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发生显著变化,艾滋病疫情上升速度有所减缓,但性传播已经逐渐成为主要传播途径。这是新发布的《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年)》透露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遏制艾滋病在中国流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将成为 2 1世纪阻碍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中国的艾滋病流行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 ,如何遏制艾滋病在中国流行 ,文章对此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杨欣 《百科知识》2015,(3):38-40
<正>2014年12月1日是第27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在中国,这个艾滋病日还添加了副主题,"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控制艾滋"。从"3个90%"解读"零艾滋"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在《快速通道:在2030年以前终结艾滋病流行》的报告中提出了一个战略目标,人类有望于2015年后终结艾滋  相似文献   

4.
张琚 《未来与发展》1991,7(3):43-47
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从1981年艾滋病首次发现以来,世界上已有150多个国家报告了近30万个艾滋病例。但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全世界约有130万人患有艾滋病。大约800~10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毒(HIV)。如果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那么到2000年将会有2500—3000万人成为艾滋病毒感染者;如果仍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那其中的大部分人将发展到感染的最终阶段—艾滋病,最终死于这种“超级瘟疫”。尽管目前亚洲报告的病例数仅占全球报告总数的3‰,尽管我国国内内源性艾滋病例很少,但艾滋病确已传入我国井有扩散蔓延的趋势,而且局部地区疫情严重。虽然中国政府对此给予了极大关注与高度重视,并采  相似文献   

5.
郑宾 《科学生活》2008,(1):48-49
长期以来,在许多中国老百姓的眼中,艾滋病似乎是一件离我们很遥远的事情。其实,我国卫生部在2007年世界艾滋病日前夕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预计已达70多万。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将急剧增加。因此,普及艾滋病基本知识,采取防护措施,控制流行,制止蔓延,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通过用艾滋病流行微分方程模型对白城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流行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揭示白城地区艾滋病流行的潜在可能程度,为制定白城地区艾滋病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学会》2004,(11):21-22
<正>"目前看来,产生一个新的流感大流行的必要因素都已具备,而这一病毒性流感很有可能会是从东南亚或中国开始流行!"今天上午,世界知名艾滋病研究专家何大一在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首个报告上语出惊人。他警告,中国应拓展并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疾病监控系统,制定一个全国性的疾病防治预备规划。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香港回归,国门进一步开放,西方先进文明进入我国的同时,腐朽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也无孔不入,艾滋病对我国人民身体健康构成威胁,艾滋病在我国蔓延以至流行的形势严峻,我们要正确认识艾滋病及艾滋病病毒。  相似文献   

9.
邹祺  张秋红 《大众科技》2005,(9):236-237
目前艾滋病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全世界范围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文章拟从现代医学分子生物学的角度,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对艾滋病研究所达到的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10.
宣传教育与干预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主要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艾滋病流行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从全球来看,自1981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患者以来,截至2004年12月,累计活着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HIV/AIDS)3940万。仅2004年,就有490万新感染者,死亡310万。我们从1984年开始进行艾滋病的血清流行病学检查,证明艾滋病毒于1982年传入中国,1983年首次感染大陆的中国公民。1985年一个美籍阿根廷艾滋病患者来中国旅游,在北京发病死亡。1989年首先在云南发现经静脉注射吸毒的艾滋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1.
1985年,中国发现因艾滋病死亡的首个病例,那时,很多人认为艾滋病是打开国门的产物之一,“御艾滋病于国门之外”成为最初的防艾政策。恐惧一度是人国对待这种疾病的唯一情绪。2007年10月,卫生部拟取消限制艾滋病感染者入境等政策。中国政府对艾滋病的政策发生了巨大转变。  相似文献   

12.
在泰国最北部,距离首都曼谷80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繁忙的城市——清莱。清莱地处泰国边境,这里居住着数十万少数民族,他们对艾滋病病毒、艾滋病几乎一无所知。泰国人口中艾滋病病毒检查呈阳性者所占比例高达2.15‰仅1999年就有66000人死于艾滋病。形势极端严峻,大力开展艾滋病预防教育,成了这个国家的当务之急。清菜市非正规教育中心副主任卡辰&#183;玛挪加认为,“对于提高公众觉悟从而更有效地控制艾滋病流行,非正规教育能够发挥关键作用。边境居民之间的语言障碍,边境地区教育落后,乃是边境地区艾滋病流行的根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世界卫生组织2007年3月22日发表的《全球肺结核病控制》报告显示,全世界肺结核病流行状况开始下降,但是这一进程正在被艾滋病和广泛耐药肺结核病的出现所妨碍。该报告指出,艾滋病是造成无法实现肺结核病防控目标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广泛耐药肺结核病的影响也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4.
赵春梅 《知识窗》2009,(8X):74-76
<正>截至2008年9月30日,我国累计报告了艾滋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64302例,其中艾滋病人77753例,死亡艾滋病人34864例。2008年1-9月共报告新增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44839例,报告死亡艾滋病人数为6897  相似文献   

15.
卓然 《科学与文化》2004,(11):16-17
今年7月6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2004年艾滋病报告,报告称.2003年,全世界有480万人染上艾滋病病毒,是感染人数最多的一年截止2003年底,全世界艾滋病感染者有3780万,去年有290万人死于艾滋病自艾滋病发现至今,已有2000万人死于这种疾病。  相似文献   

16.
项铮 《今日科苑》2012,(24):70-71
2012年12月1日是第25个"世界艾滋病日"。虽然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但是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并可以通过抗病毒治疗控制病情。请关注——卫生部公布的数字显示,2012年1至10月我国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68802例;截至2012年10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92191例,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383285例。近两年,我国艾滋病病人死亡人数有所上升。上升的原因主要为,一是很多早期艾滋病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今天呼吁中国各界采取更加迅速、有效的措施来遏制艾滋病的蔓延,防止艾滋病给这个人口大国的社会和经济造成更大的危害。联合国的一个工作组于近期结束了对中国艾滋病最新状况的评估。今天在这里公布的评估报告称,艾滋病的流行在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危险”。  相似文献   

18.
流动人口对艾滋病流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我国中西部及北部大部分省市的农村,由于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少、经济拮据,大部分中青年劳动力离开户口所在地,涌向了各个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另外,有一些城市人口由于工作及家庭原因离开户口所在地,流动到别的城市工作、生活。流动人口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使其成为艾滋病发病及传播、流行的高危人群,拟在通过对流动人口的特点进行分析,找出其在艾滋病流行中的相关特征,以便于后继研究者们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艾滋病是全球性的一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疫苗也未研究成功,病死率极高,因而被称“世纪瘟疫”、“超级癌症”。自1981年美国首次报告病例以来,艾滋病已迅速传播到世界五大洲,到1994年7月各国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的病例已达85万,实际病例约为400万。目前亚洲及拉丁美洲的病例还在增加,估计到2000年感染艾滋病病毒(HIV)者累计可达4000万,亚洲占1000万。 1985年我国才发现一例艾滋病患者,到1994年11月HIV感染者已达1550例,其中艾滋病患者占43例。与很多国家比较,我国为HIV的低感染国家,但是存在着HIV/艾滋病潜在传播的危险,爆发流行的趋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流动人口所占的比例也是日益增加,但是流动人口对艾滋病流行带来的影响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只有尽快从政策、体系以及措施上给予积极地应对,才能有效地解决流动人口中艾滋病这一问题的防治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