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术欣赏是艺术教育重要内容之一,它对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美术教育并不仅仅在于简单地传授绘画技能,而更重要的是引导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欣赏教学可以促进儿童的艺术学习,在美术欣赏的过程中,要引导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和表现美,并从中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幼儿初步的美感和审美能力,愉悦幼儿身心。  相似文献   

2.
李红 《云南教育》2001,(6):41-42
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包括美术欣赏和美术创造 (平面造型和立体造型 )两大部分,属于学前艺术教育的领域。在以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和审美教育为内容的艺术教育体系中,幼儿期主要进行的是以审美为核心的艺术启蒙教育,从而完成艺术欣赏和艺术创造中的审美任务,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形成幼儿的审美心理,陶冶幼儿的情感,为幼儿在未来生命成长的过程中最终形成“审美人格”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实际的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大量的教育活动基本集中在“美术创造”的部分,其中又相对集中在平面造型的绘画部分,这样…  相似文献   

3.
幼儿艺术思维与审美能力的产生依赖于幼儿时期所接受的艺术教育,现在各种艺术形式不断丰富着孩子们的生活例如舞蹈、美术、音乐等,而其中美术又是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美术教育中适应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找到最合适的教学手段才能不断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本文主要论述了创意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4.
幼儿期是发展审美能力,提高艺术修养与艺术情操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通过丰富的美术活动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可以陶冶情操,丰富幼儿的内在情感。所以,教师应积极创新,开展多种多样美术活动,使幼儿通过这些活动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本文就使用美术活动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分析讨论了几个值得注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作为幼儿美术教育重要内容之一的美术欣赏能够培养幼儿艺术素养,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探索幼儿美术欣赏审美心理对促进幼儿美术欣赏具有重要意义。幼儿美术欣赏的审美心理现象包括生活化的联想、丰富的想象、活跃的感知、直接的理解、强烈的情感等五部分。整体感知、审美判断、全面体味、领悟构思、创作表现共同组成幼儿美术欣赏的审美过程。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已走进幼儿教育这块新天地,得到幼儿的热烈欢迎和喜爱。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能欣赏到更多更美的物象,为幼儿审美素质、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美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幼儿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7.
幼儿美术欣赏教育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已有研究的反思发现,存在美术欣赏内容单一、幼儿主体地位缺失、家庭和社会的审美教育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以及美术欣赏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此,需要提升教师艺术素养,转变幼儿美术欣赏教育观念;立足幼儿生活经验,强调内容选择的多样性和开放性;重视幼儿主体地位,策略运用强调对话性、体验性、综合性;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拓展园外幼儿美术欣赏教育新途径;开发审美评估工具,制定科学系统的美术欣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美术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从幼儿喜爱绘本插画的特性入手,让幼儿通过广泛、多样化的阅读,让幼儿感知绘本插画的色彩、风格、表现手法,激发幼儿的审美意识、情感体验,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掘绘本插画的教育价值,利用其美术元素提升幼儿的美术创作力与表现力。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美术教育的一大特点是将美术教育提升到人文教育的高度,使美术学习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发展到美术文化的学习,通过美术文化的学习,有效加强美术教育与社会、历史、生活、情感等方面的联系,让幼儿在宽广的语境中积累审美经验,提升审美能力,有效地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但是,幼儿美术教育的现实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存在着美术教育与幼儿的情感、生活和经验等方面的隔离现象,所以,幼儿美术教育仅仅从美术学科的视角来考虑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10.
正亲子美术活动是亲子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根据小班幼儿对色彩敏感,喜欢随性、自主地进行涂鸦创作,以及注意力容易分散,对形式新颖的美术活动感兴趣等特点,我们开展趣味性、娱乐性强的亲子趣味画活动,积极引导家长、幼儿共同参与,激发幼儿的美术灵感,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沟通。一、注重内容选择的适宜性  相似文献   

11.
乡土美术是指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和承传性特征的民间美术。乡土美术资源,就是指那些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和承传性特征的,符合一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可用于美术教学,并可促进美术学习的一切民间美术。乡土美术蕴涵着丰富的审美教育因素,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有效载体。本文着重探讨浙江诸暨乡土美术资源的类型与内容,幼儿园利用乡土美术资源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2.
刘佳 《教师》2011,(31):104-105
美术欣赏教育活动是幼儿欣赏周围环境与生活中美好事物以及美术作品,感受其形式美与内容美,从而丰富自己的美感经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教育活动.是培养幼儿艺术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幼儿接触优秀美术作品,有利于开阔幼儿视野、陶冶情操、促进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培养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和积极的情感态度。而在现实教育中...  相似文献   

13.
幼儿美术创造力是幼儿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是基于兴趣的更高层次创造性思维的审美体现,兴趣和思维进展水平是对美术教育中幼儿创造力发展的评判标准。因此,培养幼儿美术创造力的基本途径应当包括依据幼儿年龄和个性特点针对性的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不同绘画形式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以及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来激发他们的创造灵感等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4.
美术活动在幼儿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各种情境来调动幼儿参与并激发幼儿的情感。教师可以提供优秀作品让幼儿欣赏,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强幼儿对生活的热爱。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实施幼儿园美术教学,从而达到美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5.
幼儿美术欣赏活动是教师引导幼儿感受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和周围环境中的美好事物.体验其形式美和内容美.增强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活动。它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在开展多元化幼儿美术欣赏活动中,如何选择适宜的内容和组织形式,是开展美术欣赏活动的关键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的推行,逐渐改变了人们的认识,开始注重对幼儿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美术教学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幼儿美术教育,一方面可以提高幼儿的审美意识,引发幼儿的审美情感,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培养其创造力.但是,我国当前的形式下,幼儿园美术教学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不仅没有促进作用,相反还产生了严重阻碍.本文结合幼儿园美术教学的现状,以创造力的培养为前提,对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创新办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听觉艺术,美术是视觉艺术,把音乐"请进"美术活动,让美术"牵手"音乐,视听结合,艺术同构,在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同时,可以大力发展幼儿的美术创造力,促进幼儿的艺术思维能力和审美心理结构的发展。以大班艺术活动《舞动的线条》为例,谈音乐与美术的完美结合,体验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之间相通相融的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18.
顾云芳 《考试周刊》2011,(7):234-235
艺术和科学作为幼儿教育的两大领域.它们之间并非是各自分立的,而是相互交流、相互会通的.在实施幼儿教育时,通过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科学教育,使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与具体、感性、生动、富有审美情趣的艺术实践结合起来,使许多难以理解和说清的科学现象,与幼儿感兴趣的美术创作结合起来,有效地激发幼儿对美术和科学的兴趣.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美术绘画活动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美术绘画活动是培养和训练幼儿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在幼儿绘画过程中,一些家长和教师容易忽视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一味鼓励幼儿为了“形似”而绘画,其实这是错误的。实践证明,儿童绘画作品是幼儿情感和爱好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幼儿内心的真实写照。绘画是幼儿心理、人格、情绪等方面的表征,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折射了儿童心理活动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幼儿美术绘画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非常罩要。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6,(37):194-195
民间美术来源于民间生活,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包含丰富深刻的民族历史发展信息,又代表民众的智慧理想,传递民族的思想情感与美术情趣。民间美术的生活性、审美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决定了民间美术的教育价值,民间美术对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有重要的价值,幼儿学习和传承我国民间美术,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游戏是幼儿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我们在教育生态学的理论引领下将民间美术引入幼儿园游戏之中,不仅可以丰富幼儿游戏内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更可以以一种更整体的、联系的观点深入剖析民间美术游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