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天气炎热,宠物狗厚重的毛发总让主人们觉得它们的夏天非常难熬。为了避免高温中暑,一些人有了给狗狗剃毛降温的想法。剃毛真能让它们感到凉爽吗?会不会带来什么消极影响?给狗狗剃毛到底会不会让它们降温?央视《是真的吗》记者通过实验验证。记者找来一只比熊犬,并将实验所用房间的温度设置为26℃。提前将狗狗带进房间,让它充分适应房间的温度,并每隔半个小时测量一次它的体温和体表温度,测量五次后求出平均值。剃毛前的体  相似文献   

2.
正提到猴子,很多人都会想到孙大圣:猴脸雷公嘴,性情急躁,最喜欢上窜下跳,长长的尾巴特别灵敏,它们似乎一秒钟也没用办法安静。但是今天要介绍的这位朋友,却完全没有猴子的这些特性:它最喜欢安安静静地待着,能不动就不动,除了觅食和躲避危险,很少会挪动它们的尊驾,所以得了个"懒猴"的称呼。又萌又懒是懒猴的外表懒猴是猴子家族中有名的萌物,它的个头不大,全身上下圆滚滚的。圆圆的脑袋上镶嵌着两颗圆圆的大眼睛,耳朵是半圆形的,四肢也是肉嘟嘟的。懒猴全身上下部披着密密的厚毛,如果把自己团起来,就  相似文献   

3.
流泪的苦瓜     
阿莲 《知识窗》2005,(10):6
泥土是有一点儿脾气的,这是苦瓜告诉我们的.苦瓜曾经有一个动听的名字:锦荔枝.望文生义,苦瓜的容貌、滋味应该与荔枝相差不远.但天妒红颜,泥土公公在苦瓜地里睡觉的时候做了一个噩梦,就发脾气,让锦荔枝变成了苦瓜.苦瓜流泪了--为命运的不测.  相似文献   

4.
读编对对碰     
正编辑部的哥哥姐姐们:你们好。我是来自黑龙江省的一名小学生,是《发明与创新》小学版杂志的忠实粉丝。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怎么想都想不出答案。你们可以帮我解答吗?现在是冬天,天气真冷,我们这里都下了好几场雪了,我真想躲在被子里冬眠呢。瞧着好多动物都冬眠去了,可我家的小狗尼尼依然如往常一样,该干嘛就干嘛。难道它不怕冷?爱思考的小读者:黄志鸣志鸣小朋友:你好。冬天是个寒冷的季节,你要注意保暖哦,可别冻坏了身体。小狗和人一样,都是怕冷的,只是它们身上厚厚的毛可以帮助它们抵御寒冷,而我们人类需要穿上厚厚的棉衣才不  相似文献   

5.
我们家的马路两边,长着许多梧桐树与核桃树,每到夏天人们便去这树阴下乘凉。一天我从这里走过,被从天而降的毛辣子蜇到了胳膊上,被蜇得又红又肿,疼得我龇牙咧嘴,我恨透了它,决心揭开它蜇人之谜。锋利的毒毛我很小心地捉来几只毛辣子进行观察,它的头上有一对相当于“大切牙”的上颚,看来它是用“大切牙”切食树叶的。它全身黄绿色,布满了毒毛,背上还有两条绿色的线,身体两侧各有七簇毒毛,浑身有12个带有毒毛的黑球。有人问:为什么被毛辣子蜇后皮肤上找不到刺?我从它带有毒毛的身上用镊子小心翼翼的拔了一根毒毛,把它放在140倍显微镜下观察,发…  相似文献   

6.
毛織品是一种贵重的服装原料,它的保暖性强,柔軟,有弹性,而且經久耐穿。但是它在保藏上有个缺点,就是容易被虫蛀,因此怎样保藏好毛織品衣服,就成为人家所关心的问题。为什么毛織品容易被虫蛀呢?因为羊毛是一种蛋白質的組成体,它是蛀虫的好养料,蛀虫很喜欢吃它。我们常見的一种黄色小飞蛾,就是一种专门蛀食羊毛的幼虫变成的。等到幼虫变成了飞蛾,就不再拿羊毛当养料,但是飞蛾要产卵,卵变成了幼虫,还是要蛀食羊毛。  相似文献   

7.
《百科知识》2009,(15):I0002-I0003
吸血动物是一类让人毛骨慷然的动物,它们在长期的进化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生存方式——靠吸食其他动物的血液为生,并形成了一套与这种生存方式相适应的生理结构。对吸血动物来说,其他动物的血液就像“浓缩的果汁”,它们可以通过吸血这条捷径来满足自己生存和繁殖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有一种说法:"如果大风吹起来,木桶店就会赚钱." 这两者是怎么联系起来的呢? 原来它经历了下面的思维过程:当大风吹起来的时候,砂石就会满天飞舞,这会导致瞎子的增加,从而琵琶师父也会增多,越来越多的人会以猫的毛代替琵琶弦,因而猫会减少,结果老鼠的数量就会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9.
毛管束模型是把实际多孔介质的孔隙网络看成由一组等长度、不等直径的毛细管所组成,这种模型在油层物理及渗流力学中应用最广。本文为了研究储层岩石的毛管束模型,通过实验数据对毛管束模型半径赋值,并通过求取毛管压力曲线来探讨毛管束模型。最后对毛管束模型进行了深入地分析讨论:对于像初次驱替毛管压力曲线这样的简单现象,如果将它从相关的其他现象中孤立出来进行考虑,则可用毛管束这样不完善的模型来解释这种现象。但是,用它来精确模拟实际孔隙介质存在问题,这是因为毛管束模型过于简化。  相似文献   

10.
荔枝(Lichi chinensis)属无患子科荔枝属的常绿乔木.主枝粗大,分枝多而开张,偶数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圆锥花序,春天开绿白色小花,夏天结心脏形果实.果皮有瘤状突起,熟时红色,果肉白色,汁多味甜,称"百果之王"或"果中牡丹".唐·张九龄的<荔枝赋序>说:"荔枝状甚环诡,味特甘滋,百果之中,无一可比."因此陈简斋的诗日:"炎精孕季多灵植,荔枝佳名闻自昔.绛囊割虚出琱盘,寻常百果无颜色."古人把牡丹比作"花中之王",把荔枝比作"果中牡丹",皆因荔枝的色、香、味都是绝一无二的.宋·蔡君谟云:"剥之凝如水精,食之消如绛雪,其味之至,不可得而状也."自号"荔枝仙"的明·宋珏亦云:"荔枝之于果也,仙也,佛也,实无一物得拟者."宋·苏东坡尝到荔枝后,大加赞赏,曾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  相似文献   

11.
鸟以稀为贵     
<正>鸟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也是重要的"森林卫士"。它们是天生的捕虫高手,能消灭蚊子、蚜虫等害虫;鸟粪中含有大量的氮、磷化合物,是优质的有机肥料;一些鸟羽毛鲜艳、歌声动听,是人们喜爱的观赏鸟……鸟类中也有不少稀有物种,它们因稀而贵,仅外表就显得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12.
由于气候在一年当中有四季轮回的特点,决定了任何地区都有特定的季节性水果蔬菜差价比大的情况,例如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蔬菜,冬季与夏季的差价比就很大,南方特种水果如荔枝、桂圆、红毛果、杨梅等,都明显存在季节性和地域性差价比。它们的差价比,达到几倍以至10多倍。这样,如果能  相似文献   

13.
人体具有免疫力,防毒、解毒和排毒系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菌膜屏障”是人体肠道中的预防屏障,它附着于肠壁,起着阻断毒素侵害人体的保护作用。“菌膜屏障”是人体与生俱来的,但医学证明:人过毛0之后“菌膜屏障”就开始老化,逐渐脱落而不健全了。由于肠壁失去了这道屏障,肠内毒素便会长驱直入,轻易侵害人体。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广东省荔枝主产区的荔枝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总结广东省荔枝专业合作社的类型,以及荔枝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促进广东荔枝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既然它们的表情已经很"囧"了,那就别再让它们的命运和它们的表情一样了!要说海洋鱼类,面孔千奇百怪的真的是有许许多多,但天生就有一张欲哭无泪的脸的,还真的是非水滴鱼莫属了。你仔细看看它这张脸,多让人郁闷和悲伤,如果是一个人呈现出这种表情,你马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经常看到猴子们彼此打理毛发的照片,互相挑挑虱子、互相梳理梳理等等,尤其是泡温泉的猴子。事实上,不仅是猴子,狒狒、猩猩什么的也有类似的行为。例如,一项研究表明,狒狒大概要花费17%的时间来"互相理毛"。它们"理毛"仅仅是为了清洁身体  相似文献   

17.
揭秘树蛙的"粘贴术"在品种繁多、相貌各异的青蛙队伍里,树蛙要算是最招人喜爱了。这些小家伙不但憨态可掬,而且动作也非常乖巧。一般的青蛙都是在水中生儿育女,但树蛙却是在树上传宗接代。当树蛙以小蝌蚪的面目降临世间以后,就会从树上掉到树下的池塘中,一个月后,小蝌蚪就变成了树蛙,然后它们就开始了树上生活,因为只有在树上才能捕捉到它们爱吃的各种昆虫。让人叹服的是,这些小家伙还会变色:在树枝上,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依据历代《荔枝谱》,结合地方志对古代福建省荔枝分类方式进行探讨。宋代蔡襄首次将本草系统中的上中下品分类法应用到荔枝分类中,但此方法未得到延续。然而淳熙《三山志》按记录来源的归类方式却对弘治《八闽通志》产生了影响,并促使其产生了几种分类方法,其中成熟期分类法在明末已经完善。本文深入分析早、晚熟荔枝类群,发现现代生物学实验显示荔枝聚类成因与成熟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清代《广东新语》采取的生态分类法也与成熟期分类法有相通之处;且成熟期分类法能够很好地凸显火山荔枝、实生荔枝和其它栽培荔枝类群之间的差异。由此,本文认为传统时代中国荔枝分类学在明末达到了最高峰,且福建省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9.
荔枝是许多人喜食的亚热带水果,原产于我国。荔枝不仅口感甘甜爽滑、营养丰富.而且外型美观、皮红肉白,煞是好看。苏东坡的名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既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们赞誉、吟诵荔枝的代表.也是人们喜食荔枝已有长久历史的证明。大约正缘于此.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已有种植荔枝的记载.且一直延续至今。荔枝产地广布于我国南方诸省,犹以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四川、台湾、云南为最。  相似文献   

20.
毛赤杨是广布于东北林区的乔木,它过去常被当作烧柴,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提高,毛赤杨的价值逐渐被发掘,并逐渐被开发利用。为了摸清赤杨的分布情况,我们于2006年5—7月对黑龙江省汤原县的天然毛赤杨资源进行了调查,经推算,汤原县的天然毛赤杨资源现有蓄积为150002立方米,胸径大于等于30厘米的蓄积仅有28510立方米,占总蓄积的19.01%。这说明大径的毛赤杨资源较少,小径级的毛赤杨后备资源比较丰富。分析了毛赤杨资源现状,并提出了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