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在方位词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二十年前,吕叔湘先生对约十万字材料中的82个方位词的使用情况作了考察。考察的结果表明,“上”在所有的方位词中使用频率最高。在这约10万字的材料中,82个方位词总共出现579次,而“上”就出现115次,约占82个方位词出现总数的五分之一。其他方位词出现次数最多的是“里”(99次),“上”的出现次数比“里”高16%多。“上”的出现次数不仅高于其余13个单音方位词的总和(113次),而且比跟“上”相对的“下”(出现22次)高四倍多,比合成的方位词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里头”(24次)也近于高出四倍。  相似文献   

2.
以字与单纯的方位词相结合,组成了冠以“以”字的合成方位词,如,以上、以下、以内、以外、以前、以后、以东、以西、以南、以北、以来、以往、以远,等等。这类冠以“以”字的合成方位词(简称冠“以”方位词),使用的频率很高。其主要作用,是在方位结构中充当其本名或本数的后缀,以表示事物的范围或者划分数量的界限。如果对汉族文学语言中的冠“以”方位词进行综合考察,可以发现,从古到今,这类词语的用法始终不够规范化。不够规范化的标志主要有二:第一,当它同本名或本数结合后,  相似文献   

3.
"上上"连用可以是动词的连用、方位词的连用,也可以是"方位词+动词"的连用,还可以是语素的"上上"的连用。动词的"上上"连用可以分为动趋式、动结式和重叠式;方位词的"上上"连用主要指"上上"与"下下"的叠结。有些"上上下下"中的"上"的理解存在两可的情形,"上"既可以是方位词,指代人物;又可以是动词,为趋向动词。  相似文献   

4.
屈原“哀郢”中“过夏首而西浮”。“西”字过去注家一直认为方位词,“西浮”是向西行;但篇中明言“今逍遥而来东”,前后矛盾。蒋骥不得已加以调停,指为由于江流曲折小有旋回处(《山带阁楚辞》),故忽西忽东。这一说法,其实仍不能通,原因是屈原不是画地图,路程的小小迂曲,何必入诗?姜亮夫说:“‘西浮’者谓自西而浮,……顺江而下,故曰自西浮。”(《屈原赋校注》)这里加上去一个“自”字,就变成了“增字解经”。这在训诂学上是不能容许的。举此两例,可见各家虽曲为解说,其实难通。考其原因,皆由胶执“西”为方位词之故。其实“两”并非方位词(“西”是“棲”的本字,原亦非方位词)。  相似文献   

5.
《马氏文通》助动字是根据动字的意义划分出来的动词的一个次类,主要包括“可”、“能”、“足”、“得”四个助动字。根据其后所助动字的不同,马氏把它们划分为三类:可(足)+动字;能+动字;得+动字。同时,马氏还深入探讨了助动字的句法功能:与“以’’字连用;助动字连用;助动字单用;助动字前加否定词修饰;助动字与所助动字之间间以“而”字等。  相似文献   

6.
“上、中、下”是文言文的常见字,它们既可单独出现,也可与其他语素构成双音节词。这三个字,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均有解说。“上,高也。指事也。”“下,底也。指事也。”“中,内也。从口,上下通。”这就告诉我们,从构字法来看,上、下是指事字,中是会意字。“上、中、下”从本义引申出了许多意义,这些意义大多在中学文言文中出现了。作为方位词的上、中、下,可与名词组成方位结构,作补语或状语,例如: ①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活板》) ②坐桂公塘土围中。(《<指南录>后序》)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方位词的使用与人类对空间领域的认知密切相关,缑瑞隆先生发表在《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第4期上的《方位词“上”、“下”的语义认知基础与对外汉语教学》(以下简称“缑文”)举例说明了方位词“上”、“下”语义构成的差别及其与认知的关系,并运用原型理论、意象理论来揭示导致它们用法不同的认知因素,笔者读后颇受启发。不过缑文有许多值得商榷和补充的地方,本文提出一些看法,求正于各位。囿于篇幅,本文只讨论“上”的意义及其语义认知基础。我们要重点探讨的是“上”的粘着用法,即“上”在方位结构“X上”(音shang)中的用法(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了解韩汉两国方位词的异同,准确掌握两种语言的用法,本文从句法的角度对韩汉方位词“(爿)/(01)(铷)”和“上/下”进行了多角度的考察,着重探究两对方位词的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9.
开发幼儿智力有许多方法,语言方法是较为有效的一种,即通过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来开发幼儿的智力。在幼儿思维与智力的发展过程中,语言的习得与使用有助于幼儿掌握某些概念以及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例如,现代汉语的方位词包括“上、下,左、右,前、后”等14个单纯方位词和由单纯方位词加上“头”、“面”等构成的复合方位词。如果我们有意识地用这些方位词让3岁左右的幼儿做大量的句型练习,将有助于幼儿的空间概念的形成与掌握。如对孩子说:“宝  相似文献   

10.
教你猜字谜     
方位法当谜面中出现“上、下、左、右、首、尾、前、后、东、南、西、北、里、外、中、中央、心、内等方位词时,要特别留心,因为它们往往是表示一个字的某一部分。比如“花前”,谜意是指“花”这个字的前面,即“艹”。又如“国外”,要理解成“国”这个字的外边,即一个方框。“国内”呢,当然是“玉”了。现在来猜一猜“请字开头,谢字结尾”这个谜面,应该这样想:“请”字的开头部分是“讠”,“谢”字的结尾  相似文献   

11.
(本活动为双复式,异科目、异教材、异要求) 情况分析我班大组幼儿动手制作能力较弱,小组幼儿口语表达能力较好,但平时对上下里外等方位词使用不当。为此我们设计了“捉迷藏”这一语言活动,以提高小组幼儿正确使用方位词的能力。而“自制小火车”的活动则是为锻炼提高大组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而设计。内容和要求 1.大组:学会用火柴盒制作小火车。 2.小组:学会使用介词“在”,方位词“上、下、里、外、旁”,练习说完整的话,如“小猫藏在屋子里”等。  相似文献   

12.
儿童语言中的“上”、“下”类方位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儿童在使用趋向动词“上”、“下”及形成对垂直方位的心理表征能力的基础上开始掌握“上”、“下”类方位词。本文考察了儿童使用“上”、“下”类方位词的情况 ,从句法、语义方面描述了其发展过程 ,并讨论了儿童习得“上”、“下”类方位词的机制和特点。  相似文献   

13.
“在 NP”在句中的位置和动词的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1.1 现代汉语里,由介词“在”跟处所词、方位词或方位词组组成的介词结构(以下写为“在 NP”),在句子里有时位于动词前;有时位于动词后;有时既可以位于动词前,又可以位于动词后(位于主语前的情况,本文不拟讨论)。根据“在 NP”在句中出现的不同位置,可以对现代汉语的动词作更深入一步的语义描写,把动词分成若干小类。 1.2 在讨论这一问题时,我们把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分开考虑。对于“及物”、“不及物”两个动词范畴,本文按传统语法的观点区分。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汉语中,方位词,特别是单语素的方位词,总是粘着于前,它的结合面一般都很宽。所以,根据这两个特点,不难把方位词同一般性的名词,特别是表处所的名词区别开来。《世说新语》(以下简称《世说》)的语言虽然比较接近中古初期的口语,可是毕竟跟现代汉语差别太大。在古代汉语中,方位词并不总是粘着于前的,它往往单用。《世说》中的方位词既有古代汉语的语法特点,又有和现代汉语一致的地方。所以,在确定《世说》方位词的范围的时候,我们除考虑“普遍地具有后附性”这一语法特点外,还要从词义上进行类比。比如说,A、B两个表处所的名词是同义词,虚化程度相近,A被认为是方位词,那么B也可以认为是方位词,尽管B的结合面很小甚至没有后附的用例。  相似文献   

15.
不管是单音节方位词还是双音节方位词都能附加在其他词或短语之后构成表示方所的方位短语(即“X+方位词”结构,简称F1),这种结构和双音节方位词作中心语的偏正短语(称为“X+的+方位词”,简称F2)都是以方位词为标志的短语,都具有表示方所的意义和功能.但二者的语法地位和作用有着本质的区别。文章选取现代汉语里有代表性的一组方位词(之上、以上、上面、上边、上头、上方),基于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CCL)网上语料库,考察了老舍和王朔作品中F1结构和F2结构的语法分布和意义功能.探究其二者内在的机制和形成的动因。  相似文献   

16.
施关淦先生在《名词·动词·形容词》中把方位词分为以下三类: A.表示空间的方向和位置: 山上,河里,门外,房间内,树下 B.表示时间的方向和位置: 时间词+方位词: 元旦之前,国庆节以后表示时间的数量词+方位词:三天后,五天以前动词或动词短语+方位词:出发前,做完作业以后一般名词+方位词: 饭前,饭后,雨后(但雨前) 主谓短语+方位词: 衣服干了以后,日出前后 C.表示数量的方向和位置: 五斤左右,四十以上“表示方向和位置”,只是就方位词相对于它前面  相似文献   

17.
根据胡裕树(1981),位于主谓句句首的“在 X 方位词”应该是全句的修饰语。本文着力讨论“在 X 方位词”的内部结构要素、内部结构关系,同时揭示出“在 X 方位词”在语篇中不同层级单位的对内成活、对外衔接的动态功能。  相似文献   

18.
《朱子语类辑略》中,方位词“上”的用法种类很多。X为名词时,“上”前面的名词有三类,分别是:具体事物名词、人体器官名词和抽象名词;X为介词时,“上”前面的介词有“在、就、于、向、从”五种。根据语句中的相应情况,对“上”字的虚化过程和隐喻机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介词框架的理论,对介词“由”与方位词以外的成分构成的介词框架进行了考察。主要从句法、语义角度分析了“由”与连词“而”、动词(介词)“到”、准助词性的成分“来说”构成的介词框架。“由”字框架的形成与刘丹青所说的“联系项居中”原则有关,与“由”本身的语法化历程也有关。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汉语垂直性方位词“上/下”和英语垂直性方位词“UP/DOWN”作隐喻对比研究,解读汉、英在时间、状态、数量和地位这四个概念城内,从空间关系的选择和袁达形式到反映的认知模式上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