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励精图治倾心浇筑将军家乡树人工程,聚智凝心竭力打造炎帝故里教育强县”。会同,共和国大将粟裕将军的故乡、物华天宝的炎帝故里,全县上下正掀起新一轮兴教热潮。  相似文献   

2.
当前炎帝祭祀与经济建设关系非常密切。炎帝陵、炎帝庙、炎帝故里等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炎帝祭祀活动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神农"、"炎帝"等名号成为商标和企业名称,等等。尽管如此,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景区建设滞后、有些景区缺乏充分论证、有些景区宣传工作没有做好、有些人随意使用"神农"、"炎帝"等名号作为商标和企业名称等,我们应该采取相应对策,使炎帝祭祀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3.
炎帝祭祀与文化建设关系非常密切。炎帝祭祀促使人们不断地追述远古历史,催生了各地众多的炎帝陵、炎帝庙和炎帝故里,推动了炎帝文化研究,对文化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只要炎帝祭祀继续存在,这种影响就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这一点,加强炎帝祭祀研究,使炎帝祭祀更好地为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
会同,位于我省西南部,东枕雪峰山脉,南倚云贵高原,渠、巫两水流经全境,素为湘黔边界咽喉要冲.这里,山奇水秀,佳景荟萃,生息着侗、苗、汉等民族,民俗风情浓郁,传为炎帝故里,高庙文化发源地.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会同人创造了灿烂文明与辉煌业绩.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历史典籍、文献的梳理及其所载历点的推算,同时结合出土文物考察(即“三证合一”法),对中华人文始祖太嗥伏羲、炎帝神农和黄帝轩辕的故里、生卒年代及其主要生平事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订和论述,再论太R皋伏羲距今七八千年,炎帝神农和黄帝轩辕距今六七千年,并提出了伏羲孕于西洞庭之滨、诞于洪江高庙,炎帝诞于会同连山,黄帝诞于岳阳君山(寿丘),他们一生的活动和创业均在荆楚黔中等新观点和新认识。  相似文献   

6.
湖南是炎帝故里,也是炎帝开创农耕文化、医药文化、市场文化、工业文化的发源地。通过历史资料考证和田野考察,揭示湖南炎帝文化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实行内涵物化、外延整合、丰富产品和深度营销的策略,对开发湖南炎帝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湖南旅游经济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地域文化是中国文化最具活力的元素。随州是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要门户城市,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厚重的文化资源。本文从多角度探析了构筑随州的"文化精神高地"、"文化产业高地"、"文化活力高地"和"文化实力高地"路径,对提升民族地域文化的软实力,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嫘祖西陵氏是黄帝正妃,她是蚕丝的发明者,又是热爱云游的旅行家,故被炎黄子孙尊称为"人文女祖"、"先蚕"和"行神",受到尊重和祭祀。但嫘祖的故里在哪里?据统计:全国有十四五处之多,各地众说不一。据武威汉简中的有关记载和《水经注》中的相关资料说明,汉代西陵就在今河南省西平县境内。西平在远古又是炎帝族系西陵氏、吕氏、雷氏的聚居区。炎帝族系与黄帝族系是互婚集团,西平与黄帝故里新郑较近,嫘祖成为黄帝正妃是完全可能的。西平自古适合蚕桑,在西平又发现与嫘祖时代相当的仰韶文化遗址,故说西平是嫘祖故里,其依据是较为充分的。  相似文献   

9.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追逐物质享受和经济目标成了多数人的唯一志趣和社会时尚,此风也影响了学术界及部分学者。文章以学术界存在的"黄帝与黄帝文化的南迁"、"炎帝和炎帝文化的南迁"等现象为例,说明当前一些地方和一些学者借历史考据方法为各地争名人,已经达到置基本事实于不顾、利用晚出典籍煞费苦心任意曲解的地步,期盼学者中缺乏责任心的阿世、媚俗、唯上之风得到扭转。同时也认为黄帝或黄帝后代的封地都不在浙江,黄帝族的活动区域不可能远达东南,炎帝及其子孙也没有真的迁到南方,原本活动于黄河流域的炎帝族是因为阴阳五行观念的影响才被人为分配到了南方,湖南炎陵县的炎帝陵建于宋代,也可能始建于汉代,但都是阴阳五行观念影响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高平市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的故里,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发生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高平市坚持把教育优先发展纳入“打造炎帝故里、建设大美高平、挺进全国百强”的发展战略,以党的十八大精神统领教育全局,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根本目标,不断强化政府行为,切实加大教育投人,依法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强势推进学前三年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教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喜人局面。  相似文献   

11.
《小读者》2008,(9)
陕西省宝鸡市是华夏始祖炎帝故里、周秦王朝的发祥地,素有"青铜器之乡"、"民间工艺美术之乡"和"佛骨圣地"的美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周公吐哺、  相似文献   

12.
宋代炎帝国家祭祀主要有五方帝祭祀、感生帝祭祀、明堂祭祀、籍田礼祭、蜡祭和炎帝陵祭,相比于前代的炎帝国家祭祀,宋代炎帝国家祭祀既是一种传承又有创新。尤其是炎帝陵祭,在传播炎帝信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后代炎帝陵祭之先河。这些祭祀反映了宋人的炎帝"农神"信仰和"火神"信仰,二者连同炎帝"药神"信仰构成了宋代炎帝形象诗歌书写的主体。这些诗歌彰显了宋人以农为本、重农利民、厚生爱民的民本思想,寄托了宋人对国家兴旺、民族繁荣、自然和谐的美好愿望,昭示了宋人不畏苦难、舍己为人、济世利生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3.
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先祖,探寻炎帝遗迹、了解和传承炎帝文化是炎黄子孙的责任。山西晋东南地区高平羊头山诸多与炎帝有关的历史遗址遗迹、方志碑刻、民间传说和文献记载,都反映了羊头山地区是当年炎帝活动的重要场所。结合当地"神农尝百谷""耒耜发明"等炎帝发明农业的历史资料,考察羊头山地区的生态环境、土壤结构、植物物种等历史自然条件,可大致了解羊头山地区与炎帝农耕文化的关系。探究羊头山地区的炎帝农耕文化,了解其在炎帝农耕文化及整个炎帝文化中的地位,有利于促进区域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们常说,中国人是炎黄子孙。我国古代春秋时期的史书《国语》中记载,黄帝部落生活在渭河下游,而神农氏族的始祖炎帝生在姜水,即今天的陕西宝鸡一带,宝鸡是炎帝的发祥地。传说炎帝是农业之神,医药之圣,因教会百姓用火,故名炎帝,号神农氏。今天,吴老师在炎帝故里就带同学们瞻仰、拜谒一下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的陵园。  相似文献   

15.
嫘祖西陵氏是黄帝正妃,她是蚕丝的发明者,又是热爱云游的旅行家,故被炎黄子孙尊称为"人文女祖""、先蚕"和"行神",受到尊重和祭祀。但嫘祖的故里在哪里?据统计:全国有十四五处之多,各地众说不一。据武威汉简中的有关记载和《水经注》中的相关说明,汉代西陵就在今河南省西平县境内。西平在远古又是炎帝族系西陵氏、吕氏、雷氏的聚居区。  相似文献   

16.
2005年金秋之际,滨州学院诚邀30多位国内兵学界的权威学者谈兵论剑,纵横古今,以其最新的孙子研究的雄文力作集成<滨州学院学报>特刊"当代孙子兵法研究名家笔会".这不仅是学术界的一大盛事,也是孙子故里人民的骄傲.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2月10至12日"首届全国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专题研讨会"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外高校学术界、基础教育前线和技术前沿的专家、学者和教师围绕着四个特色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包括:基于教育信息技术的教师专业发展、语料库提升教师语言意识和教学科研能力、多模态语料库与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教师信息素养能力研究。  相似文献   

18.
学术简讯     
由山西省史学会、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中共夏县县委、夏县人民政府等单位共同发起召开的“纪念司马光逝世九百周年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9月3日至7日在司马光的故里夏县召开。全国从事史学史和历史文献研究的学者,专家共一百二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  相似文献   

19.
浙江大学分别于2004年10月—2007年4月在浙江大学举办标识为"千课万人"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系列研讨观摩活动。大会邀请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和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及台湾、香港、澳门等地专家、学者主讲报告、展示示范课,阵容之大、品位之高都是空前的,观摩会风格各异,流派纷呈,与会老师一致认为这是学术界的盛会。为让更多老师分享会议成果,现将部分会议现场示范课光盘提供如下,欢迎老师们邮购。  相似文献   

20.
关于韩愈的故里,学界说法不一,主要有"昌黎说"、"南阳说"、"孟州说"和"修武说"等。2008年5月,我们赴修武认真研究了《韩文公门谱》,并实地考察了韩昶墓、韩愈衣冠冢、韩氏祖茔以及关于韩愈故里的碑刻,对修武的韩愈文化及韩氏的宗族沿革、繁衍发展、历史变迁有了更为准确、全面的认识,也期望为学术界提供一些研究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