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该文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有关论述,并结合中国近代史实,阐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涵义,分析“两半”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关系以及“两半”的内在联系,以求准确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立足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国情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国情理论具有十分明显的时代特征,它对于我们更好地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课的内容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使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学生对这一概念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在以后的学习中会造成不少麻烦。试看以下两道选择题:  相似文献   

4.
“半殖民地”强调被任心国国际地位或对外独立程度的变化,“半封建”则突出其社会形态即社会性质的改变。两者论述问题的角度虽异,但都涉及到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全方位的变化,具体涵盖了经济、政治以及思想文化等各个层面的内容。中国的半殖民地始于第一次鸦片战争,确立于《辛丑和约》的签订;中国的半封建社会也始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但形成于中华民国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进行了严肃思考和理论创造。随着中国革命实践的发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不断得到深化和发展,从而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作出了正确分析和科学判断。并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共识,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对认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6.
正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水循环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物质和能量循环,探究水循环的类型、基本过程及其地理意义。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可见本节的重点是水循环的过程、环节及意义。在能力要求上水循环的过程只要求说出,而对水循环的意义则要求说明。水循环维持着各种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将各大圈层联系起来,学生对此缺乏感性认识,因此,教材中利用直观形象的图像来辅助内容的学习。  相似文献   

7.
蒋爱国 《地理教育》2013,(Z1):27-28
一、课标解读《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认识国家有如下要求: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根据地图和其它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根据地图和其它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用实例说明某国家自然环境对民俗的影响;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它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正一、课标解读《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我国不同地域差异的认识提出以下要求: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用实例说明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具体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的学习标准,其核心内容可细分如下:运用地图简要评价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在地形图上识别西北地区主要地形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说出西北地区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归纳西北地区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9.
一、课标解读 "美国"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该部分内容对应的核心要求是: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某一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地图和其它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综述”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还是一门新的课程。怎样提高讲授质量和教学水平,使之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和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需要认真探索,精心钻研,积累经验,加强交流。这里,我仅对这门课程的上编"综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中国法律近代转型的起点提出新的见解,认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法律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法律制度转型.中国法律近代化的道路开始起步.持续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末的立宪修律形成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新阶段.伴随半殖民地半封建法律制度的形成.中国的近代法制却始终没有走上完全资本主义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2.
一、课标解读本章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地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九章,是对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的呼应,是对中国地理学习的总结,也是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的结合点,更为下一步学习乡土地理做好铺垫。本章内容没有明显的课程标准要求对应点,但为教师灵活把握教材、合理有效的整合课程目标创造了条件。教师要根据当地实际,选取适当的区域为案例,巩固相应的课程标准要求,落实相应的课程目标,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  相似文献   

13.
费元度 《文教资料》2010,(15):130-131
教材内容需表述规范,只有表述规范、意义明确。才能使人正确理解文意。文章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中的五处内容,表述有欠规范,故在指出问题的同时,试做相应的解释,以抛砖引玉,求得正解。  相似文献   

14.
鞠洪英 《地理教育》2013,(Z2):31-33
一、课标解读本节课标要求: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对本节课标要求的理解:教会学生描述一个区域位置的方法;记住我国领陆面积这一数据,并了解管辖海域面积;逐步记住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并熟悉各省级行政区在祖国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有重视历史的优良传统,“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是古人对研习历史所具有的社会功能的高度概括。我国有悠久的教育历史,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文化遗产,曾经产生过具有世界影响的大教育家。即使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狂潮,一步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百余年间,无数志士仁人,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忍辱负重,以“强敌为师”,改革教育、培育人才,历尽艰难曲折,同样留下了值得深味思之的宝贵教育经验。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有重视历史的优良传统,“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是古人对研习历史所具有的社会功能的高度概括。我国有悠久的教育历史,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文化遗产,曾经产生过具有世界影响的大教育家。即使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狂潮,一步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百余年间,无数志士仁人,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忍辱负重,以“强敌为师”,改革教育、培育人才,历尽艰难曲折,同样留下了值得深味思之的宝贵教育经验。  相似文献   

17.
我们知道,教一个内容的最佳途径是联系学生的数学现实和生活现实,将要传授的知识与学生已经在现实世界中积累的或是已经学过的知识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学生已经接触过纵向条形统计图,那横向条形统计图有没有必要单独教?学生有没有利用已有的信息进行简单决策的意识?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地位作用分析本节是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内容,主要讲述地球运动的特点和地理意义,是前两节"宇宙中的地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内容的深化,为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作铺垫。这四节内容逐层递进,从宇宙空间逐渐缩小到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地球运动在本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二、知识结构及内外部联系分析  相似文献   

19.
陈玲 《地理教育》2013,(Z1):30-31
一、课标解读本节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说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从课标要求看,其核心内容是: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通过对两区域的比较,了解其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差异。在比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学习区域地理,引领学生进一步关注人们的生产生活,理解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家教世界》2008,(5):13-13
"停止"与"停滞"义很相近,但有区别。有"停止不前"一词,也有"停滞不前"一词,没有弄清它们的词义很容易用错。"停止":表示不再前进,不再继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