(6):91-91
11月21日,第七届深圳读书月重点主题活动——中国首届报纸阅读支化圆桌会议在深圳开幕,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举办的报纸阅读文化主题峰会。书评与阅读以及媒体的关系。国内读书版的现状与趋向,想必会成为会议重要议题。本次报纸阅读文化圆桌会旨在唤醒各界对报纸阅读文化的关注,充分发挥媒体在推动全民阅读文化方面的作用。(2006年11月21日《晶报》)  相似文献   

3.
《新闻与写作》2006,(10):17-17
喻国明教授曾撰文讲:所谓“厚报”其实是一个相对概念。它不是关于报纸篇幅唯一决定的数量称谓,而是相对于人们有限的阅读时间可以阅读的报纸篇幅数的一个概念。报纸所提供的内容篇幅超过了人们在有限阅读时间内可以有效阅读的篇幅数,就被人们称之为“厚报”,反之,则为“薄报”  相似文献   

4.
如今,报业蓬勃发展,报纸种类繁多,读者的阅读亦是有选择的,因而作为与受众息息相关的纸媒,就要用报纸特有的视觉元素,合理安排报纸版面,以实现信息最有效地传播表达,满足读者视觉需求、阅读需求。笔者探讨了作为传统平面媒体的报纸应如何通过版面设计这一视觉表达方式,达到吸引阅读,引导阅读,方便阅读。  相似文献   

5.
张子让 《新闻记者》2005,(12):69-71
青年读者对于报纸的未来乃至我们的社会都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在越来越复杂的世界中,阅读报纸可能成为破译当代社会最有效的方式,只有阅读报纸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公民。基于这样的共识,法国报界和政府多年来不断呼唤和争取青年人阅读日报,尤其是综合性日报。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都市高节奏的生活重压之下,人们已经很少花大量时间去读完一份报纸,跳跃式地简单过滤图片和标题已成为普遍的阅读习惯。于是,伴随着读者阅读习惯和接受心理的变化,加之图片本身就具有的传播功能,图片对于报纸的作用是日益增强的。亳不夸张地说,图片正以惊人的力量改变着人们的阅读取向。以独特的功能创建人们的认识世界。  相似文献   

7.
浅阅读是一种阅读方式,又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们在其中找到了直截了当的快乐,时间在这种快乐中轻松易逝。报纸这一媒体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浅阅读的需求。浅阅读表现出消费文化的一些突出特征:快餐式、随意性、享乐化、碎片化。报纸如何把握住浅阅读时代读者的口味,使报纸让读者乐于接受?首先,应当注重报纸形式设计,强化报纸的视觉效果。其次,在内容上应研究读者口味,提供精彩的"碎片"。一份成功的报纸还应该做海量信息的导引者,并且有意识地加入深阅读元素,逐步完善报纸结构。  相似文献   

8.
吴方 《军事记者》2008,(12):39-41
一、30年报纸的变与不变 在三大传统媒体中,从“年龄”上讲报纸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它出现得最早,存在的历史最长久。其主要原因是,早期报纸生产和传播所依赖的客观条件最简单、最基本。只要有纸和笔,报纸就可以采编;只要有油墨印刷,报纸就可以出版。读者拿到一张报纸之后所需要的阅读条件也最普通,只要有光线,就可以随时反复阅读。在内容方面,报纸长期以来在社会上形成了很高的公信度,以报道的权威性赢得了读者的信赖。  相似文献   

9.
中新 《新闻导刊》2004,(4):11-11
一份报纸是主流报纸还是边缘化报纸,主要看其忠实读的拥有量,忠实读拥有量的多寡,取决于读的“阅读期待”能否最大限度地得到满足。有人提出,“阅读期待”源自接受美学,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探求未知的渴望。报纸读所期待的是获取新闻、知识和信息,获得陶冶  相似文献   

10.
《出版参考》2006,(9X):37-37
据统计,近几年来纸质印刷的日报大学年龄的读者群有所下降。虽然大学生不喜欢日报,但对于大学报纸还是读得很多的。一项大学出版社研究表明,大学生既阅读纸质版大学报纸,还阅读网上版大学报纸。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互联网的崛起和媒体竞争产生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以史无前例的数量、规模和速度涌现在读者眼前,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大众阅读素质也随之不断提高。相对于报纸和互联网提供信息的高效迅  相似文献   

12.
“报纸消亡论”已经成为所有新闻工作者重点关注的一个话题。报纸的发展与读者阅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能否适应读者的阅读要求,对读者进行正确的引导,是报纸生存发展的关键。为此,本文选择了读者问卷调查的研究方式,希望通过对城市知识分子群体的代表——“高校教师”读者群的报纸阅读习惯进行调查分析,管窥当前报业发展现状,思考其前途命运。  相似文献   

13.
杨坤 《重庆图情研究》2005,6(2):46-47,59
通过对长春图书馆报纸文献利用情况的随机调查,从读者类型、阅读倾向及目的等方面分析近年来读者层面及阅读倾向的变化,总结经验,提出相应的工作方法。提高报纸文献的利用率。参考文献2。  相似文献   

14.
报纸等传媒的变迁与发展,总是与时代的发展紧紧相连。现代人特别是新生代人,更喜欢一种个性化的阅读方式:于是报纸的“脸面”——版面编排也发牛了诸多变化。个性化阅读,正“颠覆”着传统的阅读审美情趣。“板块式”、“养眼式”等结构正成为当今报刊时尚的组版风格。  相似文献   

15.
法国互联网公司Miratech的一项新研究对比了报纸读者和iPad读者的阅读模式。通过眼球跟踪技术,研究得出结论:由于种种原因,与iPad读者相比,报纸读者能够记住更多阅读信息。该项研究也并非没有缺陷:如没有给出样本数量,无法确定非英语报纸的文化影响等。不过从中还是可以看到一些有趣信息,即:iPad读者和报纸读者的阅读时间相差无几,在iPad上的用时是1分13秒,而在传统报纸上则是1分11秒。  相似文献   

16.
蒙君 《新闻窗》2006,(1):34-35
进入信息时代,“速读”的信息接受方式导致了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一般说来,一个人阅读一张报纸的时间为10分钟左右,如今,报纸版面增加了,并不意味着人们阅读报纸时间的延长,反而意味着每版阅读时间的下降。随着各家报纸竞争的激烈,一些营销观念被导入报纸市场,一张报纸光有“卖点”不行,还得“出售”方便;光有“审美”不够,还得“传播”容易,报纸读者意识的增强在版面上最鲜明的体现是重视报纸的“易读性”。  相似文献   

17.
重视读者的感受已成为我国报纸的普遍做法,报纸读者意识增强在版面上最鲜明的体现是重视报纸的易读性。笔者试图从报纸版面设计的创新化、独特化、专业化等角度,解析在版面设计中要时刻关照读者的阅读感受,以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0月1日正式创刊的《羊城地铁报》(以下简称地铁报)以“报网一体,一纸惊人”的姿态。出现在被认为是“代表方向。改变现在。影响未来”的数字报纸平台上。作为中国首份纸质媒体和数字报纸同步推出的城市新锐媒体.地铁报的创刊无疑是一件值得称颂的事情。它意味着读者除了乘坐地铁可以阅读到此份报纸外。还可以通过登录大洋网数字报纸平台阅读每期的地铁报。创刊号当天,地铁报在广州地铁沿线引起了一小轮的读报高潮。几乎每位乘坐地铁的乘客都高兴地拿到了这份新鲜出炉的免费新闻大餐。从受众阅读《地铁报》创刊号的反应来看。市民大多持肯定态度,表示地铁报为他们乘坐地铁的枯燥时间注入了活力,带来了一份信息咨讯的快捷享受。  相似文献   

19.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各种网络阅读平台、电子书、手机报、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使人们进入了浅阅读时代。本文探讨了在浅阅读时代这一背景下,作为传统平面媒体的报纸应如何设计版面以吸引阅读,引导阅读、方便阅读。  相似文献   

20.
从5月29日起,齐鲁晚报和生活日报推出一套全新的新闻阅读大餐——桌面报纸。桌面报纸打破了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将报纸转移到电脑桌面上,所有电脑用户只要打开电脑,不用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