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亲属称谓系统是语言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拉祜族亲属称谓系统作为拉祜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拉祜族亲属称谓的特点是拉祜族的家庭结构、婚姻制度及传统观念的生动反映。通过对拉祜族亲属称谓的分析,探讨其家庭结构及婚姻制度方面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以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南美乡拉祜族的传统服饰为介绍,分析其蕴含的农耕文化、历史迁徙和原始宗教等方面的文化内涵,以期对拉祜族传统文化有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由于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少数民族文化在裂变过程中尚未整合为新的文化时,已经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现象。禄丰县高峰乡彝族火把节充满着原始的野味,神秘的色彩,探究高峰乡彝族火把节文化内涵及意义,对保护、继承和发扬彝族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搭桥节是临沧市南美乡拉祜族特有的传统节日,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搭桥节展现了拉祜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稻作文化、民族心理、民族文化等多方面的民族特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拉祜族是居住在云南西南部边境的山地民族,其文化和语言都有独特的民族特色。本文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富邦乡赛罕村老缅寨为调查点,对拉祜族人名的特征进行分析,来揭示其中所包含的特有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民族因其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过程的不同而具有各自独特的数字文化。拉祜族传统的数字文化反映了拉祜族独特的心理文化和审美习惯等,探析拉祜族数字文化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拉祜族的传统文化及其丰富内涵,促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7.
拉祜族是一个崇尚和谐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和为贵"为核心价值取向,以重群体、重情感、重信义,轻个体、轻功利为基本特征,以人际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谐、民族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为主要内容的和谐文化。这种和谐文化是在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下形成的;是建立在游猎游耕的经济基础和原始朴素的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甚至带有唯心主义的倾向,因而,拉祜族的和谐文化既有积极思想因素,对和谐文化建设、加强民族团结有积极作用,又有其自身的时代局限性,需要批判地继承和弘扬,并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赋予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高峰彝族火把节面具制作并为其开光、祭天、耍火把、扫邪驱鬼及送火把等仪式,表现出了当地彝族对星相变化的细心观察,天人合一的内心呼唤,娱人娱神的情感宣泄,古代征战的历史记忆,社会精英的地位彰显等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临沧独特的自然环境养育了世世代代的拉祜族人民,拉祜族人民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并在长期的与自然共处过程中形成自己丰富而独特的生态文化。拉祜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拉祜族宗教信仰中的生态伦理意识;拉祜族物质文化中的生态意识;拉祜族禁忌和村规民约中的生态保护思想。加强对自然生态智慧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拉祜、普米、基诺等彝语支民族的共同的传统节日。关于火把节的来历,各地区各民族都有其不同的神话传说,而这些神话传说又从不同的方面体现并承载了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基于这一视角,以期进一步阐述火把节的文化内涵中所体现的少数民族的伦理道德观念和民族特性。  相似文献   

11.
亲属称谓系统是语言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亲属称谓系统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通过对拉祜族和怒族亲属称谓的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其结构特征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清明节的起源久远绵长,文化内涵深刻丰富。应该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深刻挖掘传统节日的内涵,并加强节日内涵研究和宣传,这样,不仅可以使节日文化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而且可以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春联是我国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语言园地的一朵奇葩。它不仅在语言运用上有自己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从春联的语言运用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它所包涵的文化内涵,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人们思想观念的传承。  相似文献   

14.
火把节是彝族年度性重大传统节日。彝族传统火把节有敬天祭祖、占田祈丰、烧虫逐疫、叫魂赎魂四个民俗特征,富含深厚的文化意义。正是这些独特的民俗特征,一直源源不断地推动着彝族火把节的传承和发展,使火把节成为川滇黔桂四省区彝族文化认同的重要符号。彝族周期性地演述这些节日民俗特质,不断沟通天地人际关系,同时也规范着彝族社会。  相似文献   

15.
保护、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节庆是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前提,发展旅游业对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节庆有巨大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无形方式世代流传于人类社会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作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开发极大的促进凉山州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火把节的开发对凉山州旅游业的促进作用,以及凉山旅游的发展反过来对火把节的保护作用,探讨如何实现将两者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土家族“过赶年”的文化内涵及其研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赶年”是土家族的民族节日,以追忆在抗倭战争中牺牲的兵烈壮士,而举行的一系列敬祭活动。印江土家族“过赶年”源于元末明初的抗倭战争,形成习俗于明嘉靖年间,是土家族人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爱国主义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颜色词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词语,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不仅具有美感功能,同时还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拉祜语颜色词表达情感;蕴含民族心理文化;与民族迁徙地关联.  相似文献   

18.
对满族颁金节的起源、发展、特征进行了概括和探讨。颁金节虽是一个现代命名节日,但它根源于深层的历史文化因素和民族集体无意识,并且在动态发展中演变为民间性、自发性的节庆,承载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分析了将其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的可行性。此外,探讨了它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