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国际会计准则》的一项会计核算基本原则。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明确表示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这一原则,这有利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那么,什么是实质重于形式?该原则任何运用,它与相关的会计其他基本原则又如何区别,运用时又该注意那些问题?本文对此作出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小企业会计制度)是在《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制定的,但又和《企业会计制度》存在明显的差别。在《小企业会计制度》贯彻执行过程中,我们认为,只有在理论上清楚的认识到《小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的区别,才能在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小企业会计制度》,才能搞好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  相似文献   

3.
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的定义作了调整,并将资产减值由四项扩展到八项,规范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该项改革措施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同时进一步贯彻了“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一项重要原则,本文旨在研究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制度中存在的必要性、具体运用及适度性。  相似文献   

4.
伴随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财经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同步改进。应适当淡化程序性操作,将“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贯穿于会计核算与管理的全过程,加大案例教学和实证教学的比重。  相似文献   

5.
新《企业会计制度》已在我国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实施,这对规范我国企业会计核算行为,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新《企业会计制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谨慎性原则的创新。新制度充分借鉴了国际惯例,对谨慎性原则的体现和运用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较以往发生了很大变化。谨慎性原则的充分贯彻实施为补充和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解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的会计核算问题,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其目的在于避免虚夸资产和收益,抑制由此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风险.谨慎性原则体现于许多会计准则,并贯串于整个会计核算过程当中.  相似文献   

7.
为规范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提高施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于2003年9月制定了《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与原《施工企业会计制度》  相似文献   

8.
稳健性原则在我国会计核算过程中的运用,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演变过程。从《企业会计制度》开始生效为标志,我国在运用稳健性原则方面已经和国际惯例接轨,实行了“广泛的稳健性”原则。正确理解这一原则并将其运用于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会计报告的全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稳健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一个重要原则,《企业会计制度》和已发布的《会计准则》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稳健性原则在资产界定方面的广泛运用,有利于防止企业虚夸资产,虚增利润的现象发生,能为有关各方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10.
本次新修订的《会计法》,主要宗旨是从法律的角度遏制和解决当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问题。与原来的《会计法》相比,新《会计法》有四大特点值得关注:着重强调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增加了“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特别规定”一章,突出了公司、企业会计核算在我国会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违反《会计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更加明确、严格。  相似文献   

11.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通常表述为“充分预计损失,而不预计可能实现的收益。”其内涵是不可预计可能实现的收益,而充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以避免经营的风险,不确定性和潜在损失,从而保护企业的种种利益。这一原则,多年来一直是影响各个国家会计工作的重要原则并被广泛运用于会计准则之中。谨慎性原则的提出和在我国的具体运用,给企业经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一、谨慎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在《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企业在会…  相似文献   

12.
谨慎性原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它最早是财产托管人解脱其受托责任的一种策略,后来被会计人员认同和接受。1993年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首次引入了谨慎性原则,在2006年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这一原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许多体现谨慎性原则的会计处理方法被引用,在长期的审计实践中笔者发现谨慎性原则对会计实务的影响日渐明显,但在具体应用中却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正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是以会计模式转换、会计框架体系变革为主要内容的会计制度改革产物,是我国会计核算制度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标志。它对统一我国会计核算制度,统一会计核算标准,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规范会计信息的披露具有权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企业会计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计提八项资产减信准备,它直接影响会计报告。  相似文献   

14.
稳健性原则及其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晔 《现代企业教育》2008,(24):111-112
稳健性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是指在资产计价及损益确定时,如果有两种以上的方法或金额可供选择,会计人员应选择对本期净资产及利润较为不利的方法或金额。在会计工作中,稳健性原则主要表现为:推迟确认收入、提前确认费用、低估资产价值、高估负债价值。财政部最新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第11条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下文将就稳健性原则及其在《制度》中的运用试作简要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5.
外商投资企业1992年执行《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从2002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两个制度相比较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应收票据、应付票据的会计核算发生的重大变化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新《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与实施是贯彻实施《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重要步骤 ,是我国会计核算制度的又一重大改革 ,使得我国的会计核算制度更接近于国际惯例 ,并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资产减值准备和利润操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实施《企业会计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计提资产减值分析,探讨如何合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防止企业人为“操纵”利润,有效发挥这一会计政策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00年12月29日,财政部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将资产减值由四项扩展到八项,规范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该项改革措施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同时进一步贯彻了“稳健性”原则。本文围绕目前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现状及建议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9.
新的《企业会计制度》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要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大部分的减值准备是其对应资产的惟一减项,只有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与累计折旧共同作为固定资产的减项。为了在实务中能正确核算和反映固定资产项目,有必要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以求协调好这两个科目的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20.
新《企业会计制度中》,谨慎原则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和运用。企业会计人员在会计实务中如何运用好谨慎原则,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应采取相应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会计估计方法等,解决好企业在运用谨慎原则方面所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