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土壤微形态学兴起至今,其研究技术、手段得到了很大改进,应用也从早期单纯的薄片研究扩展到土地利用、环境重建、土壤肥力评价等许多方面.本文对国内外这一领域内近30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前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外生态恢复研究多数并未考虑生态系统恢复所具有的突变性.本研究针对生态恢复演变过程的突变特征建立了生态恢复评价指标体系,在ENVI4.2、Arc GIS9.2、MATLAB7.0等3S技术平台上,采用突变级数法对长汀县朱溪小流域生态恢复进行了定量评估和动态趋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长汀朱溪小流域生态恢复总体较好,80%的流失区都可恢复到Ⅲ级以上(含Ⅲ级),采取的有效治理措施主要为封禁;(2)对长汀朱溪小流域生态恢复因素主要有植被盖度、水土流失指数、土壤肥力和地表温度,其各个影响因素重要性大小排序为:植被盖度〉水土流失指数〉土壤肥力指数〉地表温度;(3)突变级数法和生态恢复的交叉融合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认为,采用了突变级数法进行综合评价不仅避免了人为制定权重的主观性,也反映了南方红壤侵蚀小流域生态恢复演变过程的突变特征,更为科学地揭示了生态系统恢复变化过程的本质规律.  相似文献   

3.
吴丽琴 《池州师专学报》2007,21(5):86-87,104
为了了解杉木土壤肥力的变化情况及施肥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在安徽省东至县木塔乡土壤肥力中等的杉木林地设固定样地,进行了土壤肥力的研究。结果显示,杉木林地施肥后土壤理化性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施肥后第2年,土壤的含P量,P1和P2K3处理后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2%和22%,而P2K1处理的速效和缓效K比对照提高了21%和20.5%;施肥后第4年其含P量分别大26%和29%,而P2K1处理的速效和缓效K对照提高了22%和30.5%;造林后,随着林龄的增加杉木林地的土壤肥力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造林5年后,离树于距离40cm的土壤含N、P、K肥的下降比例较离树干距离80cm的慢。  相似文献   

4.
思茅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维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思茅松几种人工林及天然林的土壤肥力进行监测,结果发现:高密度种植思茅松人工纯林,其土壤肥力将呈下降趋势,可通过种植思茅松与西南桦的混交林以及合理施肥来维护林地土壤肥力。N肥具有显著提高土壤肥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与土壤肥力密切相关的7个因素,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IS和SPSS技术,对许昌市主要农业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针对评价结果,提出土壤合理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三门峡黄河滩地土壤进行了吸湿水含量、酸碱度、有效氮、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滩地种植黄豆可以改良土壤质地,调节PH值,增加土壤有效氮、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参数法,对江苏省东台市主要农业土壤肥力进行综合定量评价.首先选取与土壤肥力密切相关的6个因素,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东台市土壤的理化性质特点,确定各指标的评价指数;根据各个因素对土壤肥力影响的大小不同,建立判断矩阵,确定其权重.然后,对东台市的主要9种农业土壤的肥力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是缠脚土和灰沙土为一等地;红沙土、小粉浆土、勤泥土和黄泥沙土为二等地;黄沙土和小粉土为三等地;砂性潮盐土为四等地.最后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土壤合理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何述锋  桂昭明  张晗莉 《成才之路》2013,(24):I0004-I0005
文章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省际人才竞争力的相关概念研究,然后对国内外学者对省际人才竞争力的涵义和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梳理与归纳,最后指出现有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对电子商务网站可用性的内涵进行了解读,然后对国内外电子商务网站可用性研究情况的介绍进行了梳理,评述了国内外研究的特点和不足,并就电子商务网站可用性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0.
首先就国内外学者对员工离职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模型进行回顾;其次是介绍了国内外研究者对饭店员工离职原因进行研究的主要情况;再次是分析了管理学、社会心理学对探讨饭店员工离职原因的理论贡献:最后,指出了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1.
土壤原生动物具有丰富的种类和巨大的生物量,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土壤原生动物可以影响植物的生长、防治有害生物、评价和监测自然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现参照国内外相关文献,简要概述了土壤原生动物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生物防治作用和生物指示作用,并对土壤原生动物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选取三个辽东半岛丘陵区山前冲积平原典型棕壤为研究区,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比重瓶法、重铬酸钾—硫酸氧化法对其棕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采集土样的土壤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各发生层厚度差异较大,比重从上至下依次增大;(2)同一土壤剖面不同发生层有机质含量从上至下依次递减,全磷依次递增;(3)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棕壤中,林地有机质含量最大,果园与菜地有机质含量差异不大;菜地全磷最大,果园与林地差异不显著。这些地区土壤肥力较高,适宜进行农业生产活动。  相似文献   

13.
对贵州牟尼河小流域百喜草种植模式的水土保持效应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种植百喜草能有效增加地表覆盖,截留雨水,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减少径流量和泥土冲刷量,保持土壤水分,维持土壤地表温度,维持和培肥土壤地力。  相似文献   

14.
对戴云山600 m常绿阔叶林(EBF)、1000 m针叶林(CF)、1400 m亚高山矮林(SDF)、1800 m高山草甸(AM)4种不同海拔森林类型土壤理化性质与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个不同海拔森林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存在明显差异,5种土壤酶活性在不同海拔森林类型土壤剖面中均呈现自上而下递减的规律,磷酸单酯酶活性在4个不同森林类型间均呈显著差异;蔗糖酶、脲酶、过氧化酶活性在EBF、CF间呈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可知,5种土壤酶与TN、HN、TP、AK、OM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土壤酶活性在不同海拔森林类型土壤养分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揭示了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在不同海拔森林类型之间的差异及其空间分布特点,分析了土壤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为了解森林土壤肥力总体状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商丘10种不同类型土质对强筋小麦品质与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池栽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自然条件下,小麦籽粒产量与土质类型本身属性关系不大,土壤基础肥力和全氮含量对小麦籽粒产量影响较大,速效氮和全氮含量与小麦品质呈显著正相关.5种达到二级强筋小麦品质标准的土壤基础肥力是:有机质11 4.4g/kg、全氮(N)08.5 g/kg、速效氮(N)913.mg/kg、速效磷(P)92.4mg/kg、速效钾913.2 mg/kg .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天台山八种植被下土壤中的肥力因素: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及PH值。并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八种植被土壤的上述指标进行了综合比较,八种植被土壤肥力的相似顺序为:七子花土壤茶园土壤>竹林土壤>柳杉土壤>金钱松土壤>日本花柏土壤>黄山松土壤>云锦=杜鹃土壤。  相似文献   

17.
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要介绍了各种治理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化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杂草五爪金龙对其入侵地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爪金龙是粤东地区入侵性极强的外来杂草,其对入侵地土壤生态系统可能存在明显的改造作用.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确定3个被五爪金龙重度入侵的生境作为采样地,通过室内实验测定与分析五爪金龙对入侵地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非入侵地比较,杂草五爪金龙种群在粤东地区的入侵明显改变了入侵地的土壤生态系统的部分结构与功能,包括显著提高了入侵地土壤中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及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其提高幅度均在2倍以上;增加了真菌、自生固氮菌及氨氧化细菌的数量,降低了细菌与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其改变率均大于20%.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改变可能导致土壤肥力的变化,因此,五爪金龙成功入侵的土壤微生物学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