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夏教育》2009,(7):158-158
许多研究表明,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既要“治标”又要“治本”,这个“本”就是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会悦纳学生。一是以学生为本。学生既然是活生生的人,就有人格尊严,就有尊重和自尊的需要。教师必须把他们当作一个独立完整的人来对待;既然学生是—个群体,就有差异,教师要承认这种差异,悦纳这种差异.允许学生优秀。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心理健康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培养健康的学生的前提条件,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源”和“流”的关系。论题着重阐明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省视教师心理现状,反思如何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我们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那么,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的心理状况如何呢?2005年8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和新浪网联合启动了“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有近40%被调查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这个结果令人深思。众所周知,教师是学生的心理健康的辅导者和“保健医生”,如果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如何去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又如何能保证教学质量与效果?因此,教师在全力推行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切莫忽视了自己的心理健康。那么,工作…  相似文献   

4.
“两课”(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师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只有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了,才能有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然而,当前“两课”教师存在着情绪低落、焦虑、过分担心、缺乏安全感、睡眠障碍、内心冲突、人际关系过于敏感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要解决教师这些心理问题,需要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和全社会为教师“减压”,需要“两课”教师提高自我调适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中,教师决不能只做单方面的教育者。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其心理素质对学生产生的正、负两方面的重要影响。教师的不良言行会给学生造成“师源性”心理伤害和“师因性”心理问题。教师人格的完善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教育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帮助学生学会控制情绪是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教师应该而且也能够和学生共同走向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王加绵 《辽宁教育》2000,(11):20-21
我们对12所中小学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对比检测,结果发现,心理健康水平高的班主任,他们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高;心理健康水平低的班主任,他们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低;心理有某种障碍的班主任,他们的学生心理障碍比率也较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由于教师是法定的监护人,在班级“心理场”中占居主动、支配的地位,且与学生有着比家长时间更长的“有效接触”,加之中小学生的心理发育尚不完善,因而学生极容易从教师方面受到暗示和影响。教师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影响是多维度的,包括人格、认知、情绪、意志、态度、兴趣、行为习惯等诸多方面,这种影响通常以无意识和有意识两种方式来实现。如果教师的心理不健康,必然污染整个教育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7.
实施素质教育与维护教师心理健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心理素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各地各类学校都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深人的探索,力求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重视了,随之突现出来的新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了:教育者维护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谁来维护教育者的心理健康?如果教师心理不健康,又怎能“以其昏昏”,使学生“昭昭”?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是推行素质教育引发的,恰恰相反,是多年来在“应试教育”的长期运作下逐渐形成的。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不少教师的心理状态显得十分难以适应。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8.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只有教师的心理健康,才有学生的心理健康。然而,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及教师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教师会经常处于压力的包围之中。  相似文献   

9.
刘波 《教师博览》2007,(5):56-57
2006年可谓是“教师职业倦怠年”,《中国教育报》总共用了五个专版来关注教师的职业倦怠。今年两会期间,人民网、光明网等网站刊登了《要像重视学生成绩一样地重视教师心理》等关于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不容忽视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于教育,重在指导。在日常教学中,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需要从“心”开始,走进学生心里,为学生打开心灵之窗。能否走进学生心里,关键取决于教师是否真正“以学生为本”,关爱、倾听、尊重、理解是最起码的条件,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敬重和亲近,“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才能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整体教学工作中的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我校的特色,因此我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目前,在广大师生的努力下,特别是广大教师精心教育下,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始由“点”向“面”推进。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心理  相似文献   

12.
许多教育工作者在愉快教育实践中证明:愉快教育寓教于“乐”,“乐”中育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是教育改革的新思路。为进一步深化愉快教育实验,本文试从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兴趣、情绪等方面,探讨愉快教育的心理学理论问题。 一、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愉快教育的基础 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愉快教育效果,没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学生的心理有疾  相似文献   

13.
郭天虎 《知识文库》2022,(18):94-96
<正>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时代在不断地变迁,教育理念也在超速更新,教育工作者、家长、社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日趋重视,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的教育工作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也是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者,更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教师不仅仅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更重要的是肩负着“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员”、“心理医生”的重任。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心理不适应、情绪不协调和精神障碍等。要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一、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自身修养和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1.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具体措施,加强师德建设,倡导教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防止“师源性”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5.
教师常被人们称为“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然而近年来教师伤害学生的恶劣事件在全国各地中小学都有发生。这些伤害事件造成的恶果,对学生来说将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创伤。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所以在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关注教师心理、建立有效预警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李桂峰 《考试周刊》2010,(42):166-166
在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时代的需要。教师要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新理念,把握体育教学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积极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这就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并帮助学生进行实践体验,提高心理品质,克服心理障碍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7.
李荣华 《教书育人》2007,(11):62-62
在学校,只要存在末位淘汰,就必然存在着教师之间的评比。比什么?按行业术语来说,就是比“德”、“能”、“勤”、“绩”。“德”和“勤”这两项在教师中不会有太大差别。所以重点在于比“能”和“绩”。但“能”和“绩”又是与学生的成绩分不开的。因为你有能力,所以学生的成绩就应该好;学生的成绩好,你的成绩也就好;你的成绩好,就不能说你没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今年农村学校的初三学生多数是农村课改试验区的首届毕业生,因此,学生的中考自然受到各级领导、家长的格外关注。上至领导,下至教师都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要让学生考得好”成为大家共同的心愿。所以每逢开会,领导总是再三嘱咐“:老师们,学生成绩千万马虎不得啊!”在这种背景下,各个学校通行的做法就是“扎扎实实抓应试”。因为对学校的评估还是看重学生成绩如何。当学校在评价教师时,倡导的只能是“能让学生考得好的教师就是好老师”,因而教师只有围绕“要考好”去应试,害怕搞课改导致学生成绩上不去,落个“身败名裂”且不说,在…  相似文献   

19.
声音     
<正>《江苏教育》(心理健康)2022年3月刊登的《心理健康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一文,从课前的充分准备、课堂的灵活实施和课后的及时总结三方面阐述了心理健康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教学能力是心理健康教师的核心技能,上好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需要心理健康教师:走“近”课堂——基于学生需求精心备课;走“进”课堂——跟随学生反应巧妙生成;走“出”课堂——师生共同反思总结课堂得失。  相似文献   

20.
杨冬 《辽宁教育》2005,(1):53-54
相信许多的教师在从教生涯中最感头痛的既不是成绩低的“笨”学生,也不是纪律差的调皮鬼,而是从不向教师敞开心灵之门的自我封闭或排斥教师的学生。这些学生有的是成绩差、纪律糟的后进生;有的是不声不响、默默无闻的中等生;更有成绩拔尖的“优秀”生。他们的共同点是:不配合教师的教育甚至排斥教师的接近,不信任教师的言语。对老师的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