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知识》1993年第9期刊载的《“难免不……”≠“难免……”》一文,其作者认为:“难免不”是个短语,“难免”多了一个否定副词“不”,显然,它是对“难免”的否定。“难免”是“不容易避免”的意思,那么,“难免不”就是“容易避免”的意思。并举出一些报刊文章,经常有把“难免不”等同于“难免”的现象:①你自由散漫,  相似文献   

2.
一、食、飨、餐。《诗经二首》中有“不素餐兮”、“不素飧兮”,“不素食兮”三句,课本注“素餐”为“白吃,指不劳而食。下文‘素食、‘素飧,(sun)意思相同。”这条注释欠精确。“餐”,是吃,成语“餐风饮露”即为此意。“不素餐”释为“不白吃”尚无不可。“食”也是吃的意思,讲“食”与“餐”意思相同是可以的。但“飧”本作“餐”,《说文》“食  相似文献   

3.
对“不客气”和“别客气”进行多方面比较的结果表明:“不客气”和“别客气”在使用语境、词语增量和语法单位上存在差异;在语用上,“不客气”比“别客气”更礼貌。其深层理据在于:第一,“不客气”的主语是言者主语,“别客气”的主语是句子主语,而二者主语的分别是移情策略在言语交际中的运用;第二,语法化对语义的制约,“不客气”的语法意义是不必要客气,“别客气”的语法意义是不需要客气,“不客气”强调客观不必要,自然更易为听话人接受。  相似文献   

4.
最近,看到学生作文中有这样的句子:“这个观点虽然貌似正确,实则不刊之论,经不起推敲。”文中的“不刊之论”是望文生义的误用。还有一个成语“文不加点”也是经常被误用,如:“朱玉林的作文水平不高,经常是文不加点,词不达意。”“不刊之论”的误用,主要是由于对“不刊”的意思不了解,以为“不刊”是“不能刊登”或“不够刊登水平”的意思。实际上,“不刊”是不可删除的意思,指的是文章用词精当,难以删改。杨雄在《答刘歆书》中有这样一句:“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这里的“不刊”便是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意思。“文不加点”的误用,是由…  相似文献   

5.
学贵自得。古今中外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差不多都强调学习者要有独立思考、主动求知的精神。如果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从“教”到“不需要教”,导读是一道桥梁的话,那么,“导”也是为了“不需要导”。从“导”到“不需要导”,  相似文献   

6.
<正> 什么是“发”?学习者对教育者所讲的东西引起了“共鸣”,就算是“发”了;否则,就是没“发”。如果以学员不举手回答教者的发问,就说“启而不发”,显然是有失偏颇的。他“不举手回答”,不见得就没有“共鸣”。也不等于“启发式”有毛病。因为“成人”不同于“小学生”,他的“年龄特征”不能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读写结合”符合学习语文的客观规律笔者过去曾写过多篇文章,谈学习丁有宽同志的“为人”及其几十年教育科研成果“读写结合”经验的点滴体会,并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学术报告中就说过:“科学是常青的,权力是暂时的,追风是过眼(云烟)的。”随后,还大力提倡“五不唯”和“一唯”。所谓“五不”,即不唯上,不唯心,不唯书,不唯我,不唯风。所谓“一唯”,即“唯科学”。这是我们今天各个领域所要大力提倡的。上述“五不唯”中,只有“唯心与唯物辩证法”完全对立之外,其他“上、书、我、风”并不是全部否定。由此可见,丁有宽的读写结合实验,经多…  相似文献   

8.
杜永道 《现代语文》2006,(9):111-111
问:有时候听别人说“不尽人意”,有时候又听人说“不尽如人意”,究竟应当怎样说呢? 答:应当说“不尽如人意”。这里的“尽”是“都,完全”的意思,“如”是“符合”的意思。“尽如人意’’就是“完全合乎人们的心意”。在前面加一个“不”,说成“不尽如人意”,意思是“不完全合乎人们的心意”,也就是“仍有让人不满意之处”的意思。其中的“如(符合)’’不能省略,说成“不尽人意”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9.
“V/A不X”结构是指谓词后跟否定性补充成分的“述不补”短语结构。如“看不见”、“说不下去”、“管不了”、“拿不得”等。这里我们不讨论“V/A不X”短语结构本身的结构情况,而只是从意义上来谈位于此结构中“不”字的否定对象。 “不”字作为否定副词,具有否定作用,一般也只是否定它后面的中心语或修饰语成分。但是,此结构中的“不”字其否定的对象不仅仅是“V/A不X”中的X项,它可以否定它前面的“V/A”项,还可以否定能加入“不”字的“V/AX”结构,除此之外,还可以否定“V/A不X”结构的补语或其他成分。  相似文献   

10.
据说,在大庆油田,最受广大职工欢迎的领导干部是那些“‘五官’端正”者。“五官”是指“嘴不馋”(不用公款吃请)、“手不长”(不贪污受贿、不巧取豪夺)、“腿不懒”(不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耳不偏”(不偏听偏信喜闻颂歌)、“心不邪”(不损公谋私、  相似文献   

11.
《诗经》中的“胡不”就是“为什么不”,多是反问,表示强化的肯定。“反问”的意思逐渐消失,只剩强烈的肯定语气。“不康,康也”,“不宁,宁也”,这类“不”,有人推测是表强调的“胡不”的简缩,并称这种现象为语义学上的contagion(沾染、感染),这是不可靠的。根据Ulmann的《语义学原理》,“为什么非叫他来”的“非”,“维君子命”的“维”,那才真是Breal的contagion。但如果扩展一下,把由于组合与聚合而形成的词义转移,就中有“沾染”特征的,称为contagion,也是可以赞同的。  相似文献   

12.
"君子不器"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英 《大学时代》2006,(11):46-48
本文从文本解读和孔子的“君子观”两个方面,寻找“君子不器”可能的思想内涵。指出“君子不器”不是才专与博的问题,“器”乃是一种君子人格状态的抽象,是一种“以礼修己”的人格表征,“不器”是说君子必须超越他律的“以礼修己”的范畴,而去追求形而上的为器之“道”。  相似文献   

13.
一、片言居要 《荷塘月色》开篇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怎么样不宁静的呢?作者继续写道:“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一个“忽然”,活灵活现地写出了作者“颇不宁静”的心理状态。“忽然想起”什么、而又“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的叙写,正好是“心里颇不宁静”的使然,也正好是“心理颇不宁静”的注脚。  相似文献   

14.
“不尽如人意”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成语。根据成语规则,成语是不能随意增减字数的。但是我们常在一些公共场合乃至一些权威媒体里听到或看到,有人把“不尽如人意”改成了“不尽人意”。笔者认为,这样一来将会改变或误用“不尽如人意”的意义。“不尽如人意”如果把“如”字去掉,就变成“不尽人意”,似乎读起来较为顺口,但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就不难发现它们的意义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尽如人意”的关键字是“如”,“如”字的主要义项有:①适合。如“如意”“如愿”等。②如同。如“如此”“如花似锦”“如临大敌”等。③及、比得上。如“…  相似文献   

15.
流行的“教育学”文本不可信 ,不可爱。不可信是说“教育学”缺少逻辑的力量 ,不可爱是说“教育学”缺少写作者思想“教育”时显现的个体 ① 生命之光 (思想作为动词 )。本文从揭示“教育学”不可信、不可爱的命运入手 ,将拯救教育学的命运部分地交给与“教育”有着原初的亲缘关系的教师 ,因为教师的“师”不仅仅是“会计师”的“师” ,即不仅仅是专业人员 ,而且教师有可能是“儿童天国的引路人”[1 ] ,也可能是“儿童误入歧途的作俑者”。  相似文献   

16.
1992年11月13日《光明日报》第2版《是“不齿”,不是“不耻”》一文中,对“不齿”的解释是:“这里的‘齿’,是提到的意思;‘不齿’,就是不愿意提到”。这个解释有两点错误:一是单音词“齿”,在古今汉语中从来就没有“提到”的意思(有的词书曾把“提到”列为齿的一个义项,但却举不出书证),在这里应作“并列”讲;一是双音词“不齿”,从先秦到现代也从来没有“不愿意提到”的用法,在这里是“不与同列”的意思。之所以会出现上述问题,应是  相似文献   

17.
汉语“N不N”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不N”是现代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这种语言形式具有粘着性,它本身不能独立成句。它必须在对举的情况下,与其他词语相配合才能成句。“N不N”成句后的句子,就是“N不N”句。“N不N”句有时记作“N_1不N_1,N_2不N_2”。例如:(1)他长得太难看了,人不人,鬼不鬼的。例(1)就是“N不N”句。它是对举出现的,单说“人不人”或单说“鬼不鬼”都是不能成句的。有一种句  相似文献   

18.
在八○年高考语文试卷中有道改正病句小题:“我们应该刻苦学习,否则不学习,就很难把自己培养成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按高考阅卷标准答案一种修改法,把“不学习”删去,或将“否则不学习”都删去,改为“不然”、“不这样”,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按另一种修改法,把“否则”删去,或者将“否则”改为“如果”、“假如”、“倘使”等,我认为这样不甚妥贴。因为“学习”是泛指,“刻苦学习”是特定所指,这是两个不尽相同的概念;把这两个概念不尽相同的词和词组放在一  相似文献   

19.
媒体热词     
《四川教育》2010,(9):3-3
N年不遇“50年不遇”“60年不遇”“80年不遇”,一直到现在的“百年不遇”。“N年不遇”,是国内媒体的高频用词之一,也是受灾地政府通报灾情时的惯用语。但随着越来越多的“N年不遇”接连不断的出现,我们不禁要问,真的有这么多“N年不遇”吗?  相似文献   

20.
失分误区是指因审题粗心、思维模糊、答题不严密而失去本来应该得到的考分,经验告诉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考生最易出现差错。1.“正确”与“不正确”,它还包括“能”与“不能”、“符合”与“不符合”、“是”与“不是”等。这类题主要是由于同学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