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卓越特殊教育教师是特殊教育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卓越教师培养要紧扣创新型和复合型这一质量核心。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卓越班)专业的培养,结合学校自身的优势和办学特色,深度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构建了符合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要求的融合课程体系。推进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要重视推进跨学科的课程交叉融合、案例教学的深度融合,以及强化实践教学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特殊师范教育是关于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专门教育.如何提高特殊教育专业的培养水平、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是特殊师范教育面临的重大任务之一,也是特殊教育学校发展的现实需要.特殊师范教育应构建实践取向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加强教师教育改革培养全纳型的教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传统的高等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存在许多问题,急需大力实施改革,目前各个设有特殊教育专业的高校在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改革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随着全纳教育的发展,传统的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势必向全纳型教师转变。当前的教师教育为实现这一转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构建以培养全纳型教师为宗旨的教师教育体系,应当系统地考虑全纳型教师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资格认定制度。  相似文献   

4.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4):225-228
为培养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全纳教育理念与实践能力,以基于全纳教育理念的特殊教育师范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着力点,改革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模式,主要内容包括拓展实践教学基地覆盖行业领域、建立职业导向教育与学术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实施三站式轮转实践机制。  相似文献   

5.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是保障教师教育质量的一种国际化趋势,其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师资开放式培养的专业化课程体系构建。通过对特殊教育专业内涵的界定和对特教教师专业特质的分析,探讨了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中特殊教育专业化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问题。通过分析我国高等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亟待提高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教师教育质量,对如何构建我国高等特殊教育师资开放式培养的专业化课程体系,提出了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6.
2011年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推进医教结合,提高特殊教育水平”在上海启动,这是142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中唯一一个有关特殊教育的项目。上海市嘉定区成佳学校将推进“医教结合”作为学校重点工作之一.规范运作机制、建设师资队伍、构建课程体系、开展相关研究,为全面提高智障学生的康复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下是该校组织的一组专题文章,敬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昆明市盲哑学校创建于1 922年,是云贵高原上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经过几代人数十年的努力,目前学校己发展成为融盲聋残疾儿童十二年义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学校教育教学成果显著,从小学、初中、职高到中专,课程设置立足于学生的生存与发展需要,遵循特殊教育规律,不断开发校本课程,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坚持走科研兴  相似文献   

8.
融合教育需要融合学校和融合教育师资,融合教育师资的培养需要有适应融合教育的课程。“语文课程与教学”是师范院校小学教育和特殊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为了适应融合教育师资培养的需要,必须对这门课程进行改革,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在课程性质、结构内容和课程资源建设各方面体现融合教育理念和语文教育特点,以区别于普通学校“语文课程与教学”和“特殊(聋、弱智、盲)学校语文课程与教学”,并把这门课程纳入融合教育师资培养的课程体系中。  相似文献   

9.
全纳教育是一种全新的国际教育思潮,要求教师具备全新的教育理念,同时具备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知识及能力。对全纳教育教师的素质培养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建立合理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建立配套统一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相似文献   

10.
全纳教育是一种全新的国际教育思潮,要求教师具备全新的教育理念,同时具备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知识及能力.对全纳教育教师的素质培养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建立合理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建立配套统一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相似文献   

11.
书院作为我国古代社会的一种特殊教育组织形式,其以儒家经传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可以概括为道德教育类、文学类、历史类和自然科学类,具有典型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真善合一特征,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很大的作用,对当今高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作为培智教育新课程方案.《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体现了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构建了新的培智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3.
从教育政策价值分析的视角揭示和促进教育公平,是教育政策分析的一个重要维度。学生及其教育存在是教育政策价值生成的基点,学生及其教育存在论的教育政策价值认识论是进行教育政策价值分析的基本视野,"学生—教育公平"是教育政策价值分析的基本标准。以特殊教育政策为例,对教育政策主体价值选择分析发现,特殊教育政策价值存在偏颇,严重影响教育公平。其主要是:特殊教育政策主体价值缺损,特殊教育政策主体价值选择立场偏颇,特殊教育政策主体价值有效性失衡。  相似文献   

14.
一、教育多元化呼吁培智学校的教学重构教育多元主体理论产生以来,极大改善了对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在教育中地位的认识。近年来,学者们针对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教育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研究者指出,特殊教育社区化应当成为实现全纳教育理想和适应中国实际情况的结合点,这一倡导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一定的应用。生态主义课程观主张学校课程应突破学科疆域的束缚,回归于生活世界,在生活世界中寻求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5.
《上海教育规划纲要》强调特殊教育是以残障和超常学生身心发展状况为基础,满足特殊需求的教育;对于残障学生,则强调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建设相应的课程体系,坚持医教结合,探索驻校顾问医生制度等多种医教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中国特殊教育开始进入由外国人创办向国人自办的转折。在特殊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特点:特殊教育立法逐步完善,政府逐渐成为设办公立特殊学校的主体,创设了具有特殊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同时,在推进特殊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政府重视力度不够、社会关注度不高以及师资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这给予当今我国发展特殊教育以重要启示: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特殊教育观;从法制和财政两方面提升政府对特殊教育的扶持力度;构建科学合理的特殊教育课程体系,以及建设科学化、专业化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7.
民生教育是民国时期颇有影响力的一种教育思潮,而特殊教育作为普及民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受到了民生教育始倡者邰爽秋的关注。针对民国时期特殊教育机构匮乏、教育水平良莠不齐的状况,邰爽秋提出了特殊教育实施的有关设想,并成为其民生教育学校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教育思想中闪现着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平等的光辉,体现了特殊教育的现代性。由于历史的局限性,邰爽秋的特殊教育思想未得以践行,但作为一种理论,仍然值得后人参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开展奥林匹克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奥林匹克教育和特殊教育有着共同的教育目的.奥林匹克教育能促进特殊教育对象的身体健康,提高其生活技能,能健全特殊儿童的心理,能更方便、更贴近特殊教育对象.而且国际奥委会和中国国家奥委会重视特殊教育,所以,应在特殊教育中加强奥林匹克教育.  相似文献   

19.
邬跃 《江西教育》2009,(11):4-4
特殊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部分,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关心特殊教育。大力发展特殊教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就教育提出的目标是: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培养残疾学生适应和融入未来社会的能力成为各国发展特殊教育的共识,办好面向未来的特殊教育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未来的特殊教育是现代化的特殊教育,特殊教育现代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20年,我国教育现代化要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