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阅读教学贵在润物细无声,教师要下工夫研究教材,研究学生,通过巧妙引导,帮助学生品味语言,掌握语文知识,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放飞蜻蜓》讲述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看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势利导,让孩子懂得了蜻蜓是益虫并放飞蜻蜓的故事。一位教师在执教《放飞蜻  相似文献   

2.
<正>师者,不单单是在课堂上领着我们遨游书海的"那一位",也可以是某次让我们豁然开朗的"这一个"。而他也不一定活在当下,有时就在我们的教材中。好奇的童年《放飞蜻蜓》是苏教版国标本《语文》第六册第十九课。课文让孩子了解了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关动物的情感。文中的翠贞们和现在的孩子一样,对世界充满了好奇,觉得一切都是新鲜的:捉蜻蜓、逮蝌蚪、抓小鸟……  相似文献   

3.
<正>阅读教学贵在"润物细无声",教师要下工夫研究教材,研究学生,通过巧妙引导,帮助学生品味语言,掌握语文知识,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放飞蜻蜓》讲述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看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势利导,让孩子懂得了蜻蜓是益虫并放飞蜻蜓的故事。一位教师在执教《放飞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学讲计划”理论为指导,从理论上阐释了让学生“讲出来”的内涵意史,分析了让学生“讲出来”的前提基础,探索了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讲出来”的行动路径.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深刻领悟和丰富“学讲计划”的内涵,让学生大胆“讲出来”,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成果外化并适时呈现出来,在恰如其分的“讲出来”中启迪思维,促进认知内化,演绎精彩课堂.  相似文献   

5.
一课多上的课例研究一直是我校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随着“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推进,语文教研组根据组内的研究专题,针对教师们在教材处理上存在的共性问题,尝试改变课例形式,采用“同课异构”的研究方法,直面课堂,让教师们进一步明确语文学科该如何提高课堂效率。2010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以四年级《家乡的桥》一课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相似文献   

6.
“学讲计划”正在推广着,数学教学在理念构建层面呈现出除旧布新之态,取得了不少成绩.当然,“学讲计划”对广大师生来说还是“新事物”,凡是“新事物”,通常一开始都不可避免地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笔者最近进行了一堂有关不等式问题的“学讲计划”课例,以求共同探究提高.本文由一道不等式测试题目所引出的错误谈及恒成立问题的“整合”与“创新”,从而教会学生注重数学意识的理解与掌握,进而深入领悟“学讲计划”这一新课改下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名言。陶先生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放飞蜻蜓》一文,就讲述了教育家陶行知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势利导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放飞  相似文献   

8.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了解学情,透彻地读懂学生,无疑是教师教学的基点和核心。本期共同关注的主题是“教师如何读懂学生”。下面一组文章试图以教学流程为线索,从课前、课堂现场和课后三个方面来谈怎么了解学情、读懂学生,给广大教师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9.
近来,听了一些课,撷取两个教学片段来谈谈对课堂有效性的评判。片段一:《风筝》中“放风筝”一段的教学师:“幸福鸟”做好了,让我们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放飞我们的“幸福鸟”吧。(生读写“放风筝”的这一段。)  相似文献   

10.
我省各普通高中从今年秋季开始全面启动“高中新课程计划”,其核心理念之一即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加强实践。它全然不同于以往课堂的单纯传授、“满堂灌”、“一人唱独角戏”,而特别重视教师要以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这出大戏的真正主角,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现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奇妙的对联》一课为例,谈谈笔者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殷梦军 《亚太教育》2020,(5):123-123
“学讲计划”即让学生学进去,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的一种教学理念,目的是优化学生的学习思维与探究水平,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学科知识意义与学习规律,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推行“学讲计划”,全面优化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使其实现能动思考,积极表达。本文从创设课堂情境、引入生活资源、组织数学探究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推行“学讲计划”。  相似文献   

12.
一、活动背景分析 在学校给的每周一节“语文课外阅读课”上,有些老师带着学生到阅览室里阅读沈从文的《边城》,有些老师让学生在教室里读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鲁迅的《呐喊》等名著,而笔者却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曹雪芹的《红楼梦》,指导学生设立小课题进行探究性学习,最终要在汇报课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周静 《青年教师》2006,(9):35-35
最近,笔者听了学校一位老师执教《台湾的蝴蝶谷》一课,课堂上,这位老师对课堂上鲜活的“学情”做了现场处理,随机调控。针对学生的发言,教师灵活的应变和随机的指导,引发的精彩片断让我久久回味,现截取其中的两个教学片段进行赏析,与大家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14.
学讲模式在我校已经实行了一年多时间.笔者在最近一年的教学中,发现在课堂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学习随意性太大,流于形式.为此在利用"学讲计划"教学时要考虑教学环境的合理性,可实施性,准备充分性等方面,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以及对课堂的把握要有一定的预见性.针对这个问题,我将根据高一的一堂习题课《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最值》中的一部分片段来谈谈我的理解.一、课前教师要对学生的自学任务给予明确与落实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说过:“给孩子—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给孩子一个想像的余地,让他们将想像放飞。语文课堂应给孩子创造自由放飞的空间,放飞孩子的想像,放飞孩子的理想。”在语文学习中,丰富的想像力能使学生了解课文及一些文学作品的意境,再现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那么,怎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呢?  相似文献   

16.
最近,笔者听了一位老师执教《台湾的蝴蝶谷》一课,课堂上,这位老师对鲜活的“学情”作了现场处理,随机调控。针对学生的发言,教师灵活的应变和随机的指导,引发的精彩场面让我久久回味,现撷取其中的两个教学片段进行赏析,与大家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17.
<正>我作为一名担任语文学科的教育工作者,认真探索《学讲计划》蕴含的理念,并积极实施"学讲方式"教学,实践证明:语文学科教学的成效与《学讲计划》理念的指导密不可分:学讲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学讲计划》理念之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理念。为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了"学讲方式"中的"小组合作探究"的重要环节:全班学生分成7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  相似文献   

18.
“高效课堂”是一种形态,更是一种理念.教师要为学生发展服务,注重课前,关注课中,重视课后,不断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口耳目》一课是一年级的一篇识字课,课文中把画画、古文字、象形字对应了起来,展示了汉字的演变过程。课标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笔者想:如果只是枯燥的让孩子学字,必然会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于是笔者通过游戏、儿歌识字,让学生在乐中学,从而激发了学生热  相似文献   

20.
最近,笔者听了一位老师执教《台湾的蝴蝶谷》一课,课堂上,这位老师对鲜活的“学情”作了现场处理,随机调控。针对学生的发言,教师灵活的应变和随机的指导,引发的精彩场面让我久久回味,现撷取其中的两个教学片段进行赏析,与大家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