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学习要点: 学习红军战士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高贵品质。学习比喻的运用,理解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表现中心思想的作用。二、学习指要: (一)看拼音写汉字:①冰bao()②panshan()()③lin()惜④nuo()动⑤一张一xi()⑥呆zhi()⑦zhu()满⑧高qing()着 (二)在下列各组的几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恰当的: 1.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 ①是卢进勇,因为对他花费的笔墨最多。() ②是无名战士,因为故事主要围绕他展开。() ③卢进勇和无名战士都是主要人物,因为这两个人物都是红军战士的代表。()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的”一、理解本文结构情节特点,学习截取生活片断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二、了解当年红军过草地的艰难困苦,学习红军战士无限忠于党的事业崇高品质,为“四化”服务。教学方法:采取提问讨论的方式处理,由学生小结,教师补正。一课时 1、课前引言: 《七根火柴》选取了长征路上一件细小而意义重大的事件,以饱醮革命深情的笔,描写了一位红军战士临终前崇高的精神境界,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赞歌。 2、课文分析:  相似文献   

3.
教学中 ,发现《七根火柴》硬伤颇多 ,兹举例如后。一是用词不当。例如 :①草地的气候就是奇怪 ,明明是月朗星稀的好天气 ,忽然一阵冷风吹来……②只有腭下的喉结 ,在一上一下地抖动。上面例①“气候”应是“天气”之误 ,后面的“好天气”就是证据。我们知道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特征 ,而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风雨、冷热、阴晴等大气状况。天气是变化的、不稳定的 ,有预报价值 ,所以中央台每天都有“天气预报”。例②“腭”应是“颌”之误。“腭”是“分隔口腔和鼻腔的组织 ,分硬腭和软腭。通称上膛”。而“构成口腔上部和下部的…  相似文献   

4.
关于《七根火柴》的主题,许多资料都归纳过,现举出其中两种: (1)本文以“七根火柴”为线索,着重描写了艰难行进、接受嘱托、草原篝火三个动人的场面,表现了红军忠于党,忠于革命事业的崇高精神。(《初中语文学习词典》许嘉璐主编) (2)本文通过七根火柴的故事,既反映了长征时红军的艰苦生活,又突出了红军战士把革命事业看得重于一切的高尚品质。(《初中语文助读本》第三册)  相似文献   

5.
备课资料作者·背景王愿坚(1929—1991)山东省诸城县人。我国当代有影响的作家之一。1954年开始创作短篇小说,先后发表了《党费》、《七根火柴》、《粮食的故事》、《普通劳动者》等多篇优秀作品。《七根火柴》最初发表于1958年6月号《人民文学》。这篇小说以其主题鲜明,结构严谨,情节紧凑、集中,篇幅短小精悍等特点,被人们誉为当代短篇小说中短而精的名篇。  相似文献   

6.
一、讲读目的:体会“长征时期”中国工农红军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学习他们对革命无限忠诚的高尚品格:学习运用陪衬刻划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情怀的写法:领会本文形象鲜明的比喻和巧妙的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7.
《七根火柴》一文的教学即将结束,一个学生举手发问:“我发现这篇课文中有两个病句。一个是卢进勇打开从无名战士左腋窝里摸出的纸包时,课文写道:‘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摆着一小堆干燥的火柴。’我认为‘并排摆着一小堆火柴’是个病句。因为既然并排,就不能成为一小堆。这样写前后是矛盾的。另一个是,无名战士给卢进勇数完七根火柴之后,  相似文献   

8.
课前做好铺垫,指导学生回顾有关长征的历史,印发了有关小说方面的常识、王愿坚小说的特点、长征时期小故事等信息源,创设了跟课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学习小说紧扣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写法;学习红军战士的崇高品质。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听一段音乐。   (播放《铁达尼号》主题曲,营造气氛 )  师:现在,请同学们设想,我们全班同学就坐在这艘铁达尼号上,船就快沉没了,我们的生命危在旦夕 !突然,在我们面前出现了一只小船,但这只船却只能装载 50人,而我们全班同学却有 50多人,这需要有人留下。在这生死关头,你将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沉默,同学们已身临其境一般 )  师:是的,这是很痛苦的选择,每个人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但在革命战争…  相似文献   

10.
《七根火柴》这篇小说以“七根火柴”和“火”为线索贯穿全文,着意描写了三个生动、感人的场面,塑造了无名战士崇高、壮美的英雄形象,表现了红军在长征中对革命矢志不渝的崇高品质和同志间的阶级友爱精神。全文共分三部分。  相似文献   

11.
七根火柴     
天亮的时候,雨停了。草地的气候就是奇怪,明明是月朗星稀的好天气,忽然一阵冷风吹来,浓云像从平地上出来似的,霎时把天遮得严严的,接着,暴雨夹杂着栗子般大的冰雹,不分点地倾泻下来。卢进勇从树丛里探出头来,四下里望了望。整个草地都沉浸在一片迷蒙的雨雾里,看不见人影,听不  相似文献   

12.
七根火柴     
角度之一:眼神的描写。本文有五处写到无名战士的眼神。(1)开始写他“眼睛努力地闭着”,表明他在生命垂危时仍努力支持自己,突出他刚毅的性格。同时暗含着他对“火”的需求,为情节发展铺垫。(2)当卢进勇靠近他时,他“吃力地张开眼睛”,眼睛“失神”“呆滞”,反映他体力耗竭,危在旦夕,但又不愿拖累战友,与他用生命保全火柴形成对照。(3)当卢进勇帮助他时,他先“闭着眼睛摇了摇头”,又“忽然睁开了眼”。“闭”是拒绝战友帮助;“睁”是要向战友托  相似文献   

13.
宁鸿彬《七根火柴》教学实录何以聪前不久,《中学语文教学》刊载了宁鸿彬老师《七根火柴》的教学实录,我,三位硕士生,一同读了,都感到十分钦佩,虽然来不及登门了解这班初一学生的学习效果,只从实录的施教过程看,可以断言这两堂阅读训练课是取得了高力度的。就我们...  相似文献   

14.
我们发现《七根火柴》彩图与课文不符之处有三 :一是背景。课文开头的环境描写是“整个草地都浸沉在一片迷蒙的雨雾里……天 ,还是阴沉沉的 ,偶尔还有几颗冰雹洒落下来……” ,而彩图的背景画着许多斜线 ,给人的感觉是下着细雨丝。此处与课文不符。二是七根火柴的状态。课文写道 :“揭开党证 ,里面并排摆着一小堆火柴 ,干燥的火柴。”在彩图中 ,我们看到七根火柴是并排的 ,但没有堆在一起。此处与课文不符。三是七根火柴头的位置。课文写道 :“红红的火柴头聚集在一起 ,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的中心 ,像一簇火焰在跳。”而在彩图中 ,因为没有“…  相似文献   

15.
王愿坚短篇小说《七根火柴》紧紧扣住“火柴”,描述了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悲壮赞歌,主人公无名战士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的高尚境界催人泪下,文中精美的比喻,撼人心灵的场面描写,使文章融思想与艺术于一炉。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怎样才能唤起学生思想感情的共鸣,使之受到心灵的陶冶,收到“文”“道”巧妙结合的效果呢?我的体会是: 1.激发感情,引入意境 《七根火柴》一文从头至尾洋溢着浓厚的抒情气氛,为让学生尽快地进入角色,带着感情去学习,我精心设计了紧扣课题的情境性  相似文献   

16.
《七根火柴》一文有三句话使用了“粘”字:①他……手指触到了一点粘粘的东西。②果然,在裤袋底部粘着……面粉……⑧……打湿了的头发粘在前额上……“粘”原来有两个读音,一读zhān,一读nián,在读nián的时候有一个异体字“黏”,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已被淘汰了,《语文知识》1993年第7期《“粘”字的读音》一文也如此说。然而1988年  相似文献   

17.
《七根火柴》单是标题,精确计数——七根,就非同寻常,造成悬念,可见作独具匠心,构思巧妙。  相似文献   

18.
《七根火柴》的构思过程是这样的 ,我曾听过许多长征故事。对于长征生活 ,我的理解是 ,这样特殊的艰苦环境中 ,要求红军战士有更大的毅力和坚忍的力量。这种力量从何而来 ?长征的参加者所作的回答是 :建筑在高度阶级觉悟基础上的、对革命事业、对革命集体的无限忠心 ,和由这种集体主义产生的高度的阶级的爱。为了集体 ,为了战友 ,他们可以付出一切 ,以至自己的生命。就是这种精神照耀着 ,使他们 ,使革命军队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苦 ,跨过危难 ,走向胜利。这便形成了《七根火柴》和《三人行》的主题。随着这种精神的思索 ,我眼前浮现了这样一个…  相似文献   

19.
《七根火柴》是一篇以小见大的短篇小说,叙述了红军战士过草地时的一段感人的小故事,塑造了一名宁愿牺牲生命也要为革命保存火种的无名战士形象,赞颂了红军战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光采照人的内心世界。然而,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尤其物质充裕的初中孩子们来说,七根小小的火柴是多么地微不足道啊!他们怎么能轻易地理解“七根火柴”所代表的真正含义呢?于是,我采用了讨论式教学,设计了五大问题,教师提问、引导、小结,而学生积极思维、展开讨论、寻求问题的答案并主动回答问题。在师生的双边活动中,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其探讨内容及主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