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正式启动,必将对高校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产生极大影响,而对民族院校的影响和推动则会更大。其不仅为民族院校指明了质量是立校之本、特色是兴校之法,而且使民族院校在“分类指导”的原则下获得了更为宽松的办学氛围,“对口支援”使民族院校获得了强校之“捷径”。民族院校应把握机遇,积极参与国家“质量工程”,深化校内教育教学改革,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工程,凝练特色,在民族院校间形成差异优势,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有别于其他高校的独有学科优势,呈现出多样性和个性化的办学模式,形成分工构成合理、科学、完善的民族高等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
以特色立校的民族高校必须以特色方能兴校。文章阐述了民族高校形成办学特色的主要内容及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以特色立校的民族高校必须以特色方能兴校。文章阐述了民族高校形成办学特色的主要内容及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外合作办学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方式,更是民族高校迈向国际舞台、提升办学层次和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就中外合作办学对我国民族高校的作用及当前民族高校在推进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延边大学与韩国崇实大学举办的经济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具体实例,分析民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民族高校有效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教育主权问题是中外合作办学的重要问题,在民族地区高校中又有不同的特色。文章针对民族地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主权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分析了十余年来的现状和现行的政策法规,结合教育主权问题的新动向,提出树立民族地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主权观要体现现代性、民族性并以发展为导向。  相似文献   

6.
程霞 《文教资料》2007,(13):6-7
充分认识民族高等学校办学特色及其在国家建设发展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族高校必须结合自身实际,从办学指导思想的确立,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与学术梯队建设等方面重视建设、发展自己的特色,以此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本文通过对当前民族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的特点及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加强民族高等学校办学特色建设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民族高校在彰显自身办学特色与优势的同时,正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挑战。民族高校的发展需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关键是进行组织文化转型,积极转变办学理念和发展战略。基于组织效能竞值构架中的文化模型与分类方法,结合民族高校发展的现实状况,民族高校应从政治型文化转向学术型文化,从控制维稳的封闭型文化转向自主发展的开放型文化。转型的基本策略是加强核心领导,实施院校发展战略规划;权力重心下移,实施扁平化管理;调整学科结构,创新知识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正面临严重的传承危机,民族地方高校应该成为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中心。民族地方高校所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园文化、特色学科、文化引领等条件为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提供重要支撑,可通过将民族文化特色融入办学理念,加强民族文化研究,建设特色学科,开设传承班,设置选修课,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民族文化活动等方式发挥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为例,对其安排的特色课程进行探究,探索在知识与经济高速发展下,如何让民族地区高校办学,更加有个性、更能体现高校教育特色办学的价值性,探索在全球一体化的现代中,如何才能体现、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发展方向,希望通过以此为今后个人在研究各民族文化工作中能够提供更多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教学改革实验等方法,对河池学院民族传统体育特色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并进行创新实践研究。根据河池学院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情况,结合河池学院的办学定位,提出将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公共体育课教学之中,以及根据体育教育专业办学思路和培养目标,提出将河池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和专业发展与地方优势结合,凸显办学特色。以此推动民族地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繁荣与发展,促进高校在体育人才培养、体育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教学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民族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带来资金管理环节和范围的增加.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很难适应民族高校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民族高校会计工作,实现由“交易处理型”财务向“决策支持型”财务转变已成为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课程国际化是民族高校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与民族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维护各民族团结与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提高民族高校国际声誉及保证国际学生培养质量的要求。民族高校课程国际化建设必须立足民族高校学生的特殊性这一现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制订课程培养目标,建设具有国际化水平的师资队伍,重视教材的选用工作。  相似文献   

13.
民族高校图书馆民族文献馆藏特色建设浅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民族高校图书馆应联合起来,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分别成为特色民族献的收藏和研究中心,提高民族献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办学特色是高校存在的“符号”,它彰显院校的个性。要正确认识“办学特色”的内涵,明确形成办学特色的要素。针对当前高校发展中出现的千校一面、办学雷同的现象,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各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双碳”目标的提出,拓展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增强了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意义。民族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有其独特且重要的意义。“双碳”目标下民族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关系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和社会进步,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面向“双碳”目标,民族高校需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体系化和系统性建设,注重提质增效,体现价值观塑造的特色,并突出决策和执行能力的培养。以生态价值观教育、生态发展观教育、生态法治观教育、生态文化观教育、生态安全观教育、生态全球观教育等为主要内容,从教育供给、教育产出、教育保障和教育研究四条路径寻求改革和创新,打造民族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和优势,服务国家“双碳”战略。  相似文献   

16.
民族师范院校是我国师范教育和民族教育的有机结合体,具有民族教育工作和师范教育工作的双重属性。民族师范院校发展历程表明,民族师范院校对民族教育师资培养具有明显优势,应该在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实力的前提下,明确办学定位,从而不断提炼办学特色以渐次提高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民族高校定位包含民族高校作为整个社会系统之一部分的定位、民族高校在整个高校系统中的定位和民族高校内部各要素在学校发展中的定位。民族高校在定位过程中存在定位不准确,缺乏个性和特色,好高骛远,盲目攀比,不切实际等现象。确定好科学的发展方向,是制定民族高校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体现特色,是民族高校定位中的重心要求;充分利用国家民族高校特殊政策,是民族高校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民族高校在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应根据民族学生的实际,突出抓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地处甘孜藏区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线,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坚持“四观两论”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主题,注重紧紧把握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和现实性,突出民族高校的特点,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收到较好地效果  相似文献   

19.
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实现高校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重要指导思想,指导高校工作全过程,在这方面真正抓出成绩,抓出实效。高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高校实际出发作出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提高民族高校领导干部的素质,一是认真学习和实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教育方针、政策。二是努力学习和运用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管理知识。三是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四是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依靠教职工办学,识大体,顾大局,长计划,短安排,加快学校的发展。总之,要用“政治家和教育家”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断积累管理经验和提高领导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