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它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指出:“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要以正确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研究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要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数学教学不仅要教学生知识,还要教学生学习方法。即让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这是当前教学改革中越来越显得重要的教育思想。要教给  相似文献   

2.
论教师权威的现代转型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教师权威是保持教育教学秩序 ,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以往的教育教学大多是在“外在依附”的先验教师权威下进行的 ,使生机昂然的教育教学活动蜕化为僵化、机械的过程 ,抑制了教师、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其独立人格的生成。现代教育越来越需要教师权威由“外在依附”转化为“内在生成”,这是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 ,也是教师、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生成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杨勇 《宁夏教育》2014,(10):80-80
一是不要独占课堂,要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消化。二是要加强指导和引导。教师应该更多注重教学的内在方法,提高教学时间的利用率。从教育经济学角度分析,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自主思维的交互使用,二者相辅相成。三是必须综合考虑学生学习所花时间与所需时间的辩证关系。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习的图片水平、个性特征等;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贯彻“为不同的学习者教学”这一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4.
“因材施教”就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区别对待。这一教学原则是我国古代最宝贵的教学遗产之一。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特点,才能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包括以下几点:一、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职中生在生理发展上,已接近成人的发展水...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中,对个体差异进行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为教育、教学服务。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找一条较好地处理个体差异与教学之间关系的有效途径。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长期以来,“因材施教”的思想成为我们针对个体差异教学的基本原则。其含意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教师要了解和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之得到全面发展,学有所长。  相似文献   

6.
《宁夏教育》2007,(1):78-78
因材施教即“因学生之材而施教”。教学要照顾个别差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其基本含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师要了解和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二是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能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组织教学;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之得到全面发展,学有所长。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包括教育思想和教育信息传递过程的现代化。现代教育的教育终身化和学习社会化这两个特点都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指导 ,使学生“学会学习”。这就不仅让学生掌握人类已经形成的知识 ,更需要引导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 ;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现成的理论 ,更要引导他们懂得这些结论是如何获得的。只有使学生在掌握现成知识的同时 ,努力去发现新的知识 ;在了解现成结论的同时 ,又会设法去突破现成的结论 ,才能最终实现“会学习”。这样一个教学目的仅是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就可以达到的吗?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标志的现代教育…  相似文献   

8.
正现在的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堂的英语活动中自主的学习和思考.如何让学生在英语活动中有效的思考,达到教学目的是非常重要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中说到:为了使学生从思考中获取知识,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所以首先要让学生的思考有效,老师要了解学生.其次,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他们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围绕教材的传授和学习而展开的教学相互积极影响的协调活动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获得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成功带来的愉快是股强大的情感力量,儿童想当一名好学生的愿望就是依靠这股力量”,并且认为“教学和教育的艺术和技巧就在于发挥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使他感到在脑力劳动中取得成功的喜悦”.优化课堂教学,实施“目标恰当,小步爬坡,精讲精练,反馈调节”16字课堂教学模式,让每一个学生每一堂课获得学习成功,并不断追求成功,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从维持性学习向研究性学习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维持性学习的现状所谓维持性学习,是指我们的教育主要让学生学习人类已经创造的知识成果,给学生很多现成的结论,让学生去接受这些结论,知道这些原理和结论的探索过程,了解其本身也是创新的结果。我们现在的情况是,不少教师片面强调“讲透”、“听懂”,结果形成“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使学习过程简单化,简化了“发现”或“探究”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活  相似文献   

11.
两千多年前,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这一理论首先承认了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人的学习能力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而现代教育中又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即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学习和应用知识的实际,构建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学生来源较为分散(包括城镇、矿区、农村),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状态等都有较明显的差异。为此,建构和实施“分层次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将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发展层次,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一、在职业学校中实施“分层次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应该以德为本,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很重要要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发挥其它任何教育力量所不能达到的作用。因而教师应主动地接近和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规律,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受到教师亲切态度的感染、渊博知识的熏陶,在自然融洽的情境中学习知识,从而使学生从尊重教师的人格、崇尚教师的学识到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成绩就会明显提高,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任何学生,只要他对某一学科感兴趣,他一定会自觉主动地学习,认真刻苦地钻研,从而使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是每位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预设”,而课堂教学是把“预设”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包括“错误”资源),这就需要教师能及时把握、因势利导、适时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正常的,面对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错误,教师要转变观念,正视错误,把错误资源转化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加以利用,使之成为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质疑、引发学生反思的有效因素,从而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相似文献   

14.
教学水平是对教师工作能力的综合评价。在教学中,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学习的成效。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已经掌握的知识经验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培养能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钻研。一、研究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学习兴趣教育是按一定的目的、计划进行的,教学中虽然有教学大纲、教材等教学因素,但这些都是“死的”,而学生是“活的”,具有主动性、差异性。这就要求数学教师掌握数学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充分了解学生,研究学生,针…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强调“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就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创造好的客观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6.
作业评价在教育教学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美术作业是检验教学结果的直接因素。长期以来,一些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传授知识和技能,学生按照教学要求用模仿的方式被动学习,教师对于学生作业仅仅依靠“像”与“不像”或“对”与“错”来进行评价。这种传统的作业评价方式从表面上看能显示教师的技术水平,也能使作业水平整齐,达到一种标准,然而却压抑了学生的发展。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信心,对画画乃至其它学习都是不利的。这就要求教师在美术作业批改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热情,给他们学习的信心。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应以《课程标准》为指导,转换教师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变“以教师讲为主”为“以学生读为主”,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一、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学生始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尊重学生,就应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给他们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足够的思考时间和较多的实践机会,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即给他们自由选择的权利。如在教学《秋天…  相似文献   

18.
谈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娟娟 《中学教育》2003,(1):35-36,34
在教育理论发展过程中曾有过“教学主体论”的讨论 ,不同流派有不同的观点 ,有些主张“教师主体论” ,也有些主张“学生主体论”。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 ,“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们的学生们的 ,不是现成的高楼大厦 ,而是教他建筑。”这就是既肯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 ,只有信奉这一教学理论“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才能取得卓越的成效 ,实现既定的目标。一、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1.教师的爱对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起十分重要的主导作用。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教师的爱可以成为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9.
邢艳 《天津教育》2002,(4):40-42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与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有激情,在争辩中感悟,在应用中激趣,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一、在情境中动情赞科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启动学生的情感系统,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使学生对学习抱以极大的热情,自觉地将外在训练内化为自身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时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规律,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充满活力的学习情境。布鲁纳认为…  相似文献   

20.
一、当前学科教学中的缺陷1.重教法,轻学法。教育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统一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效果的制约因素应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决定学习效果的直接因素。美国布卢姆等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决定教学效果的主要变量有三个:一是认知前提条件,即学生掌握新的学习任务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的程度;二是情意的前提特性,即学生形成动机,以便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三是教学的质量,即教师教学适合学生的程度。这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